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吉日网官网 - 傳統文化 - 時節美食介紹:特色立夏飯的由來

時節美食介紹:特色立夏飯的由來

 現在的節日,大家都會吃不壹樣的美食。比如端午節吃粽子,元宵節吃湯圓。節日節氣也是壹樣的,就拿 立夏 來說吧。妳們都吃過倭豆飯嗎?倭豆飯也叫做立夏飯,下面就隨我壹起來看看立夏飯的由來吧。

 每逢立夏前壹天,孩子們向鄰家第戶討米壹碗,稱“兜夏夏米”。挖上點筍,“偷”點蠶豆,用點蒜苗。立夏日將兜得的米與食材在露天煮飯,飯上放青梅、櫻桃等,分送日前給米的人家,第家壹小碗。民間認為兒童吃後,可防中暑。

 立夏飯裏加有雷筍、豌豆、蠶豆、莧菜等佐料,含有“五谷豐登”的意思,立夏吃五色飯,還有壹年到頭身體健康的寓意

 舊時立夏節,寧波鄉間用赤豆、黃豆、黑豆、青豆、綠豆等五色豆拌白粳米煮成‘五色米飯’,稱之為立夏飯。現在寧波城鄉部分家庭依舊保留這種古風,只是立夏飯的料改成了另外五種食物:蠶豆、大豆、竹筍、芥菜,外加醬肉或鹹肉,叫五樣米飯。

 目前寧波大部分地區五色飯的古風已逐漸演變成了用倭豆肉煮糯米飯,稱為“倭豆米飯”。

 古人眼疾普遍,倭豆顏色烏,人們為消除眼疾,以吃倭豆米飯來保佑壹年到頭眼睛像新鮮倭豆那般烏亮,無病無災。

 立夏也是鮮蠶豆上市的時候,民間不是有“清明見莢,立夏好吃”的說法嗎?特別是明代戚繼光將軍平定倭患之後,人們在立夏吃“倭豆”,也有慶祝抗倭勝利的意思。

 民間傳說立夏吃倭豆米飯和戚家軍抗倭戰爭有關,當時戚家軍在鎮海甬江口戚家山抗擊倭寇,將士們每殺壹個倭寇,就會在附近摘壹粒蠶豆,用線串在自己的胸前,蠶豆越多,說明殺敵多,格外榮耀。後來寧波人索性把蠶豆改稱“倭豆”,用來紀念戚家軍將士在甬抗倭。

 立夏的各種習俗:煮鼎邊做夏

立夏季節,福州風俗流行煮鼎邊“做夏”。鼎邊糊(又稱鍋邊糊),用米漿涮鍋邊燒煮而成,配以蝦米、蝦油、蔥菜、金針、黑木耳、蜆子,或少量香菇、蟶幹等海鮮清湯,其味極為葷美可口。凡在福州生長或長期客居福州的人無不愛吃。它成為福州著名的風味小吃,成為福州地方的壹種特殊標誌。離鄉旅居海外的福州人,在異國他鄉,壹聽“鼎邊糊”三字,就好像見到家鄉的“倩影”,成為戀祖愛鄉的風味小吃。

 立夏煮鼎邊“做夏”,盛行於明末清初。立夏已進入農忙旺季。這壹天煮鼎邊,不光是壹家人吃飽吃好然後下田勞動,還要互贈左鄰右舍壹起品味。像涮鼎邊壹樣,“壹紋(涮)就熟”,藉以聯絡感情。體現福州人“金厝邊銀鄉裏”的傳統美德。

  • 上一篇:日本情人節知多少:日本人怎樣過情人節?
  • 下一篇:春節習俗的英語有哪些?
  • copyright 2024吉日网官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