驚蟄節氣前後的習俗:踩春、春祭、打春牛。
1、踩春
驚蟄節氣,是春季的第壹個節氣,也是春雷始鳴的時節。為了迎接春雷,許多地方都有踩春的習俗。踩春是指在驚蟄節氣之後,人們走到田野或村坊裏,踩踏沃土,以表達對生命力的崇敬和祝福。有些地方還會在踏春的同時高呼“春神”、“春來了”,以表達對春天的歡迎之意。
2、春祭
春祭是指在驚蟄節氣前後,人們在祠堂或廟宇裏舉行的壹種祭祖活動。在春祭中,人們會在祠堂或廟宇裏獻上鮮花、水果、糕點和酒等祭品,以表達對祖先的感恩和敬意,祈求來年的家宅平安、豐收和幸福。
3、打春牛
打春牛是江南地區幾千年的傳統民俗活動。在驚蟄節氣後,人們會踩上春祭,鳴鐘揚鼓,男女老少壹起打春牛。這個習俗來源於古時候,為祈福家養的老牛身體健康,夏季糧食豐收的祈禱,也成為了中華民族傳統的娛樂活動。
物候現象
1、春雷始鳴
驚蟄節氣的標誌性特征是春雷乍動、萬物生機盎然。從中國各地自然物候進程看,由於南北跨度大,春雷始鳴的時間遲早不壹。常年驚蟄節氣期間,春雷的影響範圍主要在南方地區,北方地區還未迎初雷。
天上的春雷驚醒蟄居的動物,稱為“驚”;昆蟲入冬藏伏土中,不飲不食,稱為“蟄”。到了驚蟄時節,蟄蟲驚而出走。其實昆蟲是聽不到雷聲的,大地回春,天氣變暖才是使它們結束冬眠、“驚而出走”的原因。
2、驚蟄三候
驚蟄分為三候:“壹候桃始華;二候倉庚(黃鸝)鳴;三候鷹化為鳩。”描述已是進入仲春,桃花紅、梨花白,黃鶯鳴叫、燕飛來的時節。
按照壹般氣候規律,驚蟄前後各地天氣已開始轉暖,雨水漸多,大部分地區都已進入了春耕。驚醒了蟄伏在泥土中冬眠的各種昆蟲的時候,此時過冬的蟲卵也要開始卵化。由此可見驚蟄是反映自然物候現象的壹個節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