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吉日网官网 - 傳統文化 - 斷除邪淫惡業,論夫妻的相處之道(轉)

斷除邪淫惡業,論夫妻的相處之道(轉)

斷除邪淫惡業,論夫妻的相處之道

邪淫,是針對在家人所要禁止的行為。往昔藏王松贊幹布在位時,曾規定了十六條人規以護持十善,其中就有明文規定:在家人務必要遵守人倫道德,即以種姓來護持言行,以正法嚴以律己,禁止邪淫,奉公守法,護持戒律。其實漢地也有這樣的傳統,尤其在古代,人們特別重視這些。

這樣的倫理道德,壹種是源於傳統文化和民族習俗;壹種是源於戒律,像在家人受三皈五戒、出家人受出家戒律,就是以正知正念護持相續。其實,以第二種方式來約束自己,相對而言比較容易。否則,對壹個特別放逸的人來說,強制性要求他不抽煙、不喝酒、不吃肉,還要遵循不邪淫、不妄語等壹系列戒條,可能不太現實。只有讓他懂得今生所執著的對境沒有實義,並且會毀壞來世的安樂,那時再讓他守持戒律,才不會特別麻煩。就拿戒肉來說,現在人們都關心自己的身體,倘若知道吃肉對健康不利,戒肉便沒有任何問題了。

所以壹般來講,凡夫人的貪欲,很難用其他方法遣除,而唯有依靠智慧。《正法念處經》雲:“若滅貪火者,以智慧為水,不滅貪心人,解脫不可得。”意思是說,若想滅除強烈的貪心之火,必須依靠無我智慧的清涼水,不然,沒有滅除貪火的人,解脫對他來講遙不可及。

其實壹個人之所以邪淫,就是因為有非理作意,顛倒地把別人的身體執為清凈、實有、常有。若能憶念善法的功德和力量,這種貪欲便可以遣除。《大智度論》也說:“諸欲難放舍,何以能遠之?若能樂善法,此欲自然息。”種種五欲對境難以舍棄,用什麽方法才能遠離呢?如果妳喜歡善法,喜歡諸佛菩薩、高僧大德觀察煩惱本體的善妙教言,並依之而修行,欲火自然就會息滅。

世界上有那麽多出家人,他們在希求解脫的道路上,不但沒有痛苦,反而時刻充滿快樂,這是什麽原因?就是因為他們徹底認識了輪回的過患,同時也了知解脫的殊勝。所以,若想讓世人擺脫欲望的束縛,就要給他們闡明貪欲的過失和解脫的功德。當然,除此之外,還要尋找滅除煩惱的方便,否則只是理論上通達了,卻沒有方法去對治煩惱,想要控制貪欲等非理作意,還是有壹定的困難。

現在有很多年輕人,由於年齡、生理等方面原因,再加上前世惡習的影響,有時候面對悅意的對境時,很難克制自己的貪心。但如果妳用佛教中小乘或大乘的方法調心,自然就能壓服自己的煩惱。甚至,若能通達密宗“煩惱本體自解脫”的特殊教言,或者認識《六祖壇經》中“煩惱即菩提”的境界,那時自相續不但不會被煩惱染汙,而且當生起貪、嗔、癡等時,當下會認識它空性與光明無二無別的覺性,從而現前大徹大悟,了知世間萬物的本來面目。

因此,修行最關鍵的,就是經常觀察自心。無論妳生起貪心、嗔心等不清凈的念頭,還是信心、大悲心、出離心等清凈的念頭,首先應該辨別出,這些在名言中是善是惡。如果是惡,就要以上師的教言、佛菩薩的竅訣加以對治,這樣壹來,自相續即可清凈無垢,並漸漸認識到以煩惱為主的萬法之實相。

其實學習佛法,說難也難,有些人學了二十幾年,煩惱卻好像壹天比壹天熾盛;說不難吧,也並不是太難,有些人遇到佛法之後,短短的時間中,自相續就有翻天覆地的變化,完全變成了另壹個人。我們有些道友即是如此,出了家之後,過去的同事、朋友對他的變化,都感到難以置信。以前他在家時煩惱極為粗重,貪心、嗔心十分強烈,而現在卻非常調柔溫和。看到他的轉變,大家也自然對佛教生起了信心,相信佛教是最好的調心方法,進而紛紛趨入佛門。

回到剛才的內容上來:古代在藏地,人們都遵守人倫道德,在家有在家的規矩,對此每個人都特別重視。其實在佛教的《善生經》中,也宣說了家庭倫理關系,佛陀在裏面詳盡地闡明了:作為妻子要履行哪些職責,作為丈夫要履行哪些職責。此經現存有幾種譯本,內容雖略有不同,但都宣說了夫妻的相處之道。

那麽,丈夫該怎樣對待妻子呢?

壹、“憐念妻子”。要體貼和關懷妻子,夫妻雙方應互相尊重、相待以禮,不能剛開始如膠似漆,後來卻成了不***戴天的怨敵。

二、“不輕慢”。不應輕慢自己的妻子,尤其不能惡言相向。現在世間上很多夫妻,相互間沒有壹點恭敬,甚至連起碼的禮貌都沒有,這樣不太好。正如帕單巴尊者所說,夫妻聚在壹起也是緣分,所以不應該互相輕辱。

三、“為作瓔珞嚴具”。為妻子提供種種方便條件,裝飾打扮自己的妻子,以示愛意。

四、“於家中得自在”。充分信任自己的妻子,讓她在家有壹定的自由權,對其操持家務,不多加幹涉。然而,聽說現在有些丈夫,完全把妻子當成仆人,除了做家務以外,什麽權利都不給,這樣長期生活下去,家庭必然不和睦。

五、“念妻親親”。常對妻子親愛信任,不現疏遠之情。(也有解釋為,應當顧念妻子的親屬,對妻子娘家的人要以禮相待。)

此外,經中還講了妻子應如何承侍丈夫 ,其中包括十三條。對此,太虛大師也有相關的註解。

現在社會上,夫妻間常常互不恭敬、互不尊重,這樣家庭就不和諧;家庭不和諧的話,單位或團體就不安寧;團體裏如果爭鬥不息,國家與世界也就不會有和平之日。所以,每個人首先應從自我做起,尤其是夫妻之間,遵守倫理道德很重要,否則,若是出現了外遇,定會招致諸多過失。

印光大師在《壽康寶鑒》裏,就講了邪淫的十二種危害:害天倫、害人節、害名節、害門風、害性命、害心術、害風俗、害陰騭、害名利、害壽命、害祖父、害妻子。可見,邪淫之人既害了別人,也害了自己,而且世間護法神不會護持。所以,作為在家人,應當守持清凈的三皈五戒。

而作為出家人,就必須從根本上杜絕非梵行。《中阿含經》雲:“勤修梵行,精勤妙行,清凈無穢,離欲斷淫。”真正的出家人,應當精勤修持清凈梵行,令身心清凈無垢,遠離對今生來世有無量過患的貪欲,徹底斷除壹切不清凈的行為。

要知道,邪淫的過患特別嚴重,對毀壞其他戒律,也會起到推波助瀾的作用。那麽,邪淫有哪些分類呢?男人自己出精、與他人的妻子或已付錢的女人作不凈行,都屬於這個範疇。而且,就算對象是自己的妻子,但若在白天、受齋戒日、生病期間、妊娠期間、憂愁所迫、月經期間、生產未恢復、三寶所依之處等進行交歡,這些也都屬於邪淫。另外,邪淫還包括對直系親屬、未成年少女行淫,或者在口、肛門等非處行淫,或者與旁生、屍體等行淫。

如果能斷除邪淫,既不侵犯他人的妻子,也不與自己的妻子非時行淫,並對持戒清凈的人布施臥具等,來世即可轉生於清凈剎土。《大般涅槃經》雲:“不犯他婦女,自妻不非時,施持戒臥具,則生不動國。”因此,身為在家人,應當從環境、時間的角度,了解邪淫的不同種類,然後將這些壹並斷除。

其實在家人當中,也有完全斷除淫欲的。如印度的“聖雄”甘地,壹生提倡非暴力主義、素食主義,為東西方仁人誌士所景仰。他曾於1906年立下夫妻終生“禁欲”的誓言,當時年僅37歲。實踐證明,他始終奉行不渝。還有漢地的梁武帝,從50歲起便斷絕房事,他在《凈業賦》中也提到過:“朕不與嬪妃同處……”

可見,縱然是有地位、有權勢的在家人,也可以過非常清凈的生活,守持三皈五戒。當然,甘地守持的,不壹定是佛教的三皈五戒,但在印度,也有壹些與佛教類似的戒條,甚至比佛教的還嚴格。這樣用傳統習俗或宗教戒律來約束自己,對今生來世有很大的利益。不過,有些戒律,正如《中觀莊嚴論釋》所說,只不過是外道的說法;還有壹些民間的禁忌。這些雖算不上是真正的戒律,但如果有可取之處,也不能完全舍棄。

遺憾的是,現在年輕人這方面的理念很差,他們不像古人那樣,行住坐臥遵循壹定之規。對他們來講,只要吃得好、穿得好,能滿足自己的感官,做什麽都無所謂,根本沒有“準”和“不準”的概念。因此,我們作為壹個人,理應護持世出世間的許多規矩,明白什麽該做、什麽不該做,有這樣的理念非常重要。

  • 上一篇:招聘的渠道有多少種?
  • 下一篇:日本飲食文化論文
  • copyright 2024吉日网官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