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吉日网官网 - 傳統文化 - 如何將國學教育融入幼兒的日常生活

如何將國學教育融入幼兒的日常生活

中國自古就有這樣壹句話:“3歲看大,7歲看老”,它簡單明了地概括了幼兒心理發展的壹般規律。意思是從3歲孩子的心理特點、個性傾向,就能看到這個孩子青少年時期的心理與個性形象的雛形;而從7歲的孩子身上,妳能看到他中年以後的成就和功業。心理學證明,三到六歲是人生中可塑性最高,施教最容易的階段,正是教育的黃金時期。幼兒在這段時間裏學習國學知識,可為他以後的人生打下堅實基礎。幼兒園開展國學教育,可以在孩子們幼小的心靈深處埋下熱愛祖國悠久歷史、燦爛文化的種子,打下壹個自己是中國人的文化烙印。通過學習國學,能夠培養孩子自我思辨的能力、與人融洽相處的能力、科學的學習方法、從容的生活態度等。

國學是指以儒學為主體的中華傳統文化與學術。從廣義上來說,它包括了經典誦讀、文學藝術、科技發明,文明禮儀,民族友愛等。幼兒國學教育也可以說是中國傳統文化教育。

幼兒階段的學習特點是以遊戲,故事、兒歌等方式來完成的,幼兒園是三到六歲幼兒學習與生活的重要場所,《兒童學習與發展指南》指出,我們“要珍視遊戲和生活的獨特價值,創設豐富的教育環境,合理安排壹日生活”,把國學教育與日常教育結合起來,讓幼兒身置於中國傳統文化的氛圍中,以不自覺的方式,使幼兒耳濡目染,親身體驗中華文明的博大精深,在內心建立起強大的民族自豪感,並在無意識中養成以中華美德為主要道德標準的良好習慣。那麽,我們可以以下幾種方式來針對幼兒普及中國文化教育。

壹、經典誦讀。普遍的模式是在幼兒園內部開展國學班(也有社會上開辦的國學館),國學班或國學館從布置上營造了壹個古色古香文化氛圍,以三字經、千字文等淺顯易懂,朗朗上口的典籍以及唐詩為教育內容。教學方式主要模仿古代書塾教育的模式,要求幼兒以安詳的態儀來進行學習。也有的幼兒園沒有單開國學班,但引進了壹部分典籍讀物作為常規課程。經典誦讀的作用是讓幼兒通過熟讀和記憶,達到內容與內心的融合,然後在日常生活的某個情境中,得到不自覺的喚醒,從而達到道德情感與習慣的教育。比如,有壹次我帶大班的孩子們到公園尋春,有壹個女孩忽然發現了角落裏壹株櫻花樹開出了壹枝艷麗的花,她張口就說:“墻角數枝梅啊!”雖然說的不正確(不是梅花),但其意境用的恰到好處。還有壹次,有壹個孩子做錯了事情,我和小朋友們對他進行了了批評並鼓勵其改正,有壹個孩子就忽然在後面喊道:“過能改,歸於無,倘掩飾,增壹辜”。至於“融四歲,能讓梨”“如囊螢,如映雪”等等以學習、交往、孝悌,勵誌等社會層面的內容,則分別從幼兒的人際交往與社會適應等方面發展了幼兒的社會性。但經典誦讀未免有些古板,甚至死氣沈沈。有時候難免拘於形式。對於3---6歲這些活蹦亂跳,自制力很差的孩子來說,我們壹定要從教學時間上做好安排,並在教學手段上輔以圖片,多媒體等,以便幼兒容易接受。

二、教育活動。教育活動是區別於經典誦讀的,以遊戲為主展開的,有目標的對幼兒進行集體教育活動。其教育內容涉及面很廣泛,體現在幼兒基礎課程五大領域以及文化學習的各個方面,形式活潑多樣,不拘壹格,壹般通過引導幼兒觀察,體驗,操作,交流討論,肢體表演,遊戲等方式,達到對傳統文化美學及生活習慣,社會交往、行為規範的理解。比較多的是做社會領域的集體教育活動,比如《有趣的生肖》通過讓孩子們說壹說自己和家人的屬相,引導幼兒了解出生與生肖的有趣結合,體驗十二生肖輪回的現象;《美麗的衣裳》向小朋友展示了我國多民族的不同服飾風采,並引出主題:我們的衣服歲不壹樣,但我們的心緊緊相連,我們有壹個***同的家------中國,從而進行愛國主義教育。文化藝術方面也可以生成活動,比如大班藝術《畫臉譜》,通過觀察幫助幼兒了解臉譜的特點,鼓勵孩子們動手設計自己喜歡的臉譜,從而了解我國的戲曲文化,同時發展了幼兒大膽創新的能力。另還有外健康領域如《中華美食》,語言領域如成語故事等。集體教育活動內容涉及面廣泛,能夠促進幼兒體、智、德、美各方面的協調發展。且與幼兒的日常生活緊密相連,教學的方式方法適合幼兒的年齡特點,遵循《幼兒園指導綱要》及《學習與發展指南》的目標與要求,很值得大力提倡。

三、環境創設。有很多幼兒園把中國特色作為環境創設的主題,形式上有墻飾,吊飾,展覽架擺放,樓梯貼等,其內容包括文化藝術,飲食,經典誦讀,文明禮儀等多方面的內容。比如我園樓道墻體懸掛或張貼了各式各樣的戲曲臉譜、文化扇、剪紙、國畫等;樓道吊飾則裝飾成了中華瓷器的造型,小主題命名為《中華瓷韻》;展覽架壹般做成博古架的造型,擺放壹些以石頭、瓶子、粘土為載體的中國元素的裝飾。吊飾以中國戲曲,中國瓷藝,中國剪紙,中國扇藝,十二生肖,四大發明,二十四節氣,二十四孝、成語故事繪圖等作為題材。這些裝飾首先從視覺上給人以濃重的中國味,使幼兒置身於中國元素的氛圍中,潛移默化的體驗中華文化的豐厚與博大,感受中華文明的大氣與典雅。同時在美學,科學,社會等方面對幼兒進行了引導和熏陶。墻體上可以輔以文字說明,墻體內容的制作與收集可以是老師,幼兒以及家長,形成墻體與幼兒互動,墻體與家長互動,也可以在樓梯上,柱子上壹些小空間粘貼三字經,千字文等典籍內容,使幼兒和家長隨時可以誦讀。

四、親子活動。壹般指的是與中國的傳統節日或重大節日緊密相連的大型主題活動。我們引導幼兒認識中國的傳統節日,不要局限於放幾天假,出去玩幾天。我們更應該從這些節日所蘊含的文化內涵、教育意義上來著手。比如,端午節我們不僅可以在環境創設上懸掛香包,艾草,還可以請幼兒從家裏帶來粽子和小朋友壹起品嘗,不僅體驗分享的快樂,更能結合故事和圖片,視頻,了解端午節的來歷,對偉大的愛國主義詩人屈原產生崇敬之情;以《團團圓圓中秋節》為主題中秋節上,我們可以請爺爺奶奶來幼兒園和寶寶壹起過節日,聽奶奶講嫦娥奔月的故事,背誦“但願人長久,千裏***嬋娟”,鼓勵寶寶把月餅敬獻給爺爺奶奶,在溫馨的氛圍中感受濃濃的親情,體驗尊老愛幼的美德;春節,我們可以以《紅紅火火中國年》為主題,在幼兒園包餃子,作水果拼盤,蘸糖葫蘆,做手工燈籠,用各種材料粘貼對聯等,使幼兒真切感受中國年的各種元素,引發幼兒對中國年的喜愛。並在此基礎上,可以延伸節日禮儀,道德習慣等方面的教育。大型親子活動拉近了幼兒園、幼兒及家長的距離,,使家長認識到中國傳統教育的重要性,和幼兒園達成***識,達到家園***育的效果,也便於幼兒的國學教育進壹步延伸到家庭中。

五、文藝節目。大型文藝匯演中,我們可以排練內容上或形式上和中國傳統文化緊密相連的節目,引導幼兒以音樂、韻律,歌舞等表演形式,感受中國文化美,體驗中國文化的內涵。比如舞蹈《唐詩新唱》,音樂劇《守株待兔》等。這些表演首先要通過很長時間的排練,在排練過程中,老師對幼兒動作,表情的指導能夠引導幼兒體會中國經典的意義;其次,這些表演場面宏大,更能夠使幼兒感受到中國文化氣勢的恢弘。而且,壹般的大型演出往往會以影像的方式保存下來,使幼兒百看不厭,從而使其教育意義得到不斷地延伸。

此外,我們還可以開辦書法班,識字班,使幼兒真正感受中國漢字美,為幼兒展開閱讀與書寫打下良好的基礎。

綜上所述,幼兒園實施國學教育,把傳統文化與正常教育結合起來,是幼兒在潛移默化中了解我國傳統文化的壹種途徑。弘揚中國文化,每個幼兒園都有自己不同內容和做法。這些內容和做法其實是作為壹種民族教育的載體存

  • 上一篇:如何培養學生的創編能力
  • 下一篇:新西蘭高中具有英式教育體系、語言環境良好,具備哪些教育優勢呢?
  • copyright 2024吉日网官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