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傳統手工藝柳編是指用柳條編織物品。
柳編簡介:
1、早在新石器時期,中國就出現了用柳條編織的籃、筐等簡單器物。柳編匠也稱“紮柳匠”,是民間傳統手工藝品匠人。
2、全國有三大柳編生產基地,分別是湖北、山東、安徽(另外河南也盛產柳編)。2008年6月7日,柳編經國務院批準列入第二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3、柳條柔軟易彎、粗細勻稱、色澤高雅,通過新穎的設計,可以編織成各種樸實自然、造型美觀、輕便耐用的實用工藝品。其產品包括:柳條箱(包)、飯籃、菜籃(圓、橢圓)、笊籬、針線笸籮、炕席、葦箔等。
柳編傳承意義:
1、柳編技藝作為壹種有目的的實用和審美創造活動,其特點是以熟練的、專門化的技巧,對柳條等原材料和編制工具的掌握和運用,是認識和利用自然規律的重要手段。
2、柳編技藝的民眾性。柳編技藝是在長期的勞動實踐中產生和發展的,每件工藝品的創作過程與流傳過程,是在***同勞動的基礎上形成的。
3、柳編制品原材料廣泛,充分利用韌性植物的特點,註重色澤、肌理,追求天然,體現了勞動民眾的淳樸、淳厚、真誠的品性。
4、與壹般的傳統藝術相比,柳編造型觀念的主觀性更加突出,是民間實用技術和民間工藝美術的有機結合,也是實用性與審美的有機結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