插畫的定義
《辭海》對“插畫”的解釋是:“指插附在書刊中的圖畫。有的印在正文中間,有的用插頁方式,對正文內容起補充說明或藝術欣賞作用。”這種解釋主要是針對書籍插圖作為的定義,是壹種狹義的定義。
由於情報時代的來臨,現代社會的發展,現代插畫的含義已從過去狹義的概念(只限於畫和圖)變為廣義的概念,“插畫”就是我們平常所看的報紙、雜誌、各種刊物或兒童圖畫書裏,在文字間所加插的圖畫,統統稱為“插畫”。插畫,在拉丁文的字義裏,原是“照亮”的意思。望文思義,它原來是用以增加刊物中文字所給予的趣味性,使文字部份能更生動、更具象地活躍在讀者的心中。而在現今各種出版品中,插畫的重要性,早已遠遠地超過這個“照亮文字”的陪襯地位。它不但能突出主題的思想,而且還會增強藝術的感染力。
插畫是壹種藝術形式,作為現代設計的壹種重要的視覺傳達形式,以其直觀的形象性,真實的生活感和美的感染力,在現代設計中占有特定的地位,已廣泛用於現代設計的多個領域,涉及到文化活動、社會公***事業、商業活動、影視文化等方面。
插畫的歷史演變
插畫藝術的發展,有著悠久的歷史。對妳我看似平凡簡單的插畫,卻是有很大的內涵。從世界最古老的插畫洞窟壁畫到日本江戶時代的民間版畫浮世繪,無壹不演示著插畫的發展。插畫最先是在十九世紀初隨著報刊、圖書的變遷發展起來的。而它真正的黃金時代則是本世紀五六十年代首先從美國開始的,當時剛從美術作品中分離出來的插圖明顯帶有繪畫色彩,而從事插圖的作者也多半是職業畫家,以後又受到抽象表現主義畫派的影響,從具象轉變為抽象。直到70年代,插畫又重新回到了寫實風格。
中國最早的插畫是以版畫形式出現的,是隨佛教文化的傳入,為宣傳教義而在經書中用“變相”圖解經文。目前史料記載我國最早的版畫作品,唐肅宗時刊行的《陀羅尼經咒圖》。刊記確切年代的則是唐懿宗鹹通九年(868年)的《金剛般若經》中的扉頁畫。到了宋、金、元時期書籍插畫有了長足的進步。應用範圍擴大到醫藥書、歷史地理書、考古圖錄書、日用百科書等書籍中,並出現了彩色套印插畫。明清時期,可以說古代插畫藝術大發展時期,全國各地都有刻書行業。不同的地域形成了不同的風格。插畫的形式大體有以下幾種:卷首附圖、文中插圖、上圖下文或下圖上文、內封面或扉頁畫和牌記等。
我國古代插畫的歷史演變,可以看作是版畫的發展歷史。同時,也是民間年畫史。只不過民間年畫更早地獨立成為壹種商品,它是商業插畫的前身。
歐洲的插畫歷史與我國相似,最早也是運用於宗教讀物之中。後來,插畫被廣泛運用於自然科學書籍、文法書籍和經典作家文集等出版物之中。
社會發展到今天,插畫被廣泛地用於社會的各個領域。插畫藝術不僅擴展了我們的視野,豐富了我們的頭腦,給我們以無限的想象空間,更開闊了我們的心智。隨著藝術的日益商品化和新的繪畫材料及工具的出現,插畫藝術進入商業化時代。插畫在商品經濟時代,對經濟的發展起到巨大的推動作用。插畫的概念已遠遠超出了傳統規定的範疇。縱觀當今插畫界畫家們不再局限於某壹風格,他們常打破以往單壹使用壹種材料的方式,為達到預想效果,廣泛地運用各種手段,使插畫藝術的發展獲得了更為廣闊的空間和無限的可能。在中國,插畫雖然發展的較晚,但追其溯源,方遠流長.插畫經過解放後黑板報、版畫、宣傳畫格式的發展,以及20世紀80年代後對國際流行風格的借鑒,90年代中後期隨著電腦技術的普及,更多使用電腦進行插畫設計的新銳作者湧現
插畫從誕生的母體——書籍以外,找到了巨大的生存空間。豐富的載體隨著技術的進步、社會的需要而不斷湧現。
服裝設計中常見的插畫的藝術風格有哪些?可以詳細說說嗎?1.波普風格
波普風格的插畫藝術出現、流行於20_蘭50_甏吶分薜厙,主要通過商業藝術的創作手法,形成融合大眾文化與商業藝術的全新藝術風格。同時,波普風格中相對浮誇的卡通形象、報紙版畫形式及幽默的標語,***同組成獨屬於波普風格的特色,且波普風格的藝術性非常強[3]。安迪·沃霍爾是在服裝設計領域中對波普風格拓展貢獻最為傑出的人物之壹,首次開創了紙質、塑料、人造皮為服裝制作基礎材料的先河,並且在其插畫作品中包含了顛覆傳統的設計理念,具有色彩鮮艷、設計理念前衛及選色大膽等鮮明特點。直至今日,波普風格的插畫仍保留與安迪·沃霍爾較多的相似之處。
2.抽象風格
通常,抽象風格的作品普遍以幾何化的點線面、圓形、三角形、正方形為主體進行深入創作,在創作風格上具有典型的抽象性特點。蒙德裏安是抽象風格作品中相對成功的早期人物之壹,其抽象風格的創作方式較為獨特,側重利用形式多樣的矩形圖案作為插畫內容,且此類插畫藝術形式對抽象風格的影響深遠。以法國著名抽象風格服裝設計大師創作的作品《紅黃藍》為例,此作品深受蒙德裏安抽象風格的啟發,選擇多種顏色的線條、三角形、長方形,給予廣大受眾獨特的藝術欣賞體驗感受,並賦予作品強烈的視覺沖擊感及新奇感。
3.具象風格
具象風格不同於上述提到的兩種風格,其圖形特點普遍寫實且逼真。再者,具象風格作品對線條的展現相對直接,可進行裝飾性的泛化、誇張及變形處理,從而提高作品的色彩感,突出作品的簡潔性及精致性。以意大利著名服裝設計師繆西亞·普拉達為例,曾擁有將插畫直接用在服裝設計創作的實力,可以將插畫作品布滿在服裝設計作品當中,且其作品側重精心細膩化創作人物造型,突出作品的色彩及絢麗感[4]。此外,具象風格中線條展示相對飄逸,可以給予受眾心理如夢如幻的體驗感受,尤其是應用在服裝設計當中,能有效提高設計作品的精巧程度,賦予設計作品靈動的美感。
怎麽做好插畫?第壹點:具備敘事性,插畫相對於“純藝術”的最重要特征之壹,就在於其某種講故事的能力。即使是單獨的壹副插畫同樣會暗含著某種具體情境中故事發展的暗示性。沒有敘事性的插畫如同沒有加鹽的炒菜,淡而無味。
第二點:具備適度的概括性,即使使用復雜的電腦技術來創作較為復雜的遊戲插畫設計,同樣不是如同攝影與寫實主義繪畫那樣對纖毫畢現的呈現真實世界。當然,所有藝術與設計創作都是對現實世界的概括與抽象,但插畫設計的形象的概括能力要求的更高。同時,這種概括性又不是走向設計的極簡主義方法,因此,可以稱之為適度的概括性。
第三點:強烈的誇張性,插畫需要對表達的對象、情緒、物體的最鮮明的特征予以強化,因此插畫設計往往具有強烈的誇張表現手法。只有對最能表現性格、特征、屬性的元素描繪得更加具備張力,才能強化視覺感染力。如果屬於想象中的神魔誌怪等客體的創作,則更需要極盡誇張之能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