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吉日网官网 - 傳統文化 - 快樂的端午節社會教育活動方案

快樂的端午節社會教育活動方案

快樂的端午節社會教育活動方案(通用10篇)

 為保障活動順利開展,就常常需要事先準備活動方案,活動方案是從活動的目的、要求、方式、方法、進度等都部署具體、周密,並有很強可操作性的計劃。活動方案要怎麽制定呢?以下是我精心整理的快樂的端午節社會教育活動方案(通用10篇),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快樂的端午節社會教育活動方案1

 活動目標

 1、理解、學習童謠,能結伴邊拍手邊朗誦童謠,對童謠活動感興趣;

 2、遷移有關端午習俗的相關經驗,嘗試續編童謠,體驗編編、說說、玩玩的樂趣。

 活動準備

 與端午節習俗相關的圖片、實物,幼兒進行過有關端午節習俗的調查。

 活動過程

 1、欣賞童謠,理解主要內容。

 五月五,端午日,門插艾,香滿堂;

 吃粽子,蘸白糖,龍船下水,喜洋洋。

 (1)交流有關端午節習俗的經驗。

 ★指導語:端午節,人們都會有些什麽活動?

 (2)欣賞童謠,理解主要內容。

 ★指導語:

 ①在這首童謠裏,妳聽到了什麽?

 ②妳有什麽聽不懂的地方?(根據幼兒的討論、交流情況,幫助幼兒理解"門插艾、香滿堂"等。)

 2、學習童謠,了解拍手遊戲的玩法。

 (1)嘗試朗誦童謠。

 (2)討論拍手遊戲的玩法,激發朗誦興趣。

 ★指導語:我們可以怎樣念這首童謠呢?(引導幼兒兩兩結伴邊對拍手邊朗誦童謠。)

 (3)兩兩結伴,邊拍手邊朗誦童謠。

 3、遷移端午經驗,嘗試續編童謠。

 如:五月五,是端陽,香包帶,香滿堂;五月五,是端午,龍船下水人跳舞。

 4、記錄並欣賞幼兒創編的童謠。

快樂的端午節社會教育活動方案2

 壹、指導思想

 認真貫徹“四個全面”戰略布局,以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為引領,充分挖掘端午節的深厚文化內涵,通過開展節日民俗活動、誌願服務活動、文化體驗活動、清潔家園活動等,培育廣大市民的價值認同、文化自信、愛國情懷,積極推進我市道德風尚高地建設。

 二、活動內容

 1、廣泛開展端午民俗文化活動。深入拓展端午節的文化內涵,結合實際,精心設計幹部群眾便於參與、樂於參與的民俗展示會、歌舞表演、書法棋藝、美術攝影、包粽子、點雄黃、制香囊等活動項目,引導人們感受傳統文化魅力,弘揚中華民族傳統美德,增強愛國主義情感和民族自豪感。組織開展趣味運動會、賽龍舟等全民健身活動,使人們在活動中感受節日魅力,形成強健體魄的熱潮。

 2、深入開展端午誌願服務行動。端午節期間,各部門和單位要大力弘揚尊老愛幼、鄰裏互助、助人為樂等中華美德,積極組織誌願者進社區、進鄉村、進養老院開展送粽子、送禮品等“送溫暖”活動,為道德模範、身邊好人、留守兒童、孤寡老人、貧困戶、殘疾人士、農民工及其在寧就讀子女送去節日祝福,陪他們在歡樂祥和的氣氛中***度端午佳節。各文明單位要與結對***建的鄉村、社區等基層單位開展各種形式的端午主題活動,豐富結對內容,增進結對感情。同時,各區、各部門、各單位可結合端午節時間節點,組織專業誌願者宣傳農業科技、衛生保健、科學健身等知識。

 3、積極開展端午文化體驗活動。廣泛開展與端午文化有關的經典誦讀、詩文沙龍、演講比賽、文創征集、節日祝福語評選等活動,組織人們特別是青少年誦讀、吟誦和諧中華,創作各類文學作品,引導民眾用多種文化方式表達對端午、對中華傳統節日的理解和感悟,充分展示中華民族四海同源、全球華人***興中華的精神風貌,激發中華兒女的愛國情感。

 4、大力開展端午清潔家園活動。結合全國文明城市創建測評指標要求,集中開展環境衛生大掃除,美化、亮化辦公場所、公***場所,重點對城鄉結合部、市區主次幹道、臨時水果攤點等區域的衛生進行集中掃除,全面清除衛生死角。積極組織各級機關幹部就近參加環境衛生義務勞動,街道和社區等基層單位要組織幹部進行集中大掃除行動,營造整潔、幹凈的生活環境。

 三、活動要求

 1.精心組織實施。要把端午節期間開展“我們的節日”主題活動作為傳承優秀中華文化和豐富群眾節日生活的壹項重要工作,擺上重要位置,認真研究制定具體活動方案,周密安排部署,精心組織實施,確保各項活動豐富多彩、圓滿順利。

 2.突出思想內涵。堅持把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要求貫穿節日活動始終,在項目設計、活動開展、群眾參與、輿論宣傳中都要堅持以文化人、以文育人、以文養德的理念,通過活動增強人民群眾愛黨、愛國、愛社會主義的情感。

 3.廣泛動員參與。堅持讓人民群眾成為傳統節日活動的主角,多設計群眾廣泛參與的活動項目,增強活動的群眾性、廣泛性和吸引力、感染力。各類文化場館、文化服務設施要通過延長開放時間、增加場次等方式,努力讓更多的群眾能夠參與主題活動、享受到文化惠民服務。要認真踐行黨的群眾路線,積極倡導文明、和諧、喜慶、節儉的過節新風。

 4.做好宣傳報道。市屬各類新聞媒體單位要做好端午節日宣傳報道策劃,充分發揮報紙、電視、廣播、網絡、手機短信、電子屏幕、宣傳欄各類媒體的特色,精心組織相關節日圖片、文字,做好普及性與深入性結合,知識性與趣味性結合,切實把端午文化內涵挖掘出來,把我市端午主題活動反映出來,把社會輿論氛圍營造出來,切實增強端午節的文化魅力。

快樂的端午節社會教育活動方案3

 壹、活動目標

 1、引導幼兒了解端午節的來歷以及地方風俗習慣。

 2、引導幼兒主動學習與端午節有關兒歌,感受壹些端午節的作品,語言節奏和韻律美。

 3、引導幼兒感受家鄉傳統節日的氣氛,感受家裏過端午節的氣氛,激發學習端午節習俗的興趣以及愛家鄉的情感。

 二、活動準備

 1、端午節PPT多媒體課件

 2、端午節相關視頻

 3、平板若幹

 三、活動過程

 1、教師情景導入,用粽子引出端午節,激發幼兒探索端午節稀疏的樂趣。

 (1)看!老師給妳們帶來了什麽?(粽子)老師壹邊說壹邊點開聚光燈出示粽子。

 (2)妳們知道粽子是什麽時候吃的?(端午節)還記得老師給小朋友講過壹個關於屈原的故事?

 (3)教師描述端午節紀念屈原的故事,為了紀念屈原,我們就把五月五屈原跳江這天成為端午節!

 2、教師引導幼兒觀看劃龍舟視頻,講解端午節劃龍舟的意義,激發幼兒興趣。

 (1)出示賽龍舟視頻(點擊課件視頻圖標超鏈接出現視頻動畫)

 (2)小朋友妳們看到視頻裏的人在幹嘛什麽呀?(在劃龍舟)

 (3)每個節日都有各自各的習俗與傳說,這些習俗和傳說不僅代表了我們的文化,也流傳下來許多的節慶活動,像現在端午節舉行的龍舟比賽。

 3、教師帶領幼兒學習兒歌《端午節習俗》,感受端午節帶來的快樂氣氛。

 (1)教師結合圖片有感情地朗誦兒歌。請幼兒細細感受和傾聽。

 端午習俗

 五月五,慶端陽,劃龍舟,掛香囊。

 雄黃畫個花臉妝,好吃粽子香又香。

 (2)剛剛兒歌的題目叫什麽?(端午習俗)對,端午習俗。那兒歌裏都說了哪些習俗呢?(老師請小朋友隨機點擊四個粽子圖片,幼兒點擊後出現不同的動畫)。

 (3)教師在平板上操作包粽子的流程和步驟:老師給妳們準備粽葉子,現在先請小朋友添加米,喜歡什麽口味的粽子可以加入什麽材料。(平板中出現粽子食材,小朋友選擇性托人食材)

 4、教師再次朗誦端午節習俗,引導幼兒理解兒歌,加深印象。

 四、活動延伸

 1、壹起畫雄黃妝

 今天老師想請妳們能不能幫助壹個小女孩,她要去參加端午晚會,他不會畫雄黃妝,也不會畫香囊想請妳們幫助她,妳們願意嗎?幼兒人手壹個平板,用畫圖軟件畫上香囊再用黃色在臉譜上畫上花臉妝.

 2、劃龍舟遊戲

 小朋友想邀請我們小朋友壹起去參加端午晚會,可是要經過壹條大河我們該怎麽去呢?我聽到了有小朋友說劃龍舟這真是個不錯主意,現在跟老師壹起學壹學劃龍舟的動作,我們小朋友學的真棒現在我們坐上龍舟出發吧!

快樂的端午節社會教育活動方案4

 活動目標

 1.通過分享交流,初步|知道端午節的傳說以及端午節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節日之壹。

 2.與同伴互相交流包粽子,制作香囊,萌發對中國傳統文化的興趣。

 3.體驗中國民間節目韻味。

 活動重、難點

 端午節是陰歷五月五日,包粽子。

 活動準備

 故事《端午節的傳說》,粽子壹個,長方形紙、彩色紙人手壹份。

 活動的過程

 1.出示實物(粽子),引發幼兒興趣。

 2.初步了解端午節。

 小朋友今天是什麽日子呀?

 幼兒互相交流,讓個別幼兒到集體面前講述,重點引導幼兒端午節的時間。

 教師小結:端午節是陰歷的五月五日。

 3.引導幼兒了解端午節的傳說。

 給幼兒講《端午節的傳說》,讓幼兒知道端午節是為了紀念愛國詩人屈原而確立的,屈原投江的那壹天是陰歷的五月五日,就定那壹天為端午節。

 4.引導幼兒了解端午節的習俗。

 師:端午節那天,人們都有那些風俗習慣?

 幼兒互相交流,讓個別幼兒在集體面前發言。

 教師小結:端午節那天人們有很多風俗習慣,吃粽子、賽龍舟、制作香囊。

 5.體驗包粽子。

 (1)讓幼兒用長方形紙折成六棱形,然後用彩紙繞並進行裝飾,教師巡回指導。

 (2)展示作品並評價。

 6.活動延伸。

 教師:小朋友,妳們包的粽子都不錯,回家後把妳們學會的包粽子的方法,展示給爸爸媽媽,好嗎?

快樂的端午節社會教育活動方案5

 壹、活動目標

 1、知道端午節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節日,樂於了解端午節的壹些風俗和來歷。

 2、對中國的傳統文化感興趣,產生初步的民族自豪感。

 二、活動準備

 1、和孩子壹起收集有關端午節風俗的圖片

 2、準備端午節的資料、風俗

 3、帶孩子購買艾草和菖蒲、粽子、香袋(荷包)、鹹鴨蛋等過節物品

 4、和孩子壹起觀看有關節日慶祝活動的報道

 活動前環創區角創設:

 1、科學角:投放艾草和菖蒲。陳列不同造型的荷包(香袋)。

 2、美工角:擺放制作荷包、五彩線、和制作粽子的材料。

 3、遊戲區:賽龍舟的圖片,屈原的圖片等。

 4、閱讀角:張貼有關端午節的字條,讓幼兒認讀。

 三、活動過程

 1、知道端午節的日期,了解端午節的壹些風俗和來歷。

 2、欣賞端午節傳說中有關屈原的故事,知道屈原是我國古代的愛國詩人,對屈原產生崇敬之情。

 3、學習端午節的兒歌,《快樂的端午節》兒歌五首。

 1、五月五,是端陽;龍船雙雙鬧長江;

 兩邊坐著劃船手;中間坐著打鼓郎;

 咚咚鏘;咚咚鏘;咚咚咚咚鏘。

 2、五月五,是端陽。門插艾,香滿堂。

 吃粽子,灑白糖。龍舟下水喜洋洋。

 3、五月五,過端午,

 賽龍舟,敲鑼鼓,

 端午習俗傳千古。

 4、粽子香,香廚房。艾葉香,香滿堂。

 桃枝插在大門上,出門壹望麥兒黃。

 這兒端陽,那兒端陽,處處端陽處處祥。

 5、雄黃酒,灑庭戶,小孩頭上畫老虎。

 壹,二,三,四,五,家家戶戶過端午。

 4、動手操作:各班開展包粽子,制作荷包、編制五彩線等活動。

快樂的端午節社會教育活動方案6

 活動目標:

 1、簡單了解端午節的由來及傳說,在活動中了解端午節吃粽子、劃龍舟以及熏艾葉等風俗。

 2、幼兒能夠積極參與到對端午節風俗問題的互動裏。

 3、通過手工制作感受端午節的氣氛,萌發對傳統節日風俗的興趣。

 4、體驗明顯的季節特征

 5、感受節日的快樂氣氛,樂意參加布置環境的活動。

 活動重點:

 1、通過觀看視頻讓幼兒簡單了解端午節的由來及傳說,

 2、通過PPT了解端午節吃粽子、劃龍舟以及熏艾葉的風俗。

 活動難點:

 幼兒能夠積極參與到對端午節風俗問題的互動裏。

 活動準備:

 1、有關屈原的故事和端午節來歷,賽龍舟、艾草、粽子、掛香包圖片,艾條等;

 2、春節貼春聯,放鞭炮,吃餃子等圖片;

 3、手工材料紙杯子,五色彩線,雙面膠等。

 活動過程:

 壹、引入部分看圖猜節日導入,激發幼兒興趣。

 1、師:今天老師帶來了壹些圖片,我們壹起來看看,圖片裏的人在幹什麽?

 2、師:這是什麽節日?誰來告訴老師壹下這個節日裏我們都要做什麽?

 3、師:知道了前面那些圖片是描述春節的。那我們現在再看壹下這幾張圖片,圖中有什麽?是什麽節日?

 二、基本部分

 1、師:今天我們就來聊壹聊端午節。端午節是哪壹天有沒有人知道?端午節是紀念誰的?有誰知道端午節的故事?

 2、師:好,下面我們來看壹個短片《端午節的`來歷》來進壹步了解下端午節。

 3、師:看了短片以後誰來告訴老師壹下端午節是哪壹天,都有哪些習俗?

 4、師:端午節吃粽子,妳們吃過嗎?誰來說壹說?

 5、師:除了吃粽子以外,端午節還有壹種遊戲叫劃龍舟。那在我們這個地方是很少見的。

 6、師:小朋友們想不想看真正的劃龍舟是什麽樣的?下面我們就通過壹個小視頻來看看真正的劃龍舟是什麽樣。

 7、師:(讓配班老師悄悄點燃艾葉)大家聞到什麽味道沒有?是什麽味道呢?哦!原來是艾草呀!誰知道艾草有什麽作用呢?(夏天會有很多蚊蟲,點燃的艾草有這樣壹股特殊的味道,它可以趕走蟲子。剛才我們只聞到了它的味道,現在我們壹起看看他的樣子。(圖片)8、師:今天呀,我們小朋友壹起了解了這麽多關於端午節的事情,誰來給老師說壹下我們當地是怎麽過端午的都有什麽風俗習慣?(插柳條,戴荷包,吃卷糕,韭菜盒子等)9、師:小朋友們現在知道端午節是怎麽來的了嗎?它是為了紀念誰的節日?

 三、手工制作

 1、師:下面我們做個小手工,制作壹個漂亮的荷包送給我們的爺爺奶奶祝我們的爺爺奶奶節日快樂。

 2、師:好,荷包做好了,我們把漂亮的荷包放在桌子上。

 說了這麽多小朋友們再來說壹下端午節師幾月幾日,是紀念誰的節日?

 四、聽老師講故事師:講了好,最後大家聽老師講壹個故事,壹個關於端午節的故事《布老虎吃粽子》。

快樂的端午節社會教育活動方案7

 壹、活動目的:

 1、端午節是中國的傳統節日,通過端午節活動讓學生更加了解中國的傳統節日,用心去體驗我國的傳統節日中蘊涵的意義,更好地繼承和弘揚中華優秀傳統美德。

 2、通過端午節來懷念屈原。借端午節讓學生從不同的角度感受節日的意義所在,激發他們的想象力以及民族正義感和愛國情操,激發每位學生的探索創造精神。

 3、端午節也是壹個與家人團聚在壹起的好機會,可以與家人增進感情,體驗親情的魅力。

 二、活動時間:

 6月23日——6月24日

 三、活動安排:

 1、舉行壹次有關端午節的班級活動。

 (1)同學互相交流所知道的端午知識。

 (2)以小組為單位,搜集進行古詩文的交流或賞析。

 (3)講解有關屈原的故事和詩歌,對屈原產生崇敬之情。

 (4)為學生講解端午節的來歷、風俗。

 (5)展示自己的手抄報作品。

 2、“我向長輩學壹技”主題活動。

 在家裏向長輩學習粽子的各種包法,在學習的過程中,嘗試用各種豆物作為佐料包粽子,並品嘗不同地方、不同的風格、不同特色的粽子,感受粽子的香甜。

 3、體驗端午情懷

 (1)同學們將自己包好的粽子帶到學校來與朋友、同學、老師壹起分享,培養孩子之間、師生之間的友情。

 (2)能夠背誦有關端午的詩詞名句,或介紹屈原的故事。

 (3)以《粽香四溢端午節》為題寫壹篇作文,與大家分享妳的端午情懷。

 4、“嘟嘟嘟”跑得快

 人數:1名幼兒+1名家長,***8對

 形式:對面接力

 準備:各班壹個呼啦圈,兩個粽子

 玩法:以班級為單位,8個家庭組合為壹組進行接力,遊戲中,孩子做車頭,壹手拿壹個粽子做方向盤,家長蹲下做車尾,呼啦圈為兩頭連接,壹頭套在孩子的腹部,壹頭家長用雙手握住,小車以最快速度前進至對面家庭組合,將呼啦圈和粽子接力給下壹組家庭,最後壹組家庭跑完,遊戲結束,快的那壹班級獲勝。

 四、活動要求:

 1、班主任認真組織,查找相關資料,利用班會課或活動課對學生進行宣傳教育,作好記錄。

 2、請老師們將相關的活動照片於本周四下班前發給邊老師,作文電子檔於24號前發至邊老師郵箱。

 3、各班也可自行設計活動內容。

快樂的端午節社會教育活動方案8

 壹、主題

 過傳統節,***中國情

 二、準備限量小禮品

 向各班派發端午節海報,普及端午知識,派發端午節禮品。

 其中包括:包粽子的方法學習紙條壹張;小粽子壹個;端午節賀卡壹張,香囊艾葉菖蒲適量。以班級為單位每班派發若幹份,讓同學們在端午收到驚喜,感受驚喜,從而加深同學們對於端午以及其他中華民族傳統節日的認識,給端午增光添彩。

 三、端午節知識競賽

 過端午,端午知識當然必不可少,我們準備收集壹些關於端午的小常識,編集成海報,壹份張貼於校門口,另外以班級為單位分發,讓同學們過端午,知端午,過壹個充滿知識趣味的端午節。以搶答的方式對端午節進行知識問答,答對題數最多者可獲獎品--粽子壹個。

 四、端午節問卷調查

 根據海報編10道左右關於端午知識的知識問答題,在全校範圍內進行調查,看看同學們對於端午知多少,也可以由此向同學們普及端午知識。

 五、號召有條件的同學端午觀看賽龍船慶

 端午節龍舟競渡不單是傳統慶祝活動,也是壹項體壇盛事!龍舟競渡可說是端午節的高潮。龍舟長10米多,以龍頭和龍尾作裝飾,船身還特意雕上麟狀花紋,唯妙唯肖;每只龍舟可容納20至22人,二人並肩而坐,在船首的鼓 手和船尾的舵手引領下,以及圍觀人群的吶喊聲中劃向終點。

 去看壹次賽龍舟。看著壹支支龍舟在湖面上激起層層的水花,鼓聲震天,激動人心,槳手們以整齊劃壹的動作推動龍舟矯健地前行,似壹條條真龍欲壹躍而起,情不自禁的跟著龍舟的節奏心潮澎湃,那是民族的力量在激揚。

 六、自制粽子

 端午的主角粽子在東漢就已有出現,但壹直要到晉朝,粽子才成為端午的應節食品。從前的粽子是以粟為主要原料,不添加其余餡料.但在講究飲食的中國人巧手經營之下,今天我們所能看到的粽子,不論是造型或內容,都有五花八門的變化。先就造型而言,各地的粽子有三角、四角錐形、枕頭形、小寶塔形、圓棒形等。粽葉的材料則因地而異。就口味而言,粽子餡葷素兼具,有甜有鹹。北方的粽子以甜味為主,南方的粽子甜少鹹多。有用白粽子、小棗粽、豆沙粽、八寶粽、雞肉粽、鮮肉粽、椒鹽豆粽、蓮蓉粽、栗蓉粽、鹹肉粽、蛋黃粽等。

 如果粽子給端午節帶來了清香,那麽包粽子是其中最真切的氣息。

 在家裏,可以提前幾天買回新鮮的粽葉,端午節的上午就能和父母在淺淺的夏日中體驗包粽子的樂趣了。親手用翠綠的粽葉包裹好壹顆顆米粒,再用繩子紮起所有的祝福與希望。過去,人們把粽子投入江中,讓屈原免受魚兒的傷害,寄托他們對壹個偉大的靈魂的哀思與紀念。而現在,四川的人們正在遭受著地震帶來的身心的痛楚,可以將包好的粽子和壹串串千紙鶴贈送給社區中xx籍的居民,用壹顆真摯的心給他們安慰,送上我們的關懷,送上我們對xx人民的信心。

 在學校,可以利用社團活動時間,讓同學們跟著指導老師學做粽子,知道粽子的原料和做法。聯系好廚房的師傅,包好的粽子可以提前作為端午節的小禮品之壹,送給同學,尤其是住在宿舍的同學們。

 七、留下懸艾葉菖蒲,配香囊的風俗

 端午在班級或者家中門上插壹束艾菖蒲葉,配壹個香囊,為自己祈福,保佑平安,也祝願災難中的人們早日振作,重建起美麗的家園。讓每壹個節日在中國人的心中紮根,讓中華民族的精神不斷延續。

 今年的端午節,我們有傳統,也有創新,在普及端午知識的同時,也倡議同學們向勇士們學習,端午是民族的節日,在端午我們為自己的英雄而驕傲,為我們的民族而自豪!

快樂的端午節社會教育活動方案9

 壹、指導思想:

 為了進壹步落實中小學民族精神教育指導綱要的思想,提高學生對民族文化的認同感,促進學校與家庭互動的常態建設,學校以我國傳統節日-端午節為契機,開展"端午知多少"為主題的活動,通過活動,增進學生對中國傳統文化的了解和興趣,激發學生的民族自豪感。讓學生知道農歷五月初五是中國的傳統節日------端午節。過端午節是我國兩千多年來的習慣。端午節又時是壹個可以和親友團聚壹起度過的節日,端午節也可以舉行許多活動,時至今日,端午節仍是壹個十分盛行的節日。今天我們就來過壹個特別的有意義的端午節。

 二、活動日期:

 端午節,也就是農歷五月初五。

 三、活動地點:

 教室

 四、活動目的:

 端午節是中國的傳統節日,通過端午節來進壹步了解中國的傳統節日,用心去體驗我國的傳統節日中蘊涵的意義。端午節的來源之壹是紀念屈原,我們也要通過端午節來懷念屈原--這位可歌可敬的愛國詩人。

 五、活動內容:

 1、了解端午節的由來。(同學們在家通過看書,上網查閱等途徑了解端午節的由來。)具體內容如下:

 (1)、農歷五月初五是什麽節日?

 (2)、那麽,妳們知道端午節的來歷嗎?

 (3)、學生講述端午節的來歷和習俗

 (4)、端午這壹天家家戶戶為什麽要插艾葉、包粽子?

 2、各班通過召開主題班會,了解端午節的來歷和習俗。可以讓學生辦壹期手抄報及圖畫粘貼,每班上交五份材料。

 3、高年級學生可利用端午節活動時間進行端午知多少征文活動。

快樂的端午節社會教育活動方案10

 壹、指導思想

 中華民族傳統節日是民族文化的寶貴財富,每壹個傳統節日都蘊涵著我們民族獨特深層的精神價值觀,她是我們中華民族文化的根。在弘揚和培育民族精神的教育活動中,我校以傳統節日教育為切入口,將其納入學校教育教學活動之中。通過開展傳統節日教育,弘揚傳統美德,提高學生對民族文化的認同感和自豪感。

 二、活動目標

 圍繞"我們的節日--端午節"這個主題,從"為什麽要過端午節?""端午節有哪些風俗習慣?""妳想怎樣過端午節?"這三個部分入手,為學生提供研究方向,讓學生成為實踐活動的主角,引導學生人人動手,各個參與,自主探究,培養探究能力、創新能力、實踐能力和協作能力。

 1、通過活動讓學生了解端午節的來歷及風俗習慣,培養學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2、在了解端午節由來和風俗習慣時,鍛煉學生通過各種渠道(書籍、報刊、網絡、他人經驗等)獲取信息的能力。

 3、通過活動,培養學生的讀寫繪能力。

 三、活動時間:

 6月19日——6月23日

 四、參加人員:

 壹年級學生

 五、活動內容 :

 通過說壹說、畫壹畫、寫壹寫、學壹學等方式,走進端午節,感受端午文化。

 班級開展端午節主題班會,通過各種形式讓學生了解祖國傳統節日。

 布置端午節假期作業:通過讀寫繪形式記錄端午節。

 六、活動要求:

 6月23日上交作業,由班主任推薦12張優秀的作業上交大隊部進行評選。

  • 上一篇:如何從傳統it技能轉型進入雲計算
  • 下一篇:怎麽燉老鴨湯好喝又營養
  • copyright 2024吉日网官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