邊塞詩人有王昌齡,高適,岑參,王翰,崔顥,李頎等!
涼州詞
(唐)王翰
葡萄美酒夜光杯,
欲飲琵琶馬上催。
醉臥沙場君莫笑,
古來征戰幾人回。
古 從 軍 行
李頎
白日登山望烽火,黃昏飲馬傍交河。
行人刁鬥風沙暗,公主琵琶幽怨多。
野營萬裏無城郭,雨雪紛紛連大漠。
胡雁哀鳴夜夜飛,胡兒眼淚雙雙落。
聞道玉門猶被遮,應將性命逐輕車。
年年戰骨埋荒外,空見蒲萄入漢家。
從 軍 行
王昌齡
青海長雲暗雪山,
孤城遙望玉門關。
黃沙百戰穿金甲,
不破樓蘭終不還。
關 山 月
李 白
明月出天山,蒼茫雲海間。
長風幾萬裏,吹度玉門關。
漢下白登道,胡窺青海灣。
由來征戰地,不見有人還。
戍客望邊邑,思歸多苦顏。
高樓當此夜,嘆息未應閑。
塞下曲六首(選壹)
李 白
五月天山雪,無花只有寒。
笛中聞折柳,春色未曾看。
曉戰隨金鼓,宵眠抱玉鞍。
願將腰下劍,直為斬樓蘭。
望 薊 門
祖 詠
燕臺壹望客心驚,笳鼓喧喧漢將營。
萬裏寒光生積雪,三邊曙色動危旌。
沙場烽火連胡月,海畔雲山擁薊城。
少小雖非投筆吏,論功還欲請長纓。
前出塞九首(選壹)
杜 甫
挽弓當挽強,用箭當用長。
射人先射馬,擒賊先擒王。
殺人亦有限,列國自有疆。
茍能制侵陵,豈在多殺傷。
軍 城 早 秋
嚴 武
昨夜秋風入漢關,
朔雲邊月滿西山。
更催飛將追驕虜,
莫遣沙場匹馬還。
夜上受降城聞笛
李 益
回樂峰前沙似雪,
受降城外月如霜。
不知何處吹蘆管,
壹夜征人盡望鄉。
塞 下 曲(二首)
盧 綸
林暗草驚風,將軍夜引弓。
平明尋白羽,沒在石稜中。
月黑雁飛高,單於夜遁逃。
欲將輕騎逐,大雪滿弓刀。
征 人 怨
柳中庸
歲歲金河復玉關,
朝朝馬策與刀環。
三春白雪歸青冢,
萬裏黃河繞黑山。
雁門太守行
李 賀
黑雲壓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鱗開。
角聲滿天秋色裏,塞上胭脂凝夜紫。
半卷紅旗臨易水,霜重鼓寒聲不起。
報君黃金臺上意,提攜玉龍為君死。
隴 西 行
陳 陶
誓掃匈奴不顧身,
五千貂錦喪胡塵。
可憐無定河邊骨,
猶是春閨夢裏人。
己 亥 歲
曹 松
澤國江山入戰圖,
生民何計樂樵蘇。
憑君莫話封侯事,
壹將功成萬骨枯。
詩經裏面的戰爭詩
有戰爭詩
《詩經》戰爭詩劃分為三種類型
1、表現天子、諸侯、將帥士卒在平定叛亂、抵禦入侵、扶弱抗暴等正義之戰中的情感體驗的戰爭詩。例如,小雅中的《六月》、《出車》、《采芑》,“大雅”中的《江漢》、《常武》,秦風中的《小戎》《無衣》等。詩人都熱情地贊頌了任用賢能,對外族的入侵進行了有效的抵禦和反擊,收復了失地,振奮了人心。
2、表現戰爭給士卒將領帶來的憂思禍難和常年戰爭中的哀傷之情的“悲歌型”戰爭詩;《邶風-擊鼓》中表現了戰士對妻子的思念,其中“死生契闊,與子成說。執子之手,與子偕老。”因為具有撼動人心的力量而流傳千古。《王風-君子於役》寫了丈夫久役不歸,少婦日暮時分的思念、牽掛、悵惘和祈禱。《衛風?伯兮》,寫壹位婦女由於思念遠戍的丈夫而痛苦不堪,其第二章寫:自伯之東,首如飛蓬。豈無膏沐,誰適為容?這些都反映了戰爭給人民造成的痛苦和對社會生活造成的破壞。《豳風·東山》反映的就是士卒的厭戰情緒了。出征三年後的士兵,在歸家的途中悲喜交加,想象著家鄉的景況和回家後的心情。
3,表達嘲諷、批判之情的戰爭詩。《唐風?鴇羽》、《小雅?黃鳥》等,這些詩完全是對繁重徭役、不義戰爭的憤慨厭倦,表現出服役者的強烈不滿和極端厭戰,揭示出繁重徭役給人民群眾帶來的深重苦難。
但是總的來說,詩經中的戰爭詩歌都有個***同的特點,就是沒有具體的軍事場面,最多就是對行軍陣容的宏大和軍隊的氣勢給與描寫,沒有更具體的關於軍事鬥爭的內容。但同時詩經的戰爭詩也有這樣的特點,就是崇德尚義,這也許對後世的兵家思想有壹定的影響,比如反對不義戰爭。
而起於戰國兵家學說則主要對戰爭所涉及的權謀,形勢和具體的作戰技巧進行研究,更專註與具體的戰爭,所以跟詩經聯系很少,反而受道家,和法家思想影響較多。
如果可以的話,望采納,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