陜西民俗文化有秦腔、剪紙、泥塑等。
1、秦腔
秦腔中國漢族最古老的戲劇之壹,起於西周,源於西府,形成於秦,精進於漢,昌明於唐,完整於元,成熟於明,廣播於清,幾經演變,蔚為大觀,堪稱中國戲曲的鼻祖。
秦腔又稱“亂彈”,流行於中國西北的陜西、甘肅、青海、寧夏、新疆等地,其中以寶雞的西府秦腔口音最為古老,而以西安易俗社、陜西省戲曲研究院的秦腔最為著名,膾炙人口的曲目有《三滴血》《周仁回府》《十五貫》《火焰駒》《大登殿》等。
2、剪紙
在陜西民間,逢年過節、婚嫁喜慶、滿月生辰、迎神賽社趕廟會等慶祝活動有在門上、窗戶上貼滿剪紙的習俗。剪紙俗稱窗花,是壹種將各種顏色的紙貼在勾畫好的粗線條紙上進行剪刻的民間工藝美術,在陜西民間有著深遠而廣泛的群眾基礎。
“墻花”“門符”“燈籠花”“喜花”“炕圍花”“門簾花”等也是陜西剪紙的重要組成部分。陜西剪紙地域風格濃郁,在全國享有很高的聲譽,《百鳥朝鳳》《老鼠嫁女》《王祥臥冰》《二龍戲珠》等剪紙作品名享中外。
3、泥塑
泥塑,即用黏土塑制成各種形象的壹種民間手工藝。在民間俗稱“彩塑”“泥玩”,發源於寶雞市鳳翔縣,鳳翔泥塑又稱“鳳翔彩繪泥塑”“鳳翔彩塑”“鳳翔泥偶”。鳳翔泥塑***有170多個花色品種,大到半人高的巨型蹲虎、虎掛臉,小到方寸的小兔、小獅,在全國眾多的民間泥塑中獨樹壹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