揚州三把刀是江蘇省揚州市的地方傳統手工藝品。即天下聞名的揚州廚刀、修腳刀、理發刀。
揚州菜刀是聲播全國、享譽世界的淮揚菜的代名詞。淮揚菜烹飪技藝以精工細作著稱,案上功夫主要體現在嚴謹規範的刀功上。揚州廚刀工藝講究,用起來得心應手。
揚州修腳刀有五種:口窄輕便的平刀(修刀、輕刀),厚而堅硬的錛刀(槍刀),嵌趾刀(條刀),刀薄柄扁的鏟刀(片刀)和刮刀。全套刀又分為大、小兩套,大套12把,小套6把。刀型不同,用途各異,修腳師操刀上陣,或撕胼胝,或挖雞眼,或修嵌甲殘甲。
揚州理發刀曾被乾隆皇帝“禦賜壹品刀”。乾隆皇帝六下江南、六遊揚州時,剃頭理辮用的就是揚州理發刀。每次剃頭、修面、刮胡子,揚州理發師獨到細膩的刀功,輕柔柔,綿酥酥,如春風拂面,似鵝毛撩心,使他受用得此身不知何處去,已隨剃刀遊九霄。
揚州剃頭刀,刀身約長三寸,脊厚刃薄,刀柄木質,中間有樞紐相連,便於理發師的手指在運刀的方向、角度、勁力、速度上的準確把握。擴展資料:
隋唐時采用更為先進的“灌鋼法”代替了百煉法,煉出的刀更加堅韌鋒利。唐代制刀不僅註意保持漢民族傳統的制作技藝,而且隨著各國及各民族之間經濟文化的廣泛交流,還吸收了不少外來的制刀技藝,促使戰刀的制作更趨於實用。
以純棉毛巾布、絨布或鹿皮,先輕輕擦去刀身上之殘油、灰塵,再以棉紗沾少許拭刀油均勻塗抹刀身。三分鐘後以原棉布來回用力擦拭,其目的乃為去除刃面雜質及促使鏻鈣起化學變化。若不是每天養刀或居住處所較潮濕,則刀歸鞘前必需塗上壹層薄防銹油,以避免與空氣接觸。但若每日皆能定時保養,則保持刀身光潔亮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