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歷十二月二十三日是送竈神上天的日子。祭品中必須有"甜圓仔"(湯圓),粘在竈口,讓竈神"好話傳上天,壞話去壹邊"。這壹天,還要大掃除,將家中壹切"晦氣"掃除掉,好迎新年。
接著是備辦年貨,因為從正月初壹到初三大多店鋪是不營業的。所以要把所有年貨在年內購置好。
除夕前壹兩天每家每戶往往先將象征新春祥瑞、萬事如意、招財進寶等內容的春聯,貼在自家的門窗、糧囤、豬圈、井臺等處,爾後在堂屋供桌上擺設供品、香燭,以祭拜祖先並迎接他們"回家過年"。燃放煙花、爆竹之聲此伏彼起,熱鬧非凡,而且壹直延續到大年初壹的早晨。
除夕,在我們家鄉叫作“二九暝”、“三十暝”,依農歷十二月的大小而別。“暝”即歲暮之意。天色未晚之前,家家準備供品,像甜桔、甜米果(年糕)、“春飯”、“壓歲錢”等。"春飯"就是在盛得尖尖的米飯上插上剪紙的春字。因為閩南話“春”與“剩”諧音,意為“歲歲有余糧,年年食不盡”。此外,還在大門後面,豎放兩根連須帶葉的甘蔗,叫"長年蔗",取又長又甜,以"堅定家運吉利"之意。吃年夜飯"圍爐"時,八仙桌下安放新炭爐和壹把新葵扇,扇上和爐上貼有紅紙書寫的"春"和"福"字。圍爐時要說吉利話,如“吃紅棗,年年好!”、“吃年飯,年年賺!”等,桌上壹定要有芥菜,叫“長年菜”,象征命長。也有的人家桌上要有“韭菜”,即“韭”和“久”諧音,象征長壽。蘿蔔也不可少,它除了具有解葷腥、調口味之作用外,我們閩南話叫它“菜頭”,表示“好彩頭”(吉兆)。此外,還有壹種鹹味蘿蔔年糕,食用時需經火烤熱後再用紫菜包起來吃。還要有雞肉,雞的諧音“家”,“食雞起家”,可大振家聲。“圍爐”時的蔬菜也不用刀切碎,洗凈後連根煮熟,吃時也不咬斷,而是從頭到尾,慢慢地吃進肚裏,以祝父母長壽。因我的家鄉靠海,每年這個時節生產海蠣,以海蠣為中心的油炸食品(如海蠣餅)、煎炒食品(如海蠣煎)是過年必備之品。
年夜飯過後便是守歲,便是長輩們給子孫贈送"壓歲錢"的給法也頗具特色:年齡大的孩子,其"壓歲錢"是用紅紙預先包好遞到他們手裏的;而年幼孩子的"壓歲錢",則是大人們事先用紅線繩纏好並系成壹個小套環,套在他們頸項上的。“守歲”也叫“長壽夜”,象征晚輩祝願父母長壽。“交時”(半夜12點)壹過,進入初壹,人們就集合老少,用紅白米糕來敬祀神明,祭拜公媽(即祖公祖婆),然後燃放鞭炮,以迎春接福。
我們的春節習俗主要如下,
正月初壹: 1.拜年。親友互相往返拜年,互道恭喜,祝福對方來年事事順利、身體健康。
2.穿新衣。新衣代表萬象更新,尤其是小朋友對新年的期待,有壹套自己喜歡的衣物,從帽子、衣服到鞋子全是新的,是多麽另人興奮的壹件事。
3.行春。新年第壹次出門,通常會到廟裏祈福,祈求新的壹年事事順利。尤期會註意出門時的方位,先往東走走會大吉大利,就鮮少有人會往南走的。
4.開門、關門看吉時。開門、關門本是件稀松平常的事,但是在初壹這天就顯得隆重,因為農民歷上都有註明幾時開門、關門是大吉,所以大家寧可按照時間討個吉利。
5.禁忌多。新年期間凡是認為不夠吉利的事,都被列為禁忌之列,如:不能口出穢言、不能罵人、不能倒垃圾清穢物、不能用刀剪、不能白天睡覺、不能煎粿等。
6.早餐吃素、吃面。這是以前農業社會,壹般吃葷家庭唯壹壹定吃素的壹餐,是祖先們憐惜萬物的仁愛之心,現代的想法認為初壹吃素也是壹件好事,因為前壹晚的年菜太油膩,清腸胃也有益健康。吃面代表健康長壽。
正有初二:由於這裏的習俗正月初二是“女婿日”,所有出嫁的女兒在初二必須跟有“半子”之稱的女婿和孩子回娘家探親。有句俗諺:“有父有母初二三,無父無母鬥擔擔”意思是說,娘家父母還健在的媳婦,初二、初三壹定會有人前來接回去“做客”,娘家沒有父母的媳婦,只好繼續留在婆家做活,幫親友中回家做客的人擡擔子。因為大家相信大年初壹回娘家,會導致娘家變窮,所以要等到大年初二才回去;換個角度想,大年初壹開正後,婆家忙著各項過年的行事及接待拜年的訪客。作為媳婦理當體諒,如果只顧回家,未免說不過去。
女婿上門,須隨手攜帶禮物稱為“伴手”。回到娘家先向尊長拜年,再分送紅包給他們,有些長輩也會分贈紅包給帶來的外孫。如果娘家有幼小的弟、妹或兄弟、姐妹的子女,也都要相互贈送紅包賀年。若是女兒第壹次帶子女回家拜見外公、外婆,有的外公、外婆還會送雞腿,並且用紅絨線系銅錢掛在小孩子的脖子上,稱為“結彩帶”。
回娘家,原來出嫁的女兒回娘家是十壹(請子婿)或十二(女兒回娘家),但不知何時開始改為初二,或許因工商業社會新年假期短(只有五天),所比選擇這壹天比較適當。舊時女兒回娘家的目的是父母探詢女兒在婆家的情形,是否孝順公婆?勤儉持家和勉勵女婿在新的壹年更加努力。
正月初三:為喪家清新愁(即燒新床)之日。凡在初壹、二未到過之友家,是日應勿往訪,訪即為不敬。人們多不出門,晚上也早吃早睡,這也是鬧中取靜的休息良機。有諺語曰“初壹早,初二早,初三困甲飽”,意思是初三日無客登門,晚起無妨。那麽這個習俗是怎麽來的呢?相傳,明朝嘉靖年間,倭寇占領廈門外島浯嶼。壹年除夕夜晚,官兵忙於過年而疏於守備,大股倭寇乘機攻城,軍民奮起抵抗敵人,激戰二日三夜,倭寇才敗退,但城內軍民傷亡極重。初三日,百姓各自收埋親友,吊喪亡靈,哭聲震天,無暇到別家登門拜年。第二年初三日,我們把此日作為忌日,久而久之,成為慣例。
正月初四:這天是迎接“竈神”下凡的日子,自然又得熱鬧壹場。奉佛人必焚紙帛與馬,接神,系迎接十二月二十三日的送神。
正月初五:從這天開始,許多人便開業的開業,上班的上班了。
正月初九:初九這天,相傳是“天公”的生日,家家戶戶都需備下最好的美酒佳肴並燒香祭拜、演戲誦經,為這位"天公"祝壽。玉皇誕辰,香案敬神。惟喪家要停祭兩年。
正月初十:地誕。是日不砍柴、不掘土。並以普通物品祭敬。
正月十壹至十四:“出遊”。 每個村在這幾天裏都有“出遊”,即把各個村廟裏的神擡出,在村裏大路上走,表示讓神們出來看看鄉們的新變化、新面貌。人們紛紛向這此“出遊”的神們燒香、拜拜,熱鬧場面不亞於元宵節。
正月十三:關聖帝君誕辰,商家均有祭敬。
正月十五:元宵節我們也稱上元或日元宵,即三官大帝誕辰,鬧花燈。這是整個春節的最後壹幕。這天,每個家庭都要按傳統習慣吃湯圓、賞花燈。在圓月之下,各式彩燈競放光明,並有舞獅子、耍龍燈、迎"鼓仔"等活動,豐富多彩,令人炫目耀眼。特別是那些充滿童趣的孩子們,紛紛手提花燈、口誦歌謠地過街串巷,如同魚遊海底,為熱鬧紛呈的元宵之夜更錦上添花! 此外,“出遊”的神們也在這壹天送回廟。
隨著社會進步,生活節奏加快,在我們家鄉壹些繁瑣的習俗已逐漸被廢止了,農家傳統的企盼好年景的過年風俗、方式仍然延續著。
隨著時代的發展,信息化的賀歲方式悄然冒頭,給我們的新年拜年又增添了更多樂趣。作為正在現代化的泉港區自然也不例外。
電話拜年:電話讓人們不需要再到處走動去拜年,讓人們有更多的時間留在家裏。這種方式最適合給遠方的朋友、長輩、老師、親友拜年。
短信拜年:這是時下最“流行”的拜年方式——便捷、快速,可以在第壹時間把信息傳遞出去。另外,短信拜年,1毛錢壹條,成本也比較便宜。
MSN、E-mail、電子賀卡、視頻拜年:只要雙方都在線,通過類似MSN之類的即時通信軟件給拜年增添了強有力的“武器”。E-mail和電子賀卡則可以把場景拍下來,制成電子郵件發送給親朋好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