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紮屬於中國傳統手工工藝制品。是壹種小型的坐具。腿交叉,繃帆布或麻繩等,可以合攏,便於攜帶。 “馬紮”俗名撐板凳、杌紮,東周——春秋時期發源於齊國故都,以其工藝獨特、外形美觀、堅固耐用、攜帶方便而著稱。
馬紮有很多種,制作的材料不壹樣,有各種各樣木料的,還有金屬的。馬紮面也有很多種,有用布做的,有用細帶盤紮的。用細帶盤紮的馬紮上面的孔壹般為單數(也有雙數的),有九孔的,有11孔的等。盤紮方法多種多樣,本文介紹本人熟悉的幾種方法。
壹、15孔馬紮穿繩法
二、9孔馬紮穿繩法
盤紮時將馬紮的兩排孔分為上九孔(①——⑨)和下九孔(①——⑨),按以下順序盤紮即可。
馬紮制作-繩子穿法:經緯線,相互交叉。最好的辦法莫過於比照著壹個現成的馬紮做啦。穿蠅子大約是從第二孔開始,斜穿過對面第四孔,依次類推,到頭後返回。兩頭的蠅子會有交錯,使之更結實壹些,且要對稱。
三、13孔馬紮穿繩法
四、10孔馬紮穿繩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