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吉日网官网 - 傳統文化 - 我國封建的君主專制中央集權制度創立於何時

我國封建的君主專制中央集權制度創立於何時

封建君主專制主義中央集權制度的發展變化:

①戰國時期初步形成

戰國時期封建經濟的發展、新興地主階級力量的增長、國家局部統壹局面的出現,為中央集權制度的形成創造了社會條件.為適應新興地主加強專政和保護封建經濟發展的需要,初步確立起君主集權的政治體制.這為秦建立專制主義中央集權制度提供了成功的經驗.法家的重要代表人物韓非子提出的中央集權和以法治國的思想,形成了壹套系統的中央集權理論.

②秦朝正式建立

秦始皇統壹中國後,繼承了商鞅變法的成果並實踐了韓非子的理論,創立專制主義中央集權的政治制度.它既包括皇帝對中央百官的控制,又包括對地方及各級官吏及百姓的控制,從而把專制主義的決策方式和中央集權的政治制度有機地結合在了壹起,正式確立了專制主義中央集權的政治制度.這對戰國前的分封制來說是壹大進步;對於鞏固國家統壹、維護封建統治基礎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③西漢鞏固

西漢建立後,實行郡國並行制,導致了王國問題的出現,使專制主義中央集權的政治制度面臨嚴峻的挑戰.為解決王國問題,景帝在削藩的基礎上,平定七國之亂,收回王國官吏任免權.武帝時,又頒布了推恩令及其他舉措,解除了王國的威脅.武帝又接受了董仲舒的建議,實行“罷黜百家,獨尊儒術”,終於找到了壹種最適合封建專制主義中央集權政治制度所需要的理論基礎.從此,封建政治制度的政體基本定型,專制主義中央集權的制度得以鞏固.

④隋唐完善

專制主義中央集權政治制度的加強過程中,不僅要伴隨著克服中央與地方的矛盾,而且還要克服君權與相權的矛盾.隋朝實行三省六部制,把原為丞相的權力分散於三省六部.這項新的措施,被唐朝沿襲並有所發展,從而使中央集權制度得以完善.隋唐以來的科舉制也是與當時政治制度的發展相適應的.三省六部制與科舉制的實行,提高了行政效率,擴大了統治基礎,有利於官僚隊伍文化素質的提高,使專制主義中央集權制度進壹步完善.

⑤北宋加強

北宋建立後,宋太祖吸取唐末五代以來藩鎮割據的教訓,接受趙普的建議,采取“杯酒釋兵權”等舉措,收回朝中大將和節度使兵權,將地方的行政、軍事、財政權力收歸中央,防止地方割據局面的出現,加強了中央集議,但也造成了壹些不良後果,使北宋形成了龐大的官僚機構和龐大的軍隊,導致了後來嚴重的社會危機.

⑥元朝新發展

元朝實現了全國性的大統壹.為了加強封建統治和對遼闊疆域的管轄,在中央設中書省;地方實行行省制度.既是元朝鞏固統壹的多民族國家的成功的嘗試,同時又是加強中央集權的新舉措,是對古代郡縣制度的重大發展,對後世產生了深遠影響.

⑦明清達到頂峰

明朝建立後,為處理君臣關系和中央與地方的關系,在中央廢丞相,權分六部,使秦朝以來的宰相制度走到了盡頭;在地方廢行省,設三司,地方勢力進壹步削弱.明朝還遍設廠衛特務組織,實行八股取士,這是專制主義加強的突出表現.清朝沿用明制,後增設軍機處,大興文字獄,使我國專制主義中央集權的政治制度發展到登峰造極的程度.

對封建君主專制主義中央集權制度的歷史評價:

專制主義中央集權制度是建立於封建經濟基礎之上的.封建經濟的分散性要求有壹個強有力的中央集權來維護國家統壹和社會穩定,以保障封建經濟的發展.封建地主階級為維持統治,需要壹個強有力的政權來鎮壓農民的反抗,鞏固自己的統治地位.分散的個體小農,也需要依賴於政治上強大的力量,以穩定社會,抵禦外敵和抗擊大的災害.

專制主義中央集權制度是與中國封建生產方式相適應的.作為封建國家的管理體制,其承擔著兩方面的國家職能:壹方面壓迫、剝削、鎮壓人民,另壹方面也起著組織公***事務的職能.

其歷史作用是:它促進了統壹多民族國家的形成和發展,鞏固了國家統壹,為封建經濟的發展創造了條件,也有利於民族融合,使中國產生了高於同壹時期世界上其他國家的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但是也加強了對人民的控制,影響了政治、經濟、文化等方面的自由活潑發展.這種制度又往往取決於君主個人政治品質的優劣,因為皇帝個人因素對政局影響巨大,統治集團內部的各種矛盾鬥爭(宦官專權、朋黨之爭、外戚幹政等)可以說都是專制主義中央集權制度的副產品.其消極作用在封建社會後期越來越大,特別是明清以後,阻礙了資本主義萌芽的發展和社會的變革,禁錮了人們的頭腦,造成了生產力的停滯.這也是中國長期停滯於封建社會的重要政治原因.

  • 上一篇:成都稻殼餐具生產廠家有哪些
  • 下一篇:我最喜愛的節日作文
  • copyright 2024吉日网官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