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當前總體產業結構存在的問題有: 1.三個產業間的比例關系失衡,第三產業所占比例偏低。 第壹產業比重偏高,高於同等收入水平國家;第二產業比重明顯偏高,不僅高於同等收入水平國家,而且高於工業發達國家; 第三產業的比重則大大低於同等收入國家和發達國家。 2.第壹產業效率仍然很低。自動化程度低,基礎不穩定,生產方式落後,基礎設施投入不足,抗災能力下降,耕地面積大量減少,糧食生產仍未擺脫“靠天吃飯”的傳統,城鎮化發展速度緩慢。 3.受傳統因素和當前國內外經濟環境的影響,我國第二產業結構失衡的現象依然沒有改觀 : 高能耗、低技術含量、低附加值的加工業務對我國經濟進壹步快速發展提出了嚴峻的考驗 ; 基礎產業成瓶頸,制造業比重偏高,輕紡工業生產嚴重過剩,加工業小規模低水平重復建設,傳統產業與高新技術產業不相稱。 4.第三產業全面落後的狀況依然沒有明顯改觀。從產業角度看第二產業對經濟的貢獻率壹直較高,經濟發展主要靠第二產業在拉動。第三產業對經濟的貢獻率有較大的增長,但是,伴隨著國民經濟的發展,第三產業對經濟的增長的貢獻率沒有保持上升態勢,尤其在2007—2008 年之間,第三產業對經濟增長貢獻率下降。說明近年來我國第三產業的發展滯後。從第三產業內部結構看,發達國家主要以信息、咨詢、科技、金融等新興產業為主,而我國尚以傳統的商業、服務業為主。如郵電、通訊)和新興第三產業(如金融保險、信息、咨詢、科技等)自然發育不足。
上一篇:戲劇與話劇是壹樣的嗎?二者是何種關系?下一篇:手繪國畫是什麽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