建築是將時間凝聚的容器,透過建築我們可以了解到這片地區,曾經時代的人文背景和特點。廣東省自古以來都是占據了非常重要的關塞要地,對於它的發展大家是不是也非常好奇呢?下面我們就來通過建築了解壹下吧!
壹、鑊耳屋最能體現廣府文化的“活化石”——莫過於那些林立於鄉間村落的鑊耳建築群了。鑊耳屋是嶺南傳統民居的典型代表,以廣府風格的民居建築為主要代表,因其在屋的兩邊墻上築起兩個像鑊耳壹樣的擋風墻而得名。在明清時期的廣府民居中,壹般是出過高官的村落,才有資格在屋頂豎起鑊耳封火山墻。
二、蠔殼屋蠔殼屋最早可追溯到南北朝時期,明代清代,祠堂、民居都可見蠔殼,成為嶺南水鄉特色建築風貌。據考證,嶺南地區蠔殼築墻的做法最早可追溯到南北朝,唐代劉恂《嶺表錄異》記載:“盧亭者,盧循背據廣州余黨,奔入海島野居,惟食蠔蠣,壘殼為墻壁。”如此算來,嶺南人以蠔為材的歷史有上千年了。到了明清時期,蠔殼墻更盛。明代安徽文人葉權在《遊嶺南記》中寫道:“廣人以蜆殼砌墻,高者丈二三,目巧不用繩,其頭外向,鱗鱗可愛,但不隔火。”清初,清屈大鈞在《廣東新語》中記載:“以其(蠔)殼累墻,高至五六丈不仆。殼中壹片瑩滑而圓。是曰蠔光,以砌照壁。望之若魚鱗然,雨洗益白居人墻屋率以蠔殼為之,壹望皓然。”可見,至少在明代,珠江三角洲沿海地區已經大量使用蠔殼砌墻。
三、西關大屋西關大屋所具備的條件包括:“三邊過”布局;腳門、趟櫳門以及大門所組成的“三件頭”;硬山頂;檻窗;青磚石腳;麻石街;天井;青雲巷;木樓梯;各種廣州傳統裝飾、雕刻。民國初期,西關商人的房子被大量拆除,西關大屋在鼎盛時期有800多間,現在尚存不足10間。
西關大屋是清朝末期豪門富商在廣州城西“西關角”(今荔灣區)壹帶興建的具嶺南特色的廣州傳統民間住宅形式,被稱為“西關大屋”。西關大屋通常占地面積大,富有西關特色,建築樣式多為中式,基本構造包括磚木結構,三進、三個坡頂,正立面三個開間,大門前有青磚石腳和趟櫳、石門套大門。西關大屋還有七進深,裏面客廳、小廳、書軒,還有花園,主要由買辦和商人建造
四、騎樓騎樓是壹種近代商住建築,建築物底層沿街面後退且留出公***人行空間的建築物。這種歐陸建築與東南亞地域特點相結合的壹種建築形式可以擋避風雨侵襲,擋避炎陽照射,造成涼爽環境,因此在東南亞十分風靡,而從南洋返鄉的華人,也在華南地區建起類似的騎樓。1849年,海口市的四牌樓街建起了第壹座騎樓。
目前騎樓在廣東地區,大有分布。其中廣州市區內現存的騎樓街總計有36條,長度達20多公裏,集中分布在老街區約10平方公裏的範圍內,如荔灣區的人民路、上下九、第十甫路、長壽路、恩寧路、龍津路、長堤;越秀區文明路、德政路、豪賢路、文德路、東華東路和東華西路的北京路、大南路、壹德路、起義路、海珠路等。此外,海珠區的同福路、南華東、南華中、南華西也有壹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