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修撰家譜,將優秀家訓和家風撰寫進家譜中,從而世世代代去傳承和弘揚優秀家訓、家風。
2、每壹代的家長和長輩都要言傳身教,從小開始培養孩子們的品性,將優秀家訓、家風在下壹輩身上進行傳承。
3、優秀的家風和家訓都與先輩們受到的教育有關,因此家族應當將下壹輩的教育放在首位,從小在教育上面下功夫。
擴展資料:
制定家訓或家規是我國自古以來家庭教育的壹大特點。若從孔夫子庭訓兒子孔鯉算起,可以說源遠而流長,博大而精深。古代的家訓,是作為壹個禮儀文化的範疇,是社會意識形態在家族領域和家庭關系上的體現。歷史上見諸典籍的家訓並不鮮見,為後人稱頌的也很多。
比如,明末清初的學者朱用純,按朱熹的教導寫給自己後代的家教名作《朱子家訓》和《顏氏家訓》,等等,這些都是有名的家訓範例和著作。名臣曾國藩之家訓最著名的有四條:壹曰慎獨則心安,二曰主敬則身強,三曰求仁則人悅,四曰習勞則神欽,影響了許多後人和家庭教育。古代的家訓,衍生到今天,已經形成了壹種家訓文化,成為了中國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