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天氣:持續多日的晴好天氣,最好是溫度持續上升的天氣.有釣友說釣黃尾是苦行業,就是說越熱越好釣.有風比無風好,2-3級風力最好,除西風外任何風向都好釣.大雨前壹天不好,但也能釣.雨後漲水厲害壹般不好釣,要等水位穩定後2-3天再釣(黃尾太謹慎,不輕易近岸).
三.選釣位。根據黃尾的特性,釣位的選擇應註意以下幾點;1.背風或迎風面最好,側風以不大於4級為佳,無風的死灣不宜垂釣。2.宜選沙底或硬黃泥底,水深2.5-5米左右的地方,不選亂石多的地方做窩。3.底部最好有稍緩的自然前斜度,但不能太陡,太陡不利於窩子留底,太平坦不方便魚就餌,因為黃尾喜歡挨著斜坡遊動覓食.4選回水灣或灣子與大水面交界處,不選主航道。5.不選前壹天垂釣的老窩,黃尾壹般不進老窩子,但是在老窩子旁邊打窩不受到影響。當然,不管在什麽樣地點選釣位,自身安全必須考慮,絕不可冒險。
四.窩底料和釣餌。1:主窩料,釣黃尾的主窩料壹般以菜籽餅,面粉為主,剩飯,碎米,小雞料,。以下是筆者常用的壹天用量配方:2公斤菜籽餅,1公斤面粉,500克剩米飯,200克酒泡米,300克小雞飼料,壹瓶麥芽啤酒或150克曲香型白酒。於出釣的前壹天晚上拌勻並密封進行12小時以上時間的發酵。施釣時取釣場水拌和至用力捏緊不會散開為宜,也可以在水邊做散化試驗(入水5-8分鐘開始化,20分鐘內全化開)。散開太快增加面粉,太慢增加菜籽餅。2:輔窩料,壹般主窩料下去後壹小時左右沒有魚進窩就要下輔窩料,輔窩料在主窩料的基礎上加精,筆者壹般加九壹八和酒米.霧化要快,以打下去可以形成霧化拄為佳,(也就是形成立體霧化區,以增加誘惑效果)有魚進窩在釣的過程也要看情況下輔窩料,壹是留魚壹是繼續誘魚進窩.但是正在釣魚時加輔窩料壹定要輕,不可驚魚.眾釣友釣黃尾時壹色使用蚯蚓.
五.施釣。首先用釣組試出釣位的距離和水深,調漂架竿定位。取主窩料做成鴨蛋大小餌團5-8個,於距離漂點壹米左右壹字排開投入水中壹(因為釣點底部向前傾斜,餌團入水後緩緩向前滾動,直達魚鉤落點處,我們稱為“近投遠釣”)。蚯蚓的裝鉤方法:左手捏住尾部,鉤尖自其尾部1厘米處刺進去穿滿鉤,鉤尖不外露。這樣蚯蚓在水中活動的時間長,誘魚效果好,鉤上的蚯蚓死了要即時更換。黃尾入窩很少發現魚訊,不能單憑水面情況來判斷有沒有魚入窩,如果壹開始有小魚鬧鉤後來又慢慢停止且水面沒有冒水泡現象,這表明黃尾大駕光臨。所以我總希望釣位上壹開始有小魚鬧鉤!黃尾魚喜群遊,施釣時要註意,黃尾就餌的漂訊首先輕點三兩下,接著慢慢勻速下沈,此時迅速抖腕擡竿十有八九中魚。如果輕點幾下浮漂就直接上送,這時也應提竿,但中魚率不高(除非不是黃尾)。釣黃尾魚提竿的動作和其它魚基本相同,但它個體較大,反應強烈(今年中鉤的大都在400G~1200G左右,太小或太大的個體很少釣獲),中鉤後要盡快引魚出窩,用抄網接住在旁邊取魚,避免在釣位後方跑魚。因為黃尾壹旦脫鉤便直沖水底正好穿越窩內,同時,排出的腺體逃跑信號帶領窩內魚群集體“越獄”並留下危險信號。此窩再發也就很難了,所以跑魚是釣黃尾的大忌!
萬壹跑魚砸了窩,應立即補窩耐心等待再次發窩。黃尾身上的黏液很滑,壹般戴手套方便取魚(筆者的壹雙手套用剪刀剪除拇指和食指部分,不但取魚方便,裝蚯蚓也不誤事,可以壹直保護手。)黃尾發窩後整個垂釣過程要迅速連貫,有時兩三支魚竿此起彼伏,應接不暇,這種狀況稱為“大發窩”。當連續起魚後出現“稍息”現象,取乒乓球大小輔窩料團兩三個送入釣位立即補窩,挽留剩余的魚群,不必擔心補窩會驚魚。有時補窩後還未來得及洗手又有漂訊,釣友仍戲稱“立時放鹽立時鹹”。有釣友用岸邊的紅黃泥就水攪和投入窩內也可以達到補窩效果,有時候壹天幾次“大發窩”,技術熟練的釣友壹天獲魚百十斤是常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