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吉日网官网 - 傳統文化 - 建築手冊|如何欣賞廣州西關大屋

建築手冊|如何欣賞廣州西關大屋

說到廣州的傳統建築,很多人都聽過 西關大屋 、 竹筒房 、 騎樓 等。這當中,騎樓其實應該算是壹個時代特色,非止省城可見,很多地方亦能看,充其量廣州只是領頭羊與集大成者,並非特有;至於竹筒房,壹般叫竹筒屋,臺灣俗稱排屋或透天厝,日本關西謂之長屋,類似的還有明字屋等,都是指壹種 窄開間 、 大進深 的房屋,故竹筒屋也並非羊城僅有,但凡寸金尺土之地便有可能發展出來;惟有西關大屋,獨樹壹幟,源自廣州。

西關大屋這種建築,設計上不但深度適應廣州的氣候、環境、文化,觀感上更能彰顯出穗人奢華而低調、傳統且開放的性格特征!外墻青磚石腳,乍看好像很樸素,但其實造價十分昂貴;內構精雕細刻,處處講究綱常倫紀,但其實兼容並蓄、學貫中外,以至無論在哪裏,這種房子壹看就知是古老大屋,也許這就是建築的靈魂。

——那麽,都有哪些特征足以壹看就知是西關大屋?西關大屋又從何而來?

西關,城關之西也。所謂城關,乃指1920年前廣州城墻還存在的 正西門 與 太平門 ,這兩門原址即今之西門口與狀元坊西入口。

古代西關是壹處沖積平原,地面低平,河塘密布,盛產五秀;彼時江面寬闊,風景秀麗,南漢後主選其址建離宮“昌華苑”,人間勝景“荔灣漁唱”則為明代羊城八景之壹。但自明以降,人煙開始密集,商業街圩漸趨發達,特別是壹口通商後,不斷有大戶人家遷居此處。

這些大戶人家既有全球聞名的官紳牙郎,亦有名不見經傳的文人雅士、絲商鹽商。牙郎主要是指十三行行商,他們多數祖籍福建,以茶起家,遷居省城後,累經幾代,悉數化為本地人,口音甚至成最地道廣州話。這些豪商巨富中,除了少數興建起媲美大觀園的私家園林,大多不約而同選擇營建這類極具廣州特色的西關大屋——鼎盛時,據說有800多座。

1、三邊過

所謂三間兩廊,其實是指明清時期常見於嶺南祠堂或祠宅合壹的傳統民居: 前排兩廊,後排三開間 。開間通常由同壹屋頂下的房間或列柱分成三間,中間為主廳;兩側廊頂早先為半坡瓦蓋,故稱之為廊,後來發展成側廊、廊屋以至廂房、雜房等,不再拘泥於走廊形式;所有祠堂,壹頂為壹進,壹般會串聯好幾進,最多可達七進。三間兩廊從平面看起來很像北方四合院,不同的是,四合院是房子圍著院子,而它是廊屋隔著天井,天井顯然沒有院子大。

理論上,西關大屋應該都有三間兩廊的布局,畢竟這是壹種傳統!但創新也是壹種精神,加上時局變化、眼界開闊,各種因地制宜、兼收中外的西關大屋便應運而生,不僅出現壹開間、兩開間,五開間、七開間亦有所聞(廣州話讀“ n邊過 ”,其中三邊過最常見);兩廊形式更是豐富,除了天井,還有花園、冷巷等設計。

標準的西關大屋起碼是這樣:屋分三進,每進壹廳(多數還帶有獨立門廳),廳為中軸;門廳後是轎廳,轎廳前沿通常有四扇槅扇門,俗稱中門,貴客光臨便叫中門大開;正廳亦叫大廳或頭廳,是議事交談重地,有時也稱神廳,因為樓閣通常安置拜神拜祖宗的神龕,正廳檻窗後面為頭房,乃長輩起居之地;二廳又叫飯廳,後端為二房,壹般稱尾房,長子居住;廳與廳之間往往帶有小天井,但未必露天,有些小天井還會築假山魚池,或栽竹木花草。中軸兩側叫書偏,得名自書房與偏廳,此名概稱所有非中軸房間。

2、高屋檐

典型的西關大屋,給人第壹印象應該是高檐深宅。宅深如上所述,檐高則通過5米以上的屋門體現出來——走近大門,妳會感到門庭異常高大,氣勢迎面撲來;這種屋門往往又采用凹入形式,尤增含蓄內斂,而非富麗堂皇、盛勢淩人。

但西關大屋最高大的地方並非門庭,而是正廳。正廳以及頭房是長輩起居之地,通常蓋得最高最大,以合禮制,這也是百行孝為先的極致表現。除了高大,正廳的裝飾工藝也最為講究,不僅集中,而且華麗、昂貴,例如花楣掛落,幾乎都是鏤空雕刻,極盡手工之巧;又如各種酸枝木家具,精美別致、價值不菲。

除了正廳隆重裝飾,其它地方也有恰如其分的刻畫。

這當中,“三雕壹塑”是最常見的刻畫。“三雕”壹般指 石雕 、 木雕 、 磚雕 ,“塑”則是指 灰塑 。灰塑又稱灰雕或灰批,明清時流行於廣府地區,是嶺南特色工藝;這種雕塑常用竹片、鐵釘、銅絲等做骨架,再施以草筋灰、紙筋灰或貝灰等塑形材料,繼而上色;造型生動,題材豐富,很多祠堂的門樓、屋檐、墻身以至屋脊都有這種靚麗的立體雕塑。

雖然屋內這麽講究,但從外而觀,西關大屋卻很普通,例如屋頂通常采用最低級的硬山頂,屋脊、山墻亦甚少濃墨雕刻;當然,也有私家花園個別建築采用比較高級的歇山頂,比如河南伍氏花園(已湮沒)、番禺余蔭山房深柳堂等。也不知是不是因為冷巷的存在,同樣作為嶺南特色構件的鑊耳山墻在西關大屋基本不見。

三重門是西關大屋正面最獨特的構件,人稱“三件頭”,分別為: 屏風、趟櫳、大門 。

屏風 亦稱花門、腳門、矮腳吊扇門等,***有4扇,互相對折,高約1.7米。屏風雖然是大屋第壹道屏障,但並不起保衛、防盜作用,它的主要功能其實就是作屏風,維護壹定隱私,保證通風采光,同時用以展現屋主風雅,故多有雕刻,尤其是屏風上端,刻有各種木雕通花,極其精美。

花門之後是 趟櫳 。趟櫳壹詞,《說文》解曰: 趟者過也,攏者門檻 ,不過,在廣府文化裏,趟櫳已由動詞派生為名詞,即趟櫳門(也有人將其作開趟合攏來理解)。趟櫳通常由13、15或17根圓條硬木組成,中間壹側有插銷,底下門檻鋪銅片木軌道;硬木壹般粗5-6厘米,最多可達十幾厘米,間隔10-20厘米,僅容得下小孩腦袋(故很多西關小朋友都被夾過)。這種門的設計除了通風采光,更主要是起防盜作用,如果安置有小鈴鐺的,輕推微拉便會觸動,而不知竅門的則無從推起。趟櫳是廣府建築獨有構件,也是西關大屋特色標誌之壹。

最後壹道是真正的 大門 ,也叫板門,壹般厚約8厘米,多以坤甸木、樟木等硬木構成,堅固結實,經久耐磨,防火隔音。尤其是坤甸木,特別抗蛀耐腐,以前水上人家的棚屋便基本用坤甸木支撐,真正的坤甸木泡在水裏百年不爛,不怕生蠔,它是——越泡越硬!廣州龍舟之所以用完就要埋在水底,便是這個道理。

4、青磚墻

青磚墻,俗稱青磚石腳,石腳,墻基也。用青磚砌墻,中國有悠久 歷史 ,漢文化圈裏到處可見,但像西關大屋這樣講究的,就比較少了,少得堪比用18道工藝制作的故宮金磚。如果漫步西關,細細打量這些墻面,妳會發現真正的青磚比普通磚例如紅磚平整得多,甚至可以說是平滑,磚縫也非常細小,人稱指甲線;而且,這種墻面看起來更優雅,更令人賞心悅目。

那麽,它是怎樣制作的呢?

首先要選土,選用粒徑比 淤泥 還要小的 黏土 ,廣府地區以東莞出產的最有名;然後將其曬幹、粉碎、過篩,從而得到更純粹的泥土,也叫陶土;繼而漚水踩泥,漚即浸泡,踩是為了增強密度,減少後續窯燒時產生氣泡;接著用磚模定型,制作磚坯,陰幹後入窯上架;燒到壹定溫度則密封洇窯,洇即滲透,也正是這壹步導致磚塊變青,與自然冷卻產生的紅磚區別開來。燒結完畢,青磚可能會變形,因此還要磨平,故有水磨青磚的叫法。

這樣復雜的工藝,青磚不貴才怪。

工匠造屋時,通常先用花崗巖石板搭建門條,再用青磚砌墻,有些墻體還會用青磚圍成中空,具隔音、疏冷之效;墻面磚塊順丁切法則不壹而足,壹般人家多用交叉砌法,大戶人家或會則采用多順壹丁,例如五順壹丁。而磚與磚之間通常用蜆殼灰拌糯米粉、冰糖等粘固,砌好後,再過蠟保護,墻面可百年不崩。

5、滿州窗

滿洲窗是廣府建築特色構件之壹,相傳其窗欞結構為滿洲人所引入,不少人甚至引證乾隆皇時有1500旗人駐防廣州,從而帶來北方窗式,然後結合西方彩色玻璃工藝,終成壹地特色。但如果細心觀察,可能會發現——滿洲窗的窗式結構其實和傳統支摘窗沒什麽兩樣,而支摘窗在泱泱中華已有上千年 歷史 !我覺得之所以叫滿洲窗,只是因為當時統治階層為滿洲人,滿洲代表中國,以滿洲稱呼這種“國窗”,那麽,在借用西方彩色玻璃時,不僅強調心還是中國心,而且有西為中用的意思;假如統治者是蒙古人,興許也會叫作蒙古窗。

根據所在位置,滿洲窗壹般還分為:門窗、墻窗、檻窗、天窗、盲窗以及蝴蝶窗等。

門窗也叫槅扇窗,槅扇是壹種非常傳統的中式建築構件,它既可作窗,亦可當作門,名字也非常多,例如格子門、格扇門等;前面提及的中門,便是壹種槅扇窗。壹般認為,西關大屋對外封閉,對內開放,因為屋內經常用槅扇窗來分隔房間,槅扇窗上面通常也不設迎風板,往往留空,這樣雖不隔音,但更通風透光。

如果槅扇窗下面的裙板是連續木板或磚墻,則叫檻窗。

天窗顧名思義是架設在屋頂上的窗戶,帶木滑輪,下方通過垂繩控制其在木軌道上移動。天窗除了是通風、散熱、透光的重要途徑,更是壹項人生大事的借喻,古時兒女結婚,婚房需要隱私,因此常布置在帶有天窗的比較獨立的房間,為方便美事,自然要拉埋天窗,要不剛進行到壹半,下雨,那就不美了。

關於西關大屋的見解,我就探究到這裏,有些地方可能不對或有所紕漏,歡迎指正。

參考文獻:

  • 上一篇:廣告設計與制作是什麽?
  • 下一篇:當代動畫藝術中傳統藝術精神價值研究
  • copyright 2024吉日网官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