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民間音樂的特點,回答如下:
民間音樂壹般是指在民間形成並流傳於民間的各種音樂體裁,例如我國的民間歌曲、民間舞蹈、民間器樂、民間戲曲和說唱音樂等。我國民間音樂具有以下六種特點:
(1)創作的口頭性和集體性。我國的民間音樂主要是以口頭創作、口頭流傳的方式生存於民間,並在流傳過程中不斷經受人民群眾集體的篩選、改造、加工、提煉,隨著歲月的流逝而日臻完美。
(2)鄉土性。所謂鄉土性。也叫地方性或地域性。在地形上,有高原、山地、丘陵、平原和盆地。在氣候上,有四季分明的溫帶、終年常綠的亞熱帶、最南部還有熱帶。在經濟生產方式上有工、農、林、牧、漁等不同種類。
因此,在大民族、大文化的***同性之下,各地區的地理氣候、自然生產條件、社會變遷、文化傳統、方言語音等等都有不同的特色。鄉土性又表現在語言特征、性格特征、音樂特征三個具體方面。
(3)即興性。我國民間音樂的基本傳播方式是口傳心授。老歌手、老藝人或師傅“傳藝時憑借演唱演奏,新歌手、年輕藝人或徒弟在學藝時憑借聽覺和記憶,基本上不采用書面樂譜的傳承方式。這壹方面使我國的民間音樂至今沒有完善的記譜方法,另壹方面又使所有優秀的歌手、藝人有機會在繼承下來的民間音樂中發揮才智,對民間音樂進行加工改編。
民間音樂的成果是千百年來人民集體智慧的結晶。口耳相傳的傳承方式,造成了民間音樂的不確定性和易變性,為集體加工提供了條件,而不斷的集體加工又使世代流傳的民間音樂日臻完美。
(4)流傳變異性。民間音樂口傳心授式的傳播方式,以及鄉土性、即興性的特點,導致了它在流傳過程中的變異性。這種變異性主要包括地域變異、情感渲染性變異、表現功能拓展新變異、體裁間相互交叉、滲透的變異。
(5)人民性。從《詩經》的《國風》開始,民間音樂就表現出了與統治階級不同的普通老百姓的喜怒哀樂,如對勞動的歌頌、對為富不仁者的痛恨和嘲笑、對官府黑暗統治的不平和反抗、對窮苦人不幸遭遇的同情、對純真愛情的贊美以及對美好生活的憧憬。
(6)多功能性。專業音樂的功能是他娛的,在舞臺上為聽眾演出。民間音樂則具有多功能性。它可以是自娛的,在愁苦之至或喜悅之極時,唱上壹曲以發泄強烈的感情。它也可能是他娛的,在眾人面前炫耀自己駕馭音樂的能力,得到他人的贊賞和愛慕。它可以作為傳送青年男女間感情的媒介,也可以用於紅白喜事的儀式。
它可以是集體勞動時的組織、指揮者,也可以是傳授生產、生活知識的手段。它可以在不識字的勞動人民中間充當記載歲月變遷的史書,又可以作為宣揚民族英雄光輝業績的教本。它可以是兒童的遊戲,也可是長輩或首領對民眾的鼓動、號召等等。民間音樂的多功能性,使之與人民生活的各個側面息息相關、密不可分,成為民間的百科全書。
民間音樂是勞動人民自發的口頭創作,並主要借助口頭形式而傳播。在世世代代傳播的過程中,經過了無數人的加工和改編,凝結著我國歷代人民集體的智慧和才能,是中國人民在幾千年的歷史過程中經過不斷的積累、沈澱、篩選而形成的思想感情的體驗和藝術表達手法的結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