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6月,銀花絲列入第二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名錄。
銀花絲是成都最具特色的漢族傳統金銀工藝品,這項金屬工藝迄今已有1700多年的歷史,在中國明清時就已經達到過極高的藝術水平,與蜀繡、竹編、漆器壹起更號稱成都的“四大名旦”。可制作花絲首飾、擺件。傳世文物有清末民初花絲琺瑯鳳鳥嵌寶紅瑪瑙耳環、銀花絲編織松鶴紋蓋罐。
2009年,國家文化部指定道安成為成都銀花絲制作技藝國家級非遺傳承人。此外還有省級傳承人劉濤。項目保護責任單位以及傳習所包括成都金銀制品有限責任公司、成都道安藝術品有限責任公司。
工藝特色
銀花絲技藝最大的特點,是采用“平填”技術,無胎成形,反映出藝人高超而精湛的技藝。藝人們根據設計圖稿,采用不同粗細的純銀絲,先制作出圖形邊框,再用不同的技法對中間的圖紋進行填充和編織。
這種獨特的技藝令人想起了刺繡及其他手工技藝,全憑藝人的藝術感悟和熟練的手上工夫。再加上填絲、壘絲、穿絲、搓絲焊接等綜合技術的運用,壹件精美的銀花絲產品便在藝人手下誕生了。
即使是立體造型的制品、大型復雜的制品、方圓不規則的產品,也壹律采用無胎成形法,彰顯出這壹民間工藝的技術和藝術含量。以高純度白銀為原材料,造型別致,玲瓏剔透,具有濃郁的漢民族特色和獨特的地方風格。
以上內容參考:百度百科-銀花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