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古代,在果園土壤管理、施肥、灌溉排水等方面,創造了壹定的經驗。
對於果園土壤管理,《齊民要術》對黃河中下遊栽培的多種落葉果樹的論述中反映,古代在果樹栽植後,壹般不耕翻土壤,但對中耕鋤草卻相當重視。對常綠果樹也是這樣。例如《避暑錄話》便主張柑橘園中要常年耘鋤,令樹下寸草不生。
元代《農桑衣食撮要》提到,農歷正月果樹發芽前,在樹根旁深掘土,切斷主根,勿傷須根,再覆土築實,則結果肥大,稱為“騙樹”。
其後的典籍中也常有此記述,只是“騙”或寫作“善”。方法有點像後來遼南果農在蘋果栽培中應用的“放樹窠子”。
對於果樹施肥,《齊民要術》提到,桃樹施以腐熟的糞肥,可以增進桃果的風味。宋代《橘錄》說,橘樹在冬、夏施肥,則“葉沃而實繁”。
明清時期的典籍如《竹嶼山房雜部》、《花鏡》等對果園施肥有較全面的論述。指出在果樹萌芽時不宜施肥,以免損傷新根;開花時不宜施肥,以免引起落花;坐果後宜施肥,以促進果實膨大;果實采收後宜施肥,以恢復樹勢;冬季應施肥,以供來年樹體發育。
古代果園施用的肥料主要為有機質肥料,如大糞、豬糞、河泥、米泔等。
對於果樹灌溉排水,古籍中這方面的論述雖不多,內容卻比較切實。例如宋代《橘錄》中提到,幹旱則橘樹生長受礙,雨水過多則果實開裂或風味淡薄。所以橘園應開排水溝以防雨澇,遇旱應及時澆灌,並且指出,可結合灌溉進行施肥。明代《群芳譜》則針對無花果的需水特性,提出要“置瓶其側”,進行滴灌。清代《廣東新語》提出要在果樹休眠期“通灌之,以俟其來春發。
清代《水蜜桃譜》中指出,桃“喜幹惡濕”,在多雨地區栽培,需開排水溝,以利排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