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吉日网官网 - 傳統文化 - 明朝七品文官服飾

明朝七品文官服飾

明清時代,官員公服的品級標識變成用金線和彩絲繡成的徽飾,分別綴於前胸和後背,通稱"品級補子"。與此同時,用公服顏色區分官等的傳統識別方法也依然沿襲下來。如王圻《續文獻通考》中,有壹個明代公服的條例:"凡公服:月盤領右衽袍,或絲、紗、羅、絹,從宜制造。袖款三尺。壹品至四品,緋袍;五品至七品,青袍;八品、九品,綠袍。未入流雜職官,袍、笏、帶與八品以下同。……在京官,每日早晚朝奏事及侍班、謝恩,則服之。在外文武官,每日公座服之。"對照這個條例,便可知道戲曲《七品芝麻官》中唐成穿緋袍(即大紅袍)是歷史常識的差錯,既然只有"七品",理當穿青袍才對。

清梁紹壬《兩般秋雨庵隨筆》稱:"品級補子,定於洪武,行於嘉靖,仍用至今。"因知清代公服的品級補子是沿用明代而來。補子又有文官與武官的區分,凡文職補子均繡飛禽,以仙鶴、錦雞、鵪鶉等區分壹至九品,武職補子均繡走獸,以鬥牛、獅子、奔馬等區分壹至九品。此外,凡有慶典如皇帝生日之類,官員得穿"蟒服",亦稱蟒衣或蟒袍,俱用印有禽獸紋樣的絲羅裁制,明制:壹品鬥牛,二品飛魚,三品蟒,四品麒麟,五至七品虎彪,壹概用大紅色。八九品及不入流沒有。清制:三品以上九蟒五爪,六品以上八蟒五爪,七品至未入流五蟒五爪,均不拘顏色,所以清人將慶典期稱為"花衣期"。

光有上述以紋樣、顏色或補子作區分的公服,還不算是古代官員制服的全套。以唐宋為例,壹個官員的正規"行頭",尚有手版、袍帶、魚袋、算袋等系列配備。

袍帶,就是系在公服上的腰帶,用皮革制成,帶上有飾片,稱帶。唐制:三品以上得有十三塊金玉質帶,四品有十壹塊金補,五品有十塊金,六至七品有九塊銀,八至九品有八塊石補。腰帶上還垂掛有可以系掛各種小件物品的小帶子,稱蹀躞。按照唐肅宗上元元年(760)的敕令,"文武官鹹帶七事",即佩刀、刀子、礪石、火石袋、算袋(內裝計算器)、契真、針筒等,都是垂掛在這條腰帶上的。後兩件,大概都是北朝時北方遊牧民族帶進中原的物品,具體用途我還未考證過,這裏只說"七事"之外最重要的兩項東西。

壹是笏,又稱手版。在紙張尚未發明時,人們用竹木削成的簡牘記事。當公務人員將此簡牘隨身攜帶,派"工作手冊"用處時,就稱為"笏"。《禮記》:"凡有指畫於君前,用笏;造受命於君前,則書於笏。"是說大夫或士手上執笏,與君主討論國事,並把君主的指示隨手記錄在笏上。古時的公服,沒有口袋,所以這個"工作手冊"就插在腰帶上,叫"笏"。《墨子·公孟》裏,就有公孟子笏而見墨子的描寫。兩晉以後,紙張已經普及了,笏的主要用途變為壹種禮節性用品,質料也由竹木上升為玉或象牙,但其原有的隨時記事的功能也未取消。職務繁多的官員,恐怕事多,壹塊笏還記不下來,往往要插兩塊乃至幾塊笏。唐玄宗時,張九齡為相,因為年老體弱,笏於帶後,再跨上騎乘就有困難了。於是便找人裁制了壹個放笏板的布袋,稱"笏囊",讓隨從拿著,跟著他去上朝(《舊唐書·張九齡傳》)。這個辦法普及開後,"百僚則各有笏囊,親吏持之"(《雲仙雜記》)。這些手持笏囊的"親吏",就好像現在替首長拎著公文包的秘書。所以,有無佩囊隨身,最好還有人相幫捧著,也是官員展示身份的壹個標記。低品官雖然沒有執笏於君前的資格,但參見上司也要拿手版,如前引《水滸傳》中李逵拿的"槐簡",就是槐木做的手版。而當押司時的宋江,只有科員級別,那就只好自己拎壹個招文袋了

  • 上一篇:日本的和服是不是中國傳過去的
  • 下一篇:春節攻勢的介紹
  • copyright 2024吉日网官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