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吉日网官网 - 傳統文化 - 建甌有什麽習俗?

建甌有什麽習俗?

綜觀建甌的民間風俗,歸結起來,大體具有以下五個顯著特征:壹是循規蹈矩,註重禮儀;二是安居樂業,從善好施;三是待客盛情,寬厚從容;四是崇尚大道,尊師敬老;五是好求吉利,處世圓柔。為弘揚建甌優秀的地方傳統民俗,市方誌委組織《建甌通·民俗卷》編委評選出“建甌十大地方特色民俗”(征求意見稿),現按人氣指數排序,分別概述於後,以彰其名。

弓 魚

建甌民間獨特的壹種生產風俗。魚農將剛捕獲的塘魚,當場用草繩壹端穿過魚鼻紮牢,另壹端綁紮在魚肛門下,而後放入魚塘或水碓活水中吐汙吸新。過壹、二小時後,再在魚的肛門上部用草繩綁牢,把魚彎成弓形,讓魚體保留少許水份,這就是當地魚農獨特的“弓魚”,也稱“弓水魚”生產技術。經過上述“弓水”處理過的魚,壹般冬天能存活四、五天,夏天能存活壹、二天,且能去除魚肉中的汙泥味。此外,由於有草繩綁紮,壹則利於魚農運送,避免途中損傷;二則利於顧客提拎,運、售、存、食皆便,從而成為地方壹絕。

送頭年(節)

建甌民間的壹種過年風俗。凡是有兒女嫁娶的頭壹年過年前夕,男家須向嶽家送膀蹄、公雞、活魚、板鴨等四種禮品,叫“送四色”;而嶽家則須向男家送過年的“果仔”,另加紅棗、花生、桂圓、瓜子等,寄寓小倆口“早生貴子”。此俗至今尚存。

挑 幡

建甌民間獨特的壹種傳統遊樂活動。“建幡”***有幡桿、幡頂、幡布(即幅聯)三部分組成,選壹根大約10米長的肥碩毛竹,削去枝葉,縷空其節,制成長竿,外漆朱紅油彩,頂上裝壹座彩綢紮成的六面形城堡,周圍綴掛數只小銅鈴,下面再高懸壹幅長幡而成。表演者用單手豎托長竿,屏息運氣,隨著鑼鼓聲有節奏地舞動,時上時下,時左時右;時而用腳挑肩扛;時而用鼻頂齒托,幡竿始終要保持巍然不倒。舞到激烈時,長幡呼呼招展,令人眼花繚亂,銅鈴叮當悅耳,具有濃厚的古閩族遺風。

在當代挑幡健兒的努力下,建甌挑幡的表演創造出了“手舞東風轉”、“腳踢西方柱”、“肩扛南天松”、“鼻托乾坤棒”、“口挑百戰旗”、“額撐擎天柱”、“頭頂壹片天”、“齊心挪泰山”、“聯手拋金棍”等十二招式。1997年,建甌挑幡在上海被“世界吉尼斯”總部列為“世界之最”。1998年4月榮獲“大世界吉尼斯之最”、“天下第壹”的證書之殊榮。

鬥 茶

建州(即今建甌)茶鄉壹種以比賽品評所生產的茶葉品質優劣的民間風俗。參加鬥茶的人數少則二、三人,多則十幾人。他們為爭奪名次,鬥得十分熱烈。宋代,北苑龍鳳團茶名甲天下,因而鬥茶也是十分普遍,非常盛行。每當新茶制成後,茶農便將新茶拿到公***場合,各自把新制茶餅碾成細末放在茶盞內,沏以初沸開水,比試茶水的湯色、湯花(盞內水面沸起白沫湯花以白色為貴,攪動後青白色為佳);次看茶湯,茶湯在盞周圍沾水痕為負,慣稱“勝負幾水”或“相去幾水”。當時鬥茶講究湯花、湯色,且都崇尚色白,所以多用黑釉瓷茶盞,以便更好檢驗茶湯水痕。鬥茶場上眾目睽睽,指劃評論,把勝敗看得如同登仙或是敗降之將。所以,建州人把鬥茶說成“茗 戰”。後來,這種鬥茶習俗在丁謂、蔡襄等人的宣揚下,逐漸傳播全國,上至皇帝下至壹般文人,都樂於此事,留下許多文豪描寫“鬥茶”的名篇,如範仲淹的《鬥茶歌》、蘇軾的《送南屏謙師》、唐庚的《鬥茶記》以及宋徽宗趙佶的《大觀茶論》等。隨著來華禪僧的東歸,這種“鬥茶”評飲藝術還傳入日本,因此,“鬥茶”與日本的茶道還存在著特殊的淵源關系。明清時期,在建寧府還流行“鬥茶”習俗,只是對湯色的要求與早期不同。鬥茶活動隨著團茶的衰亡而淡化,如今建甌茶鄉在制焙新茶時,茶師們仍然會三五相聚,沖泡新茶“鬥鬥看”。堅持這種新茶口評“鬥試”活動,以推動茶品質量的提高,已成為不可忽視的生產環節。

送 燈

建甌民間的壹種過中秋節風俗。中秋節,在建甌習慣上又稱作“八月中秋”。節日的夜晚,大凡新婚夫婦,其女方的娘家須向新嫁女的婆家送壹盞燈俱。過去,燈下還要掛壹紙紮的麒麟送子。送燈時,先在其娘家將燈俱點亮,由壹人為主手執燈俱走在前面。另有二至四人手拎紅色禮盒,內盛紅棗、花生、榛子、龍眼、核桃五種生果,叫“五子果”;還有月餅、柚子等各色禮品,前後相跟,招搖過市。壹直送到其婆家門口,這時男方要在門口燃放鞭炮迎接,並備好點心和酒菜招待送燈諸人。然後收下燈俱等各色禮品,將燈俱高掛房中,回贈以月餅、鮮果等。因建甌話“燈”與“丁”同音,表達了人們“送子添丁”、“五子登科”的美好祝福。此俗至今尚存,形式大同小異,燈俱隨時尚潮流不斷變換。

接香火

建甌民間的壹種喪葬風俗。出葬歸來時,每位孝子都須在山上采些碧綠的連葉竹枝,並點燃兩支紅香,各自還配有壹副裝滿水的酒瓶和盛麻、豆、谷、麥的“五谷袋”,壹路各自帶回家後,先將竹枝和香火插在家門兩側;再將酒瓶中的水從門口灑到水缸,將“五谷袋”中的麻、豆、谷、麥倒入米缸,以此預兆已將先人的“風水接到,五谷豐登”。此俗至今尚存。

插 柳

建甌民間特有的壹種過清明節風俗。節日前三後四天,家家戶戶備三牲(豬肉、目魚、圓蛋之類)、茶酒和香燭、炮仗冥紙,上墳為祖先掃墓。當晚,全家改膳,也有人請親友“吃醮冢暝”。城裏,清明早起,家家戶戶門前插柳枝,紀念唐末五代“全城眾母”練氏夫人保全城池的大恩大德。

討 燭

建甌民間的壹種婚嫁風俗。接親之前,按規矩,男家須向女家送上紅酒、膀蹄、公雞、活魚、豬肚、線面、鞭炮、蠟燭、“五子果”等各色禮品。女家見了,總是要故意說這也少了,那也不夠,要求男家補足。經過如此這般地討這討那,最後必定還得在蠟燭上做文章,即便是蠟燭送得再多,也是要再討的。為此,男家在送禮時,事先總要多預備壹對蠟燭在外等候。只要女家最後壹聲令下“再去補壹對蠟燭來”,負責送禮的人即刻將事先預備好的那壹對蠟燭呈上。因建甌話“燭”與“足”同音,最後這麽壹討,就算是“討足(燭)”了。它寄托了人們對日後生活“富富足足”的美好願望。

上 燭

建甌民間的壹種壽誕風俗。當地壹般自五十歲起,逢十祝壽,也叫“做生日”。壽誕均不發請帖,也不收禮,由親友互相轉告,屆時自行前來祝賀。壽誕的前壹天傍晚,親友即陸續登門祝賀。壹般都是壹對紅燭、壹串鞭炮、壹幅壽聯。每來壹撥,即先在大門口燃放鞭炮,並將點燃的壹對紅燭及壽聯、禮品奉上,再由主人的子孫輩迎入大廳供架上安插起來。到了夜晚,廳堂上下,紅燭輝煌;大門內外,鞭炮不斷。其氣氛暖融融、喜洋洋,這便是“上足(燭)”,也叫“暖壽”。因建甌話“上燭”與“上足”同音,寄寓著人們“益壽延年,長命有余”的美好祝福。此俗至今尚存。

吃糕粿

建甌民間特有的壹種過年風俗。農歷正月初壹為春節,俗稱“過年”,這是當地民間最隆重的節日。從農歷臘月二十之後,家家戶戶都忙於除塵擦洗、舂粿蒸糕、置辦年貨。在正月請客中,人們都必須吃糕粿,因建甌方言“糕”與“高”同音,預兆“年年高升”;“粿”與“財”諧韻,謂“吃粿生財”。廿四晚,送“竈神公”上天“奏善事”,人們供奉年糕、白粿、豆腐、麥芽糖、糕餅等素食和茶酒。過年用的蜂花、粿脯仔、麻仔糕、花生糖、豆屑糖、簸粉豆等“果仔”也都趕在十二月二十三之前做好。壹則敬送“竈神公”需用;再則對新出嫁女兒“送頭年”也要用。此俗至今尚存。

  • 上一篇:幼兒園端午文化主題活動新聞稿
  • 下一篇:彭壹剛的簡歷
  • copyright 2024吉日网官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