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吉日网官网 - 傳統文化 - 文言文介紹食物

文言文介紹食物

1. 求幾篇描述寫美食的古文 請寫明出處 謝謝啦

1.聞子由瘦 宋·蘇軾 土人頓頓食薯芋,薦以薰鼠燒蝙蝠。

初聞蜜唧嘗嘔吐,稍近蛤蟆緣習俗。 2.惠崇春江晚景 宋·蘇軾 竹外桃花三兩枝,春江水暖鴨先知。

萎蒿滿地蘆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時。 3.惠州壹絕 宋·蘇軾 羅浮山下四時春,盧橘楊梅次第新。

日啖荔枝三百顆,不辭長作嶺南人。 4.老饕賦 宋·蘇軾 庖丁鼓刀,易牙烹熬。

水欲新而釜欲潔,火惡陳江右久不改火,火色皆青。而薪惡勞。

九蒸暴而日燥,百上下而湯鏖。嘗項上之壹臠,嚼霜前之兩螯。

爛櫻珠之煎蜜,滃杏酪之蒸羔。蛤半熟而含酒,蟹微生而帶糟。

蓋聚物之夭美,以養吾之老饕。婉彼姬姜,顏如李桃。

彈湘妃之玉瑟,鼓帝子之雲璈。命仙人之萼綠華,舞古曲之郁輪袍。

引南海之玻黎,酌涼州之蒲萄。願先生之耆壽,分余瀝於兩髦。

候紅潮於玉頰,驚暖響於檀槽。忽累珠之妙唱,抽獨之長繰。

閔手倦而少休,疑吻燥而當膏。倒壹缸之雪乳,列百柂之瓊艘。

各眼灩於秋水,鹹骨醉於春醪。美人告去已而雲散,先生方兀然而禪逃。

響松風於蟹眼,浮雪花於兔毫。先生壹笑而起,渺海闊而天高。

5.菜羹賦 宋·蘇軾 東坡先生蔔居南山之下,服食器用,稱家之有無。水陸之味,貧不能致,煮蔓菁、蘆菔、苦薺而食之。

其法不用醯醬,而有自然之味。蓋易具而可常享,乃為之賦,辭曰:嗟余生之褊迫,如脫兔其何因。

殷詩腸之轉雷,聊禦餓而食陳。無芻豢以適口,荷鄰蔬之見分。

汲幽泉以揉濯,搏露葉與瓊根。爨鉶錡以膏油,泫融液而流津。

湯蒙蒙如松風,投糝豆而諧勻。覆陶甌之穹崇,謝攪觸之煩勤。

屏醯醬之厚味,卻椒桂之芳辛。水初耗而釜泣,火增壯而力均。

滃嘈雜而麋潰,信凈美而甘分。登盤盂而薦之,具匕箸而晨飧。

助生肥於玉池,與吾鼎其齊珍。鄙易牙之效技,超傅說而策勛。

沮彭屍之爽惑,調竈鬼之嫌嗔。嗟丘嫂其自隘,陋樂羊而匪人。

先生心平而氣和,故雖老而體胖。計余食之幾何,固無患於長貧。

忘口腹之為累,以不殺而成仁。竊比予於誰歟?葛天氏之遺民。

6.初到黃州 宋·蘇軾 自笑平生為口忙,老來事業轉荒唐。長江繞郭知魚美,好竹連山覺筍香。

逐客不妨員外置,詩人例作水曹郎。只慚無補絲毫事,尚費官家壓酒囊。

7.豬肉頌 宋·蘇軾 凈洗鐺,少著水,柴頭罨煙焰不起。待他自熟莫催他,火侯足時他自美。

黃州好豬肉,價賤如泥土。貴者不肯吃,貧者不解煮,早晨起來打兩碗,飽得自家君莫管。

2. 求幾篇描述寫美食的古文

1.聞子由瘦

宋·蘇軾

土人頓頓食薯芋,

薦以薰鼠燒蝙蝠。

初聞蜜唧嘗嘔吐,

稍近蛤蟆緣習俗。

2.惠崇春江晚景

宋·蘇軾

竹外桃花三兩枝,

春江水暖鴨先知。

萎蒿滿地蘆芽短,

正是河豚欲上時。

3.惠州壹絕

宋·蘇軾

羅浮山下四時春,

盧橘楊梅次第新。

日啖荔枝三百顆,

不辭長作嶺南人。

4.老饕賦

宋·蘇軾

庖丁鼓刀,易牙烹熬。水欲新而釜欲潔,火惡陳江右久不改火,火色皆青。而薪惡勞。九蒸暴而日燥,百上下而湯鏖。嘗項上之壹臠,嚼霜前之兩螯。爛櫻珠之煎蜜,滃杏酪之蒸羔。蛤半熟而含酒,蟹微生而帶糟。蓋聚物之夭美,以養吾之老饕。婉彼姬姜,顏如李桃。彈湘妃之玉瑟,鼓帝子之雲璈。命仙人之萼綠華,舞古曲之郁輪袍。引南海之玻黎,酌涼州之蒲萄。願先生之耆壽,分余瀝於兩髦。候紅潮於玉頰,驚暖響於檀槽。忽累珠之妙唱,抽獨之長繰。閔手倦而少休,疑吻燥而當膏。倒壹缸之雪乳,列百柂之瓊艘。各眼灩於秋水,鹹骨醉於春醪。美人告去已而雲散,先生方兀然而禪逃。響松風於蟹眼,浮雪花於兔毫。先生壹笑而起,渺海闊而天高。

5.菜羹賦

宋·蘇軾

東坡先生蔔居南山之下,服食器用,稱家之有無。水陸之味,貧不能致,煮蔓菁、蘆菔、苦薺而食之。

其法不用醯醬,而有自然之味。蓋易具而可常享,乃為之賦,辭曰:

嗟余生之褊迫,如脫兔其何因。殷詩腸之轉雷,聊禦餓而食陳。無芻豢以適口,荷鄰蔬之見分。汲幽泉以揉濯,搏露葉與瓊根。爨鉶錡以膏油,泫融液而流津。

湯蒙蒙如松風,投糝豆而諧勻。覆陶甌之穹崇,謝攪觸之煩勤。屏醯醬之厚味,卻椒桂之芳辛。水初耗而釜泣,火增壯而力均。滃嘈雜而麋潰,信凈美而甘分。登盤盂而薦之,具匕箸而晨飧。助生肥於玉池,與吾鼎其齊珍。鄙易牙之效技,超傅說而策勛。沮彭屍之爽惑,調竈鬼之嫌嗔。嗟丘嫂其自隘,陋樂羊而匪人。先生心平而氣和,故雖老而體胖。計余食之幾何,固無患於長貧。忘口腹之為累,以不殺而成仁。竊比予於誰歟?葛天氏之遺民。

6.初到黃州

宋·蘇軾

自笑平生為口忙,

老來事業轉荒唐。

長江繞郭知魚美,

好竹連山覺筍香。

逐客不妨員外置,

詩人例作水曹郎。

只慚無補絲毫事,

尚費官家壓酒囊。

7.豬肉頌

宋·蘇軾

凈洗鐺,少著水,

柴頭罨煙焰不起。

待他自熟莫催他,火侯足時他自美。

黃州好豬肉,價賤如泥土。

貴者不肯吃,貧者不解煮,

早晨起來打兩碗,飽得自家君莫管。

3. 古文中有沒有形容四川美食的句子

以下都是關於川菜的古詩文,希望對妳有所幫助。

陸遊

新津韭黃天下無,色如鵝黃三尺余,東門彘肉更奇絕,肥美不減胡羊酥。

《又觀打魚》 杜甫

東津觀魚已再來,主人罷鲙還傾杯。日暮蛟龍改窟穴,山根鳣鮪隨雲雷。

幹戈兵革鬥未止,鳳凰麒麟安在哉。吾徒胡為縱此樂,暴殄天物聖所哀。

杜甫

夜雨剪春韭,新炊間黃粱。 主稱會面難,壹舉累十觴。

《蔬食戲作》陸遊

還吳此味那復有。

蘇東坡“東坡肘子”

禾草珍珠透心香。

《飯罷戲作》杜甫

東門買彘骨,醢醬點橙薤。蒸雞最知名,美不數魚鱉。

杜甫

蜀酒濃無敵,江魚美可求。

杜甫

青青竹筍迎船出,日日江魚入饌來。

杜甫

離開保寧醋,川菜無客顧。

杜甫

霜余蔬甲淡中甜,春近錄苗嫩不蘞。采掇歸來便堪煮,半銖鹽酪不須添。

4. 《論蔬食之美》李漁文言文翻譯

李漁的《論蔬食之美》參考譯文如下:

要講到蔬菜的美味,就是清淡、幹凈、芳香、松脆這幾樣。人們不知蔬菜的美味是在肉食之上,可以用鮮這個字來形容。《禮記》上說:“甘受和,白受采。”鮮是甘美的來源。這種享受,只有山裏的和尚、野外的人家和那些親自種植的人才能夠得到,城市裏向菜販子購買蔬菜的人,是享受不到的。但是別的蔬菜,不管是城市還是山林,只要住所旁邊有菜圃的人家都可以種,隨時摘隨時吃,也可以享受這種樂趣。

至於筍這種東西,好的就只能是生長在山林,城市裏出產的,再怎麽芳香鮮美,都只是筍的次品。這是蔬菜中味道最好的,肥羊乳豬,怎能相比?只要筍和肉同鍋煮,合盛在壹個盆裏,人們都只吃筍而留下肉,從這壹點就可以知道筍比肉更可貴。在市場上買的尚且如此,何況山裏剛剛挖出來的呢?

吃筍的方法有很多種,不能記錄周全,用兩句話概括:“素宜白水,葷用肥豬。”吃齋的人如果在煮筍的時候拌上別的東西,再調上香油,那些東西的味道會把筍的鮮味奪走,筍的真正美味就失去了。正確的做法是用白水煮熟,略加點醬油。最美好的東西適宜單獨做,筍就是這樣。用來和肉食壹起煮時,牛羊雞鴨等都不合適,惟獨豬肉合適,還特別適宜和肥肉壹起煮。不要肥肉的肥膩,而要肥肉的甘,甘味被筍吸入,而後感覺不到這種甘,只覺得鮮到了極點。快煮熟時,肥肉都要去掉,湯也不要多留,只留下壹半,再加上清湯。調味的作料,只用醋和酒。這是燒制葷筍的大致方法。筍這種東西,不管單吃還是合煮都能表現出美味,而且食物中不論葷的素的,都可以用來作筍的調和物。

蔬菜中的筍就像中藥中的甘草壹樣,都是必需的東西,含有這種東西的食物都會很鮮,只是不應用渣滓,而用汁液。會做菜的廚師,只要有煮筍的湯,就留著,每做壹個菜都拿來調和。吃的人只是覺得很鮮,而不知道鮮的原因在於筍。《本草》中記載的多種食物,對人有好處的不壹定可口,可口的不壹定對人有好處,想要兩全其美,沒有比筍更好的了。蘇東坡說:“寧可食無肉,不可居無竹。無肉令人瘦,無竹令人俗。”卻不曉得能醫俗病的東西也能夠醫瘦病,區別只在於已成竹還是未成竹。

《論蔬食之美》原文如下:

論蔬食之美者,曰清,曰潔,曰芳馥,曰松脆而已矣。不知其至美所在,能居肉食之上者,只在壹字之鮮。《記》曰:“甘受和,白受采。”鮮即甘之所從出也。此種供奉,惟山僧野老躬治園圃者,得以有之,城市之人,向賣菜傭求活者,不得與焉。然他種蔬食,不論城市山林,凡宅旁有圃者,旋摘旋烹,亦能時有其樂。

至於筍之壹物,則斷斷宜在山林,城市所產者,任爾芳鮮,終是筍之剩義。此蔬食中第壹品也,肥羊嫩豕,何足比肩?但將筍肉齊烹,合盛壹簋,人止食筍而遺肉,則肉為魚而筍為熊掌可知矣。購於市者且然,況山中之旋掘者乎?

食筍之法多端,不能悉紀,請以兩言概之,曰:“素宜白水,葷用肥豬。”茹齋者食筍,若以他物伴之,香油和之,則陳味奪鮮,而筍之真趣沒矣。白煮俟熟,略加醬油。從來至美之物,皆利於孤行,此類是也。以之伴葷,則牛羊雞鴨等物,皆非所宜,獨宜於豕,又獨宜於肥。肥非欲其膩也,肉之肥者能甘,甘味入筍,則不見其甘,但覺其鮮之至也。烹之既熟,肥肉盡當去之,即汁亦不宜多存,存其半而益以清湯。調和之物,惟醋與酒。此制葷筍之大凡也。筍之為物,不止孤行並用,各見其美,凡食物中無論葷素,皆當用作調和。

菜中之筍與藥中之甘草,同是必需之物,有此則諸味皆鮮,但不當用其渣滓,而用其*。庖人之善治具者,凡有焯筍之湯,悉留不去,每作壹饌,必以和之,食者但知他物之鮮,而不知有所以鮮之者在也。《本草》中所載諸食物,益人者不盡可口,可口者未必益人,求能兩擅其長者,莫過於此。東坡雲:“寧可食無肉,不可居無竹。無肉令人瘦,無竹令人俗。”不知能醫俗者,亦能醫瘦,但有已成竹未成竹之分耳。

李漁簡介:

李漁(1611-1680),初名仙侶,後改名漁,字謫凡,號笠翁。漢族,浙江金華蘭溪夏李村人。明末清初文學家、戲劇家、戲劇理論家、美學家。

自幼聰穎,素有才子之譽,世稱“李十郎”,曾家設戲班,至各地演出,從而積累了豐富的戲曲創作、演出經驗,提出了較為完善的戲劇理論體系,被後世譽為“中國戲劇理論始祖”、“世界喜劇大師”、“東方莎士比亞”,是休閑文化的倡導者、文化產業的先行者,被列入世界文化名人之壹。

壹生著述豐富,著有《笠翁十種曲》(含《風箏誤》)、《無聲戲》(又名《連城璧》)、《十二樓》、《閑情偶寄》、《笠翁壹家言》等五百多萬字。還批閱《三國誌》,改定《金瓶梅》,倡編《芥子園畫譜》等,是中國文化史上不可多得的壹位藝術天才。

《論蔬食之美》是李漁的《閑情偶寄》中的壹篇。

5. 古文中有沒有形容四川美食的語句

《蔬食戲書》 陸遊

新津韭黃天下無,色如鵝黃三尺余。

東門彘肉更奇絕,肥美不減胡羊酥。

《又觀打魚》 杜甫

東津觀魚已再來,主人罷鲙還傾杯。

日暮蛟龍改窟穴,山根鳣鮪隨雲雷。

幹戈兵革鬥未止,鳳凰麒麟安在哉。

吾徒胡為縱此樂,暴殄天物聖所哀。

《飯罷戲作》杜甫

東門買彘骨,醢醬點橙薤。

蒸雞最知名,美不數魚鱉。

川菜作為壹方風味的形成,大約遠在秦始皇統壹中國到三國期間。

那時,無論烹飪原料的取材,還是調味品的使用以及刀工、火候的要求和專業烹飪水平,均已初具菜系的雛形。到了唐代,川菜在宮廷中已小有名氣。

川菜是四川飲食文化中的精髓,不過成都的小吃,則是四川飲食當中的代表。

說到成都的小吃,我們要上溯到成都的解放以前。如今,在成都人面前提到成都的小吃,成都人自然就會想到總府街的“賴湯圓”、荔枝巷的“鐘水餃”、焦家巷的“馬紅薯”、洞子口的“張涼粉”、銅井巷的“素面”、九眼橋的“三合泥”等等。

  • 上一篇:請客吃飯家常菜譜名單12道菜
  • 下一篇:潑水節孟連酒店會不會漲價
  • copyright 2024吉日网官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