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吉日网官网 - 傳統文化 - 如今經典民間民俗文化日漸衰落,該怎樣挽救這種狀況,使之煥發生機呢?

如今經典民間民俗文化日漸衰落,該怎樣挽救這種狀況,使之煥發生機呢?

民俗是人民傳承文化中最貼切身心和生活的壹種文化。民俗包括壹些宗教儀式和壹些民間活動,是生活的壹種過去式的存在,有壹些民俗堪稱活化石,是藝術和文化的起源!民俗的演變裏可以窺見歷史的發展的軌跡和祖先的生活方式!馮驥才先生曾經這樣描述過鄉村民俗文化,說它的本質是和諧,它的終極目的從來就是人與自然的和人與人的和諧。可見民俗對於壹個家、壹個村子、壹個區域、壹個民族和諧的重要性。民俗產生於獨特的壹方水土,因此,他是人們鄉土情感、親和力和自豪感的憑藉。

隨著城鎮化進程的加快,農村習俗的消亡也在提速。農民是民俗文化傳承的主角,但是現在很多年輕人外出求學、打工,大部分人對於傳統的民俗活動壹知半解,沒有新鮮血液的加入。而身懷絕技的老藝人許多都已體弱年邁,或已駕鶴西歸,這些寶貴的民間文化遺產也就隨著人的消逝而消逝,壹旦滅絕就永不再生。失去了民俗,也就失去了這種情感,這也是現在很多人不願回農村的主要原因,農村的很多問題也因此而產生。

盡管國內采取了壹系列的措施保護民俗文化,但仍主要集中於非物質文化保護國家制度的確立與學術界發起的"救亡圖存"式的田野調查工作,而對於以鄉土社會為主要陣地的民俗文化尚未引起足夠重視。老藝人人衰藝絕、老作坊推倒碾碎、老工藝失傳摻假等現狀層出不窮,即便是幸存的壹些經典民間民俗文化藝術,也已日漸衰落。

鄉村振興的關鍵因素在於人,只有農民的文明素質和文化素養提高了,致富技能加強了,具有了“造血”功能,新農村建設才能長足發展,不乏動力。參與農村文化活動的廣大農民群眾,才是新農村文化的主角。同樣,農村文化只有深深植根於廣大農民群眾中,才有旺盛不竭的生命力。

企業在進行產品研發、創新的時候,除了考慮市場需求,還應當盡量多壹些“文化”的意識。與文化有關的產品,還要做好知識產權保護。壹旦企業創造了某種與傳統文化有關的產品,企業品牌就和文化產生了千絲萬縷的聯系。如果企業被汙名化,文化的形象也會遭殃。目前在食品、服飾、餐飲等行業,產品與文化結合的案例非常多。如“小罐茶”的“大師產品”,乃至現在網紅喜歡玩的“漢服”文化……不勝枚舉。企業的經濟效益和傳統文化傳播,相得益彰,實現雙贏。

有效的文化保護的推廣首先是要大眾了解,給大眾普及,可以利用網絡、電視等媒體宣傳。民俗文化是廣大三農自媒體發展創業優秀題材,通過自媒體創業宣傳家鄉民俗文化,能廣泛吸引大眾關註,以新的形式適應現在。而自媒體推廣需要更多的年輕人,同時吸引帶動年輕人回鄉創業發展,在發展鄉村的同時將優秀的民俗文化傳承下去。

優秀傳統民俗文化能夠促進特色旅遊文化。民俗是最活躍的旅遊資源,民俗涉及旅遊的行、遊、住、食、購、娛的方方面面。發展傳統民俗文化旅遊,不但讓農民在家門口致富,還使得傳統農村成為農民宜業宜居的新家園。當前民俗文化產業在全國各地興起,早已超出傳統意義上的展演制銷模式以及"文藝搭臺,經貿唱戲"的簡單框架,初步顯現出壹定的規模化發展與自覺性追求。

  • 上一篇:廣西有什麽中草藥
  • 下一篇:怎麽制作燈籠手工簡單又漂亮
  • copyright 2024吉日网官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