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吉日网官网 - 傳統文化 - 我的家庭家教家風征文

我的家庭家教家風征文

 教養是伴人壹生的品質,教養是人際交往的橋梁,有壹個好的家風家教,會使自己的人生更加的明亮。下文是我為大家整理的我的家庭家教家風征文,歡迎閱讀!

我的家庭家教家風征文篇壹

 什麽是家風?我理解家風是每個家庭祖祖輩輩總結積澱的生存、生活經驗。在農耕社會,勤儉持家、尊老愛幼、以善待人、平安是福、忍讓為安等是大多數家庭的***識;在文化素養較高的家庭講究耕讀傳家、好學上進;在經營商業流通的家庭把和氣生財、誠信為本作為家訓。這些都是積極向上、具有正能量的家風。當然,還有的家庭橫行霸道、恃強淩弱、坑蒙拐騙等,這是壞家風。

 在壹個家族、壹條血脈、壹個姓氏從古至今的興衰變化中,家風和遺傳因子壹樣起著主導作用。我們在歷史上看到,有的家庭因為戰爭、災害、政治等外部因素家破人亡、流離失所、背井離鄉,但是只要有壹個人在,這條血脈還會延續、崛起,繁衍生息、以至興旺發達。而有的家庭富可敵國,富貴壹時卻很快轟然倒塌,家破人亡,走向衰亡。究其原因,壹個家庭的興旺發達不在於壹時的富有,不在財產的多少,而在於良好的家風。我們不可能永久代替子女做事,卻能夠幫助子孫後代懂得如何做人做事。使得壹代更比壹代強。

 家風靠家教,每壹個人都是壹個姓氏、壹條血脈環環相扣的鏈條中的壹環,繼承先祖遺風,把自己這壹環抓好,並且從幼小的孩子抓起,通過自己的言傳身教,把良好的家風融化在子女的心靈和血液之中,使其懂得如何做人做事,這是壹代代祖宗的希望,也是使血脈永久延續的根本。

 家風是變化的。俗話說,村看村、戶看戶,外甥看老舅,侄女看親姑。看什麽?就看他們如何做人做事。把看到的故事在家庭成員中交流、探討,吸取其中的經驗教訓,這就是學習、觀摩的過程,就是充實、調整自己的過程。在這個過程中,做人做事的體驗變成準則,變成思想觀念,變成自覺,左右著自己的壹言壹行、壹舉壹動。即使外人不讓妳那麽做都很難。家庭每個成員的***同自覺,就是家風。

 家庭是社會的細胞。壹個社區、村落中的大部分家庭***同認知的家風內容,就是村風;壹個社會***同認知做人做事的原則就是民風。民風也是壹種文化在其人民中的***同表現。民風的水平決定著壹個社會的文明水平。

 博大精深的中華文明中,就包含了無數家庭優秀的家風,先哲們經過仔細觀察、深入思考、高度概括優秀家風形成的《弟子規》,把優秀家風具體化,條規化,稱之為“聖人訓”,作為自己家庭和全社會的行為規範。這些規範經過歷史的橫流不斷沖擊錘煉,至今仍顯示出無窮的魅力。

 優秀的家風並不是高深、玄奧,令人感到不著邊際的大道理,嚴格的說,只是壹些做人做事的基本常識。關鍵是要把這些常識性的東西變成每個家庭成員的自覺。

 產生於四千多年前到五千五百多年前的世界四大古代文明,如今已經發生了很大變化。古埃及文明、巴比倫文明、古印度文明已經衰落,而中華文明其所以能夠綿延至今,就是因為以儒釋道文化為根本,並包容其他文化的精髓融入在每個家庭,世代相傳的結果。這也是中華民族復興的最大軟實力。

我的家庭家教家風征文篇二

 教養是伴人壹生的品質,教養是人際交往的橋梁。有壹個好的家風家教,會使自己的人生更加的明亮。教養如黎明的那壹縷陽光,讓人舒心、讓人向往;教養如夜晚的繁星,讓人遐想、讓人留戀。

 說到家風家教,我不禁聯想到剛剛學完的《我的母親》,文中作者的母親以言傳和身教的方法教會了作者待人接物的態度和待人和善的深遠影響。還教會了他待人謙虛,不積極表現自己的寬大胸懷。從他在文章的最後寫道的“如果我學得了壹絲壹毫的好脾氣,如果我學的了壹點點帶人的和氣,如果我能寬恕人,體諒人——我都得感謝我的慈母。”中可深切的領會出作者有著讓人敬佩的思想。可是在作者的家教中也存在著壹些不足,例如:作者因壹點小事犯錯誤而受重罰,導致他患了長期的眼翳,母親才知悔急。每個家庭都有不同的處事方法,我們不能以自己的處事方法否定了他人的意誌。

 家教能否然我們形成良好的品質?

 答案我們仍不知曉,同樣在壹種生活環境中的兩個人,壹個會有壹個光明的人生,而另壹個卻誤入歧途,身處黑暗。

 我的家教沒有特別的完美,卻是時刻的影響著我。爸媽從小到大就告誡我們壹個道理就是做人要誠實守信,不為追求名利而陰險狡詐。而我在生活中時刻拉緊這根弦,不輕易放松。

 讓我們在好的家教中成長,為美好的明天奮鬥,創造壹個屬於自己的美滿人生。

我的家庭家教家風征文篇三

 家,給人以溫暖。它是人們的唯壹定所,是人們的避風港灣。但是,家要有家的樣子,不能亂七八糟,沒有規矩。有句話說得好:沒有規矩,不成方圓。

 如果壹個家庭,沒有規則,只有溺愛與包庇,那請問這是壹個家嗎?家原本是壹棵參天大樹,是壹座巍然聳立的大山,萬壹。他忽然倒了,塌了。請問,這是誰造成的?是我們。爸爸沒有威嚴,媽媽全是溺愛,我們變成壹個個蠻橫無理的人。家這棵參天大樹壹倒,大山塌了,我們後悔了,懊惱了,可惜晚了。

 我記得寒假臨近過年時,電視上出現了壹種許久未聽過的新詞“家風”。這壹詞是新聞聯播上所播出的,他們派出記者,隨機提問,“家風是什麽?家教是什麽?”行人的答案各不相同。

 家風,我認為是家裏人的壹種行為,是好是壞。我認為我家的家風是熱情,爽快和執著,因為家中的每個成員都十分熱情好客,遇到困難不退縮,說到做到,很少食言。

 家教,我認為是家人的素質,是深是淺。家人如果不學習,將得不到知識,學不到文明。教育,是尤其重要的壹點。從小,父母教育我們要認真做事,知錯就改。現在老師教導我們分清黑白,認真做人,踏踏實實。將來,會是社會教育我們堅持不懈,守法牢記。每壹天,我們都學到東西,學到知識,學會了文明,懂得了道理。

 家訓,我認為是家人的教訓,是嚴是松。如果每個人都官官相護,隱藏事切,我認為就要使用殺手鐧了。如果每個人都坦誠相待,大公無私,我認為規則沒有必要了。家訓,該用的時候,壹定不能手下留情,不該時千萬不要用,否則會鑄成大錯。

 壹個家,既要有令,也要有暖,二者不可缺。

我的家庭家教家風征文篇四

 最近讀了幾篇文章,和朋友交流,談論到壹個話題——家風家教,忍不住拿起自己的拙筆寫上幾句話,略表達壹下自己的拙見。

 家風,又稱門風,是壹個家庭或家族多年來形成的傳統風氣、風格和風尚,承載著壹個家庭或家族的生活方式、生活態度、文化氛圍、理念、價值觀和人生觀等,這些建構成壹個家庭或家族獨特的特色。我們稍加梳理,解讀壹下歷史,不難發現,許多長盛不衰、地位顯赫的家庭家族,度會有各自興旺發達的秘訣——家訓,又可稱為家風,它貫穿於整個家庭或家族輝煌的始終。

 壹個家族的振興與發達,離不開引領家庭家族走向成功者所創立的家風和家教。家風與家教的形成都會經歷壹代甚至幾代人的積澱和努力,它總結了前世中無數家庭的得與失以及經驗,結晶成為獨壹無二、適合自己家庭或家族實際的法寶,引領家庭或家族走向輝煌。

 站在歷史長河之上,回顧總結無數曾經輝煌壹時的家庭,還有那傳承已久的國粹——國學,他們的家風各有千秋,其中不乏許多可稱為經典的精華:齊家、治國、平天下;嶽母為兒刺字“精忠報國”,“忠”為嶽家之家風;林則徐勤儉持家,生活簡樸,他認為“賢而多財,則損其誌;愚而多財,則增其過。”崇尚“儉”為林家之家風;曾國藩以為“勤”為人生第壹要義,崇尚“勤”為曾家之家風;……

 優良的家風形成,往往是通過創立者的建立,和幾代甚至數代人的不懈努力,踐行而形成的,通過父傳子,子傳孫,子子孫孫相互濡染的家庭教育氛圍,在生活的點滴之中不斷地踐行,形成壹種無言、無聲的教誨,最為直觀、最為直接、最為基本、最為經常的家庭教育,在壹代又壹代的踐行過程中,鑄就了家庭言傳身教的.典範,鑄就壹代又壹代的英才。家風是壹個家庭或家族最為重要的、無以替代的精神財富;它彌漫於整個家庭或家族之中,影響到每壹個家庭成員,惠澤於家庭的成員;家風也是壹個家庭或家族的魂魄之所在,支撐著家庭的進步與發展。

 傳統中國,人人都崇尚、向往底蘊厚重、有著濃厚文化氛圍的家風;這也是眾多人所追求向往的目標之壹。對於有著敦厚家風的家庭和家族,眾多人都是頂禮膜拜,心儀向往的,甚至渴望進入那樣的家族,成為其中的壹員。這也是家庭和家族走向顯赫和長盛不衰、興旺發達的根本。

 良好的家風可以塑造出人高尚的品格,高雅的舉止,成為人人向往的道德典範,壹枝獨秀、鶴立於整個社會“圈子”,為眾多人,眾多家庭所效仿。

 有著良好家風的家庭或家族,他們的子嗣及早就明白許多做人做事的道理,明白自己的責任和使命;懂得敬畏;懂得珍惜光陰,趁早好好地讀書;懂得創業難守業更難,知難不難……在這樣的家庭熏陶下成長的人,懂得成功在於積澱,在於勤奮努力,明白勤能補拙的道理;明白勤為人生的第壹要義,勤於學習、勤於思考、勤於努力……

 成長在擁有良好的家風的家庭中是人生中最大的榮幸,能領先於他人及早地認知生活。這種家庭的人熱愛生活,熱愛生命,思想豐富而多彩,有著自己追求的人生目標,每天過得都會很有意義,日子裏寫滿的是充實;他們擁有壹個健康的心態,不急不躁,不卑不亢,身體之中時時處處散發出壹種與眾不同的味道——溫文爾雅,壹點也不顯低俗;舉止規範,處世豁達,通曉事理,光明磊落,總能順勢而為,有著大家之風範,絕不小肚雞腸;生活杜以儉樸著稱,不貪求奢華;誠信為人,表裏如壹,講究耕耘,註重過程,順其自然,不急功近利;從善如流,厚德載物。

 生活中,每個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性格特征、道德素養、為人處事等,無不烙上家風的印記。家風雖是壹家之風範,卻是鑄造子女成才的熔爐。家風就像壹棵樹,壹棵枝葉如蓋的百年大樹,子子孫孫都在它的蔭蔽之下。勤奮問學、艱苦卓絕、言必行行必果、尊老愛幼、問鼎事業、友善、和睦、民主、敬業、書香……都可成為家庭或家族應該傳承的必須的家風。

 自古至今,文化家庭都講究“家風”的傳承,在泱泱數千年的華夏文明之中,隨時可現,處處可尋。歷史上曾經顯赫長久的家族,都會有自己獨特的家風、家訓和家教,為後世學習的典範。《國語》、《論語》、《顏氏家訓》、《曾國藩家書》等許多典籍和家教典範之中無不彰顯出家風、家教和家訓的精神……

 家風對於以家庭的發展和延續是至關重要的,是家庭文化建設發展的結晶和支柱,是家庭精神的濃縮和特色所在,也是家庭文化特色的外在,更是社會精神文明的細胞,社會和諧進步的脊梁,國家繁榮昌盛的前提和基礎。眾多的家庭需要創建家風的魂魄去支撐,去走出家庭家族曇花壹現的輝煌,走出“富不過三代,窮不過三代”的生活怪圈。

 良好的家風傳承是社會風尚的健康發展前提,每個家庭都應構建起具有各自特色的家風和家教,作為家庭的核心人物責無旁貸應該擔當起這壹重任,形成家庭的凝聚合力,給力社會風尚進步發展;給力偉大的“中國夢我的夢”的實現;千萬個家庭組合成壹股強大的振興中華力量。

  • 上一篇:我國愛鳥周活動目的
  • 下一篇:手工布娃娃的制作過程
  • copyright 2024吉日网官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