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吉日网官网 - 傳統文化 - 急急急急急急急急急急急! 泉州的由來 要長的

急急急急急急急急急急急! 泉州的由來 要長的

古代“海濱鄒魯”的美譽 --- 泉州

宋、元時的泉州,人們普遍信仰宗教,各種宗教的教堂寺院林立。當時的泉州,對外貿易發達,居住著大量的阿拉伯商人和波斯人,他們帶來和傳播了海外宗教,其中,有天主教、景教、伊斯蘭教、摩尼教等,加上泉州已經有的佛教、儒教等宗教,這些宗教對泉州文化產生了影響,因此,宋代紹興年間,壹代大儒朱熹曾為泉州開元寺撰寫對聯雲:此地古稱佛國,滿街都是聖人。泉州為福建第三大城市,是福建省經濟中心之壹,亦為“民營特區”。

泉州歷史悠久,經濟開發早在周秦時期古閩越人就已開始。西周秦漢時期屬閩越地,三國吳永安三年(260年),會稽南部都尉改為建安郡,析建安郡侯官縣地置東安縣,縣治在今南安市豐州鎮,但因人口稀少,不久撤銷,直到200多年後的南朝梁才再次設縣。西晉末年,中原戰亂,有中原人入泉,多沿江而居,由於思念晉朝故土,晉江由此得名。他們帶來先進的生產技術和文化知識,使晉江兩岸得到開發。南朝梁天監間(502~519年)置南安郡作郡治,為本地設置縣、郡治之始,下轄南安、莆田(蘭水)、龍溪三縣。但隋朝和唐朝前期由於今泉州壹帶人口稀少,今泉州壹帶的行政建制多次被裁撤。武榮州建立不久復廢入泉州(今福州)。.唐久視元年(700年)第三次置武榮州,泉州壹帶的建制才穩定下來,州治設今市區。唐景雲二年(711年)武榮州改名泉州。安溪、惠安、永春、德化壹帶直到五代時才設縣,泉州沿海壹帶在唐朝中期後才形成陸地。此後,先後設有郡、州、路、府、道。中華民國成立後設道和行政督察區,中華人民***和國成立後設專區、地區,1986年1月撤晉江地區設泉州地級市。

泉州標誌

泉州城雕 "飛天迎賓",高25.8米,底部直徑30米,綠地環繞著圓形水池。"飛天迎賓"形狀極似"南音"中的樂器--洞簫,頂部的"妙音鳥"取意於泉州開元寺的飛天樂伎,形象地代表著文化名城泉州悠久、燦爛、輝煌的歷史;而底部環繞著歡暢的彩色噴泉,展現了古城英姿煥發、生機盎然。 泉州市花 五代時,節度使留從效為了擴建泉州城廓,曾環城遍植刺桐。後來,刺桐高大 泉州市市花-刺桐

繁茂、花紅似火,成為泉州壹大特征而名聞中外。因此,刺桐花被定為泉州市花。寓意;紅紅火火,吉祥富貴。 《閩產錄異》:“刺桐產泉州。官廨、書院處處植之。” 刺桐,落葉喬木,樹皮灰色、有皮刺。原產熱帶亞洲,我國南方栽培。其花木高大,枝葉繁茂,夏初開花,殷紅似火。可作庭園觀賞樹,或作行道樹。 唐·曹松《送陳樵書歸泉州》詩中有“帝都須早入,莫被刺桐迷”。 元代,意大利旅行家馬可·波羅於1292年初從泉州啟航離開中國。歸後在其《馬可·波羅行記》中,亦以刺桐稱泉州。 現代傑出詩人、文學家、史學家郭沫若,1962年遊泉州,寫了壹首《詠泉州》詩。該詩鐫碑立於開元寺: “刺桐花謝刺桐城,法界桑蓮接大瀛。 石塔雙擎天浩浩,香爐獨剩鐵錚錚。 亞非自古多兄弟,唐宋以來有會盟。 收復臺澎今又屆,乘風破浪待群英。”

  • 上一篇:怎麽 種 水稻,農村人怎麽種,科學種田有是如何
  • 下一篇:我們的傳統認知裏早睡早起的人身體好,事實真的是這樣嗎?
  • copyright 2024吉日网官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