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幼兒園,繪本正在成為教材出現在日常課堂上,“繪本是最棒的教科書”漸漸成為教育界的***識,究其原因,是因為繪本的設計處處在緊貼孩童的特性,在歐美日等學前教育發達的國家,繪本早已是幼兒園的首選和標配,不僅是繪本可以開發出孩子的閱讀力,還可以培養孩子的想象力.創造力.思辨力等等,且從繪本裏還可以挖掘出諸多主題課程,由繪本衍生出的課程可以是美工.表演.手工.遊戲.語言.社會等精彩紛呈的活動。另在國家大力提倡素質教育的當下,繪本作為教材再合適不過了,皆緣由繪本“不說教”的特性,讓孩子主動吸收知識而非被動接受。開展繪本課程主要經過五階段,以供教育者借鑒。
第壹階段:進入式閱讀。即對書本特點的了解性閱讀。讓幼兒自主閱讀圖書,尋找自己喜歡或有疑問的畫面進行集體交流,促成幼幼互動。教師的任務是促成幼兒瀏覽整本書,大概了解書本內容及其特點。幼兒發現什麽,教師就和他討論什麽。教師點到即止,不作深入分析,不必追問,盡量把時間留給每個幼兒介紹自己的發現,讓幼兒體會到自己是閱讀的主人。此階段為整個活動鏈的熱身環節。
第二階段:理解式閱讀。即以看圖講述的方式引導幼兒閱讀。保證幼兒對畫面的觀察和描述,教師的指導重點是幫助幼兒提高語言表述以及同伴間相互傾聽、互相補充的能力。根據圖畫書的特點和幼兒閱讀過程中的需要,引導幼兒尋找有聯系的畫面,感受片段性故事情節。這壹階段仍然不追求故事的完整性,而是註重讓幼兒帶著信息以驗證的態度反復閱讀圖畫書。
第三階段:分析式閱讀。即以故事教學的形式引導幼兒閱讀。首先,教師引領幼兒在以上活動的基礎上有序地編講完整的故事,繼續要求幼兒觀察畫面,尋找編講依據,以保證幼兒用心看書和深入解圖。在編講中教師自然地對圖畫書所傳遞的自然知識或人文知識進行適度的分析,然後將幼兒自編的呢絨組成完整的故事,有聲有色地講述,讓幼兒完整欣賞,體驗自編故事的快樂。
第四階段,提升式閱讀。即對文字及其他符號等的感受性閱讀。利用幼兒對文字的興趣,教師引領幼兒跟隨語音指點文字,根據文本所提供的事實尋找相應的形容詞、象聲詞、疊詞、排比句、比喻句、標點符號等,提升幼兒對文學的感受能力,體驗書面語言所帶來的美感,如文字的韻律、節奏等。在欣賞的同時,教師仍然引導幼兒尋找畫面上的相關表現,感受圖畫與文字的對應關系,保持幼兒的閱讀興趣。
第五階段:應用式閱讀。即依據文本特點選擇相應的活動形式,表達對故事的理解。有些圖畫書可以編排成故事劇,但表演壹定要建立在對作品深入理解的基礎上,這樣才能做到有聲有色。為了滿足幼兒的表演欲望,根據圖畫書特點和本班幼兒的學習能力,教師可以引導幼兒進行片段式表演,甚至只表現某段對話。有些圖畫書可以引發專項的美術活動,如畫面欣賞、臨摹繪畫等,甚至可以在繪畫基礎上自制圖畫書。有些圖畫書可以設計成各種類型的遊戲。
繪本對於家長來說是顆寶石,對於教育工作者來說是塊寶藏,無論是家庭還是課堂,都需要用心開發和善於利用,挖掘內裏蘊藏的有價值的東西,繪本可以有更多的想象,從現在開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