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明花燈流傳於昆明城郊的東莊、大樹營、小壩、小菜園、大廠村、小廠村、岔街等地及官渡區、西山區、呈貢縣、晉寧縣、安寧縣和宜良縣。
昆明花燈早期的演出,與會火結合,在春節、元宵期間活動,由燈會組織。演出前要舉行迎燈神儀式,並由管事向各處投送燈帖。演出隊伍由寫有“太平花燈”的燈和“風調雨順、國泰民安”字樣的各形彩燈領隊。
在過山號和文武樂隊後,依次是獅燈龍隊、武術雜耍隊、高蹺、旱船、跑驢、秧佬鼓、霸王鞭,還有彩妝的劇中人物沿途表演,並向接了燈帖的人家祝賀。這種演出形式也稱賀燈,由於邊走邊演,群眾也把這稱為過街燈。
清道光年間,昆明地區已有花燈小戲的演出。有的用打棗竿、金紐絲、倒板漿等小曲演出《鄉城親家》、《瞎子觀燈》、《打漁》、《朱買臣休妻》等劇目。由於演出內容的不斷豐富,演出形式也發展為選擇廣場演唱,以滿足群眾。
清光緒時,農村各地燈會、燈班、燈棚等業余花燈演唱組織先後建立。有的燈會,不僅在春節期間演出,還被邀去鄰近村寨演出或教戲,出現了李本忠、樊永壽、李永年等教燈師傅和唱功先生,使昆明花燈進壹步普及。
李本忠是花燈藝術的多面手,生、旦、凈、醜行行熟練,吹拉彈唱門門精通。他是花燈世家,生有四子,均傳授花燈技藝,且各有專長。長子瑞清工旦角、次子樹清工醜角、三子懷清工生、旦兼操琴、四子雜角。壹家人經常同臺演出,配合默契,得心應手。特別在《鄉城親家》中,父子們合作,妙趣橫生。
李本忠的傳人有可樂村的楊佩林,江尾村的徐秉義和普尚義、新冊村的李汝貴、松花鋪的李可興等,均已先後逝世,但他們都各有傳人,世世代代為呈貢花燈事業做出了貢獻。
樊永壽是昆明人,他從小受本村燈班的熏陶,後入明家地燈班向老藝人陳定學藝,工生、旦,以旦見長。樊永壽天賦好嗓,音色甜潤,唱念清晰,善於模擬各類婦女的生活言行,融化於花燈表演藝術中。如在《打魚》中扮演鄔飛霞、《補缸》中的王大娘和《勸賭》中的胡豆妻,不同的人物,演得形象逼真,身段優美,頗受觀眾歡迎。
後來,明家地燈班在陳定、陳家信、李祥雲、樊永壽等主持下,陣容整齊,演出活躍,吸引了省市政界要員和各種名流常來觀看,並給予較高的評價。該燈班的著名演員常被邀請到鄰近縣區傳藝和演出。樊永壽曾先後被請到官渡區的上莊、崗頭村。西山區的普吉、沙朗等地教燈傳藝。
後來,樊永壽和李祥雲應雲南省花燈劇團邀請,口述並演唱了《打魚》、《打棗》、《紅娘推車》、《貨郎賣線》等八出昆明花燈傳統劇,和《打棗竿》等28支傳統曲調,分別由尹釗、楊放等校對、記譜,選刊於《雲南傳統花燈劇目匯編》第壹集和《雲南花燈音樂》的昆明部分。他為昆明花燈的發展和傳播做出了重大貢獻。
李永年童年時就喜愛花燈藝術,藝人們見他聰明伶俐,都喜歡教他。13歲就扮演花燈劇《小放羊》中的牧羊女,以唱,做逼真贏得觀眾稱道,自此經常隨燈班演出。他壹貫虛心好學,在鉆研旦角身段和演唱的同時,還兼習胡琴、月琴等樂器,常年不輟。
李永年在向老藝人求教時喜歡窮根究底。他還從京劇梅、程兩派唱腔中受到啟發,從演唱的急徐、輕重、吐字、韻味各方面去雕琢花燈,為花燈的發展做出了重大貢獻。
李永年的表演真實自然。抗戰初期,他曾參加農民救亡燈劇團,在《張小二從軍》中扮演小翠花壹角而博得贊譽。他的唱腔高亢清脆,在農村草臺演出能傳聲數裏。他唱的苦道情委婉含蓄,情真意切,以情動人。因他對道情的出色演唱,觀眾稱他“道情”先生。
這些優秀的藝人,在昆明花燈戲的發展上,都做出了巨大貢獻。
1912年,岔街東嶽廟組成壹個花燈班,在金碧遊藝園即昆華醫院的露天劇場演出。1924年,昆明明家地燈班,曾被邀至五華山為唐繼堯就任雲南總督演出,昆明花燈進入省城演出的開端。但後來,因為戰亂花燈班子被迫解散,花燈演出再次恢復完全業余的狀態,花燈藝人仍回到農村或茶館進行季節性演出或清唱。
到了1945年後,昆明較有成就和影響的壹大批花燈藝人組成了各種形式的專業和半專業的花燈班社,進入昆明等城市的壹些小劇場進行常年的營業演出。除演出花燈傳統劇目之外,又大量從滇劇劇目甚至京劇劇目中移植了《柳蔭記》、《秦香蓮》、《李三娘》、《八仙圖》、《四下河南》、《珍珠塔》等大本戲、連臺本戲,以及《三娘教子》、《蘇三起解》、《斷橋會》等折子戲。
1946年後,昆明市區的花燈藝人曾先後在慶雲、華豐、昆明、太華春、聚盛、太和等彩排茶室,進行過營業性演出。為維持營業,增加演出劇目,移植了壹些曲藝唱本和滇劇劇目,如《四下河南》、《白扇記》、《蟒蛇記》、《槐蔭記》、《金鈴記》、《秦香蓮》等,並吸收滇劇藝人參演,演唱中帶入了部分滇劇聲腔,被稱為“燈夾戲”。
燈夾戲的演出,對花燈的表演、聲腔、服裝、伴奏等方面的戲劇化起了促進作用。
1949年,慶雲街建立全省第壹個專唱花燈的慶雲劇場,壹些專業花燈班在場裏唱花燈。這些班子時聚時散,由少數藝人牽頭組織,沒有專門的班子名稱。
在劇場裏唱的時間比較長,對盤龍區花燈活動影響比較大的是熊介臣組織的花燈班。他們從滇劇移植來許多劇目,如《四下河南》、《貍貓換太子》等。接著,長春路東段又建了壹個唱花燈的茶室,有馬雲順組織的花燈班在茶室裏演唱,對盤龍區花燈活動也有壹定影響。
新中國成立後,政府把流散昆明的花燈藝人組織起來,於1950年成立昆明花燈工作者聯誼會。1951年初,在聯誼會的基礎上,正式建立了集體所有制性質的民間職業劇團昆明人民燈劇團。燈劇團的團址設在文廟。建團後招收了第壹批女青年學員,結束了花燈壹直以男演女的歷史。
在新文藝工作者的參與下,先後整理、改編了壹批傳統花燈歌舞和小戲如《十大姐》、《大茶山》、《三訪親》等。當時,《三訪親》曾在文廟第壹劇場上演連續八十多場滿座,轟動壹時。
1958年7月,昆明市屬第壹個國營花燈專業表演團體昆明市花燈劇團成立。多年來,由於政府的重視,昆明地區的花燈藝術得到了穩定的發展,成為城鄉群眾喜聞樂見的藝術形式。並出現了許多受群眾歡迎的演員,袁留安、王玉霞演唱的花燈,成為電臺經常播出的保留節目,並錄制成磁帶廣泛發行。袁留安的唱腔還被我國戲曲研究院制成盒式磁帶,編入了《中國藝術家唱腔選》。
與此同時,雲南彌渡地區的花燈也發展成熟了。20世紀50年代,廣泛流傳於全國的彌渡山歌《小河淌水》,被譽為東方小夜曲,使彌渡聞名於世。
在雲南花燈形成的以地域劃分的各個支系中,彌渡花燈占有重要的地位。彌渡花燈因受白、彜音樂和漢族山歌的影響,擁有許多來自民間獨具特色的曲調,如《十大姐》就是彌渡山區的民歌。
與其他地方的花燈壹樣,廣場花燈表演是彌渡花燈在鄉鎮年節中傳統的表演形式。壹般在廣場街頭演出,分小唱和大唱兩類。
小唱又稱小場,是各種花燈歌舞和小調演唱的統稱,表演時間較短,唱段無完整的故事情節和人物,常穿插在大唱節目的空隙中表演。小唱所用的曲調稱為小調,其數量豐富,經常演唱的有《十大姐》、《繡香袋》、《雙采花》、《采茶調》、《拜年調》。小調也是大唱曲調的基礎。
大唱分為花鼓和折子兩種。花鼓的故事情節簡單,主要以人物的歌舞來表演,節目有《鳳陽花鼓》、《城門花鼓》等十多個。
折子有較為完整的故事情節和人物,但歌舞成分很濃,表演時間壹般比小唱和花鼓長得多。登場人物壹般是二到三人,題材十分貼近現實生活,服裝、道具、化妝都很簡便,富於生活化。
早期的彌渡花燈長期停留在民間社火活動的形態,20世紀50年代才逐漸搬上舞臺,發展為較成熟的藝術。
自1956年,彌渡縣花燈劇團成立以來,創作演出了壹批具有壹定藝術水平的劇目。如反映彜族民族英雄李文學的歷史劇《彜漢情》、中小型現代花燈劇《彩虹》、《男子漢》,以及移植劇目《李雙雙》、《徐九經升官記》等。極大地促進了彌渡花燈藝術的發展。
在彌渡流傳著壹句俗語:“十個彌渡人,九個會唱燈。”盡管花燈已走上了舞臺,但彌渡花燈的根仍然深深地紮在民間。花燈演唱活動幾乎遍及彌渡城鄉,其中以人口集中的壩區、西南部的密祉和南部山區的牛街為主要流行區。
就密祉鄉來說,這裏距縣城南約二十公裏,每年正月十五是傳統的密祉燈會。屆時,密祉萬人空巷,演員達四五千人,耍龍達四十多條。密祉燈會的盛況,集中體現了彌渡花燈的娛樂性和群眾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