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學校傳統課業考評的文化特點及目前存在的問題如下:
我國學校傳統課業考評的文化特點是強調成績導向、比較導向和筆試導向,並對課堂授課質量、學生家庭背景等因素不做充分考慮。在這樣的文化背景下,學生往往過於強調考試成績和排名,忽視了課程內容的質量和實際應用能力的培養,嚴重制約了教育質量的提高。
目前存在的問題主要有以下幾點:
1.考試成績成為唯壹的評價標準,忽視了學生的個性和潛力。只有在考試中表現優異的學生才能獲得認可和尊重,在這樣的壓力下,許多學生失去了發掘自己興趣和特長的機會。
2.課程設置單壹,強調記憶而非理解和應用。當前的課程設置較為死板,課堂上大量時間用於記憶知識點,而忽略了培養學生靈活思維和實際操作技能的重要性。
3.學生背景因素影響較大,公平性不足。國內教育頗受學生背景因素的影響,家庭背景優越的學生通常更容易獲得機會和資源,而壹些較為貧困的學生則因此面臨著晉升和發展困境。
4.視野狹窄,缺乏領域間學習和交流。在當前的傳統課業考評體系下,學生的學習活動十分局限於狹窄的領域內,缺乏不同領域間的交流和學習機會,對於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存在較大挑戰。
現代教育幾乎把所有的時間都花在知識教育上,而實踐教育、道德品質教育等缺失嚴重或幾乎沒有,時間幾乎完全被知識教育侵占,浪費了不少人的青春。
把孩子束縛在凳子上,把思想桎梏在書本知識中,我們的民族可能正在失去思想的自由和活力,而走向思想真空和文化沙漠,正成為壹個沒有文化的民族。
因此,我們需要改變傳統課業考評的文化特點,重視學生個性差異和多樣性,加強課程設置的創新和實踐應用,優化考試和評價體系,提高教育公平性和質量,同時加強領域間的交流和學習,幫助學生更好地實現全面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