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彜族虎節
雙柏縣小麥地沖壹代的彜族,農歷正月初八至正月十五日過虎節,彜語稱為“羅麻”。是日,全村成年男人於村後祭拜土主後,經巫師占蔔擇出8人。這8人披上畫有虎斑紋的披氈,臉、腳、手上繪上虎紋,化妝為虎,在黑虎頭率領下跳各種摩擬生產、生活、生殖的舞蹈,到全村為各家各戶驅鬼除祟,彜族語稱為“羅麻乃轟”。
?
居住在雙柏縣小麥地沖壹代的彜族屬羅羅濮支系,自稱“阿羅”。據說阿羅人的祖選居住再生山密林中,常被豺豹蟒蛇驚擾,阿羅人防不勝防。後來阿羅人把獵到的虎皮剝下來,套在身上跳起“虎舞”,以守衛寨子,並表示阿羅人都像虎壹樣勇猛,不懼怕任何邪惡,阿羅人得到動物之王的守護,寨子安寧了,莊稼有了好收成,牛羊也平安了,寨子中出現壹片吉祥景象。從此他們就把跳虎作為節日固定下來,並伴以樂曲和大鑼笙,使之更生動活躍。
虎舞(又稱老虎笙)從正月初八開始,每日增壹虎(伊始為8虎)增至15虎,即到正月十五日。虎舞中以手執以“崩咚”鈴的長者作前導(也稱垛西)伴虎者都作全身虎紋,披虎皮。如壹時難得眾多虎皮,就用氈子代替。跳虎節時,前村戶戶敬香供“虎神”,每戶從門前到屋裏都要跳壹場虎舞,以驅邪除祟,求虎神守衛。夜晚,田間村寨置起火堆,虎笙繞寨而舞。15只虎都出場後,雌雄老小壹應俱全(喻後又來著)全村為來日的興旺景象擺酒慶祝,狂歡壹夜。
彜族虎節屬虎圖騰的遺風,作為民族民間活動,跳虎笙受到群眾喜愛。
2.哈尼族捉螞蚱節
捉螞蚱節,哈尼語叫“阿色念”,在六月年(每年農歷六月二十四日)後的第壹個屬雞舊或屬猴日舉行。哈尼人居住在山區,種植壹季水稻。過了“六月年”,水稻就開始抽穗,為確保水稻豐收,哈尼族人民就采取過“捉螞蚱節”的方式,來驅除和避免蟲災。捉螞蚱節這天,全寨子男女老少都到田裏捉螞炸,以壹家為單位,分頭捕捉。每家捉夠壹竹筒(約二斤)後,就把螞蚱壹只壹只撕五份,頭壹堆,腿壹堆,身壹堆,屁股壹堆,翅膀壹堆;依次用劃開的竹片夾起來插在田埂和排水溝旁,以對尚未捉到的螞蚱及其他昆蟲進行恫嚇。半小時後,又要把這些螞蚱收進竹筒,帶回家當菜或拌靶粑吃,據說螞蚱肉很香甜。離開田野時,人們都要不停地大聲叫:“螞蚱,三天內不捉妳了,三個月內妳不要吃稻谷!”
3.瑤族倒稿節
農歷十月十六日,是瑤族人民傳統的歡慶豐收的日子。這時,稻子、紅薯、包谷、粟米等農作物都己收割完畢,瑤族人民把這壹天定為“倒稿節”。在這壹天之前,誰種誰收,不準亂割濫收,否則按鄉規民約處以罰款。過了這天,任何人可以上山下田收撿成果,誰收誰得,不得幹涉。
“倒槁節”這壹天,人口多的大瑤寨要舉行壹次大規模的“鬥牛賽”,選擇大田壟或壹塊平地做賽場,牽壹膘肥體壯的水牯牛到賽場,牛角上系壹紅綢結,吃完壹倒稿飯:(壹般是雞。鴨、魚、肉俱全,僅次於春節),寨上的男女老少和請來的客人,紛紛來到賽場。主賽人宣布比賽開始,寨上的青年小夥子自告奮勇地站出來,長輩們給他們頭上紮好“英雄節”,並講壹些吉利祝願的話。長者退場後,賽手們手持棍棒與牛角鬥,直到把牛鬥得精疲力盡,自動退陣為止;到了晚上,男女青年自動集合在壹起唱“倒稿歌”(即豐收歌)。壹般有兩種形式:壹是約定壹個坪場為歌堂,吃完晚飯,燒上壹篝火,男女青年圍著篝火,縱情歌唱,二是小夥子在姑娘的大門口唱“引歌”姑娘在屋內唱“迎歌”,把小夥子迎進家裏,捧出“瓜瓢酒”(即糯米酒摻涼開水,用瓜瓢去舀),擺上土特產,邊吃邊唱,通宵達旦。壹般每首歌都帶有“咪咪嘿,了啊也”的配詞(謠語“美好的意思”)。充滿著喜悅、美滿、幸福的激情。通過唱歌,男女雙方情投意合的,離別時,他們除了贈送禮品,還留下對方的手電筒、背袋或提籃之類,這是要求對方下次再來,然後依依不舍而去。
4.基諾族特懋克節
特懋克節,來源於壹個神奇而優美的傳說。
基諾族民間相傳,很早很早以前,有位婦女懷胎以後,壹直不生孩子。直到九年零九個月後,她懷的孩子才呱呱墜地。孩子壹出母腹,便見風而長,變成壹個壹手持錘,壹手握鉗的壯實漢子。無師自通,安爐支砧,動手打制鐵刀、鐵斧,使基諾族人民用上了鐵質工具。人們為紀念這個歷史性的巨變,便於每年臘月舉行壹次打大鐵的節日,使特懋克節沿襲成俗,成為基諾族全民***慶的隆重節日。昔日過特懋克節,以村寨為單位開展活動,節期由各寨長老“卓巴”決定。節日期間,要舉行剽牛、祭大鼓(神鼓)、跳大鼓舞、蕩秋千、踩高蹺、打陀螺等活動,並且要舉行壹次象征性的打鐵儀式,全寨群眾要向鐵匠敬獻壹只竹鼠,表示對鐵器創制人的敬重。
過節的那天早晨,寨內老“卓巴”首先用力敲擊供在樓上的那只大鼓,發出節日來臨的信號。男女老少們聽到大鼓聲以後,便穿戴壹新,擁向剽牛場參加剽牛。人們
到齊以後,“卓巴”面對那頭拴牢待剽的耕牛誦念壹段剽牛詞,指揮人們剽牛。全村成年男子,壹人手持壹根竹標,站在距耕牛五六米外的地方,依次舉標投向耕牛,直到剽槍紮入牛體,有鮮血流出,耕牛受到重創以後,人們才用刀割殺耕牛,剝皮分肉。牛肉要先分給寨內“七老”(卓巴、卓色、巴糯、色糯、可補、補糯、奶奴),然後按所湊的錢均分給各戶。中午,各戶家長帶上自家準備的酒肉菜肴到卓巴家參加祭大鼓。祭鼓時,鼓前應擺雞毛、鐵錘、鐵鉗、姜、芋頭、花卉。“七老”依次而坐,由卓巴念祭鼓詞,敲響大鼓,帶領大家跳大鼓舞,唱辭舊迎新歌。下午“七老”分頭與寨內住戶進餐。是夜,集中於卓巴家聽歌手唱歌,男女青年在樓下隨意歌舞,達旦方散。次日上午,舉行打鐵儀式。寨內群眾在“七老”的帶領下,將所有會打鐵的人(鐵匠及其徒弟)簇擁到卓色家,請鐵匠揮錘敲砧,寓意已打好新刀、新斧,準備投入春耕生產。其余時間便開展蕩秋千、打陀螺、丟包、踩高蹺等文體活動,讓人們盡情娛樂。
1988年西雙版納州人大常委會根據基諾人民的願望,將特懋克節定為基諾族的年節,統壹在每年公歷2月6日至8日開展節慶活動,從此,特懋克節便在基諾族駐地統壹舉慶。屆時,中外遊客、各地嘉賓、各民族代表受邀到基諾山雲集,參加返回節慶活動,壹同觀賞基諾族驚心動魄的剽牛活動,欣賞基諾族青年男女跳大鼓舞、竹竿舞,參加體育競賽,與基諾族群眾***享節日的快樂。
5.
阿昌族會街
時間:過去多在農歷九月中旬舉行,壹般持續1 5 天左右,現在已改在國慶節前後的三天舉行。
意義:宣揚阿昌族的宗教信仰。
內容:耍青龍、玩白象,是會街節期間最隆重、最精彩的娛樂活動。
會街,阿昌話叫“熬露”,每年農歷八九月間舉行,是迎接佛祖返回人間的日子。傳說佛祖“個打馬”(釋迦牟尼)為母親上天念經三日(相當於地上三月)返回人間時,佛光普照,青龍白象呈祥。阿昌會街必耍青龍白象,即源於此。
阿昌族視青龍、白象為吉祥、幸福的象征。會街前,要紮好青龍、白象。會街這天,當天空霞光初露,小夥子們便身背戶撒長刀,挎著象腳鼓,姑娘們身著嬌艷的民族服裝,在鼓樂和鞭炮聲中簇擁著披紅掛綠的青龍、白象進入會街節廣場。當主持節日的長者宣布節日開始,頓時,鼓聲、(钅芒)鑼聲、(钅發)聲交織成壹片。青龍、白象也活躍起來,青龍時而搖頭、時而擺尾、時而張嘴歡笑;白象時而甩動長長的鼻子,時而前進,時而後退,接著滑步、下跪、後仰、前傾,笨拙的憨態引起人們壹陣陣哄笑。此時,姑娘小夥子們便圍著青龍白象翩翩起舞。他們雙腳跳躍挪動,身體象波浪般地起伏,邊跳邊蹲。此時的會場,鼓樂齊鳴,龍舞、象躍、壹片歡騰。
紮制青龍、白象並不是壹件簡單的事,老藝人先用木頭做架子、紙糊身,布做象鼻和龍頭、龍尾。要結實、輕巧、形象。耍青龍、白象時,人藏在龍身象肚子裏,有的人負責擡龍、搬象,有的專門負責扯動龍頭、龍尾和象鼻,所以青龍就能擡頭、張嘴、閉嘴、擺尾,白象就會上下左右甩鼻子了。
6.
傈僳族“盍什”節
傈僳族有民能歌善舞,不論男女老少,人人都能又唱雙跳,而尤為喜歡對歌,特別到了過年,歌手們的對歌可以連續對上幾天不斷。解放後滬水、貢山、雲龍壹帶的傈僳族還有組織溫泉對歌的習慣,每年過年之際,都要帶上年食,背上行裏炊具趕往怒江州府六庫以北十二公裏處的溫泉,參加“湯泉賽歌會”。屆時濁泉邊上帳蓬林立,人山人海,各地有名的歌手又上壹輪,優美動人的歌聲此起彼伏,就是到了深夜,歌聲仍然在熊熊的待篝火旁回響。這樣壹年壹度的“湯池寨歌會”,壹直要進行十多天。
射弩比賽也是傈僳族年節的重要內容,人們在聚會歌舞的同時,青壯年男子就常常拿出自己心愛的弩弓,於百步以外置壹靶子,比試各人的本領。對傈僳人來說,弩是必不可少的,幾乎家家都有,男子人人都精熟,其弩用野桑或其它硬木制成,弩線用牛筋。壹般青年男子用的弩須用很大勁才能上弦,可以稱得強弩。弩箭用竹或硬木制成。為了提高弩的威力,傈僳人常常在箭頭塗上生草烏等劇毒植物的汁液,這樣起到“見血封喉”,射中即亡的作用。
由於地區不同,各地過年的活動也不同,有的過年要首先給耕牛餵食鹽,以表示尊敬耕牛壹年的辛勞;有的要在家門栽種松樹壹株,讓其代表山神,以酒肉祭奠;有的則要把年食在人們吃喝之前舀壹小勺讓狗先吃,因為他們認為世上五谷的種子,是狗歷盡千辛萬苦的飛到天宮中要來,所以要首先慰勞狗的這壹大功勞。
除了過“盍什”節外,傈僳壹般在其它統壹節日,只是在怒江有的地區以公歷十月間(傈僳自然歷的酒醉月),在包谷收獲後的半個月內過收獲節,節日之際,村村寨寨煮酒殺豬,聚會吃喝,對歌跳舞,晝夜不散。
相關資料 :/ywfj/ssmz/ssmz02.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