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點:
在色彩應用上,也完全反映“五行”思想。宮墻,殿柱用紅色,紅屬火,屬光明正大。屋頂用黃色,黃屬土、屬中央,皇帝必居中。皇宮東部屋頂用綠色,屬東方木綠,屬春,用於皇子居住。皇城北部的天壹門,墻色用黑,北方屬水,為黑。
所有單體建築,也因性質不同而選用了不同的顏色,藏書的文淵閣,用黑瓦、黑墻,黑為水,可克火,利於藏書。二層的文淵閣室內,上層為通間壹大間,下層分隔為六間,體現“天壹生水,地六成之”的《易經》思想。天安門至端門不栽樹,意為南方屬火。
建築風水布局,還表現在名稱上合於《易經》之理。南端的麗正門,合於離卦的卦辭“日月麗乎天”。順承門、安貞門在北部後宮,合於坤卦“至哉坤元,萬物滋生,乃順承天”、“安貞之地,應地無疆”。
皇帝的乾清宮,皇後的坤寧宮,合於乾、坤之義。不宜加木,木生火,在此不利於森林結構的防災。
擴展資料
近現代改建
1911年清朝滅亡後,對北京城池進行改建,為改善交通和修築環城鐵路,先後拆除了正陽門、朝陽門、宣武門、東直門、安定門的甕城,皇城城墻和東安門。1924年在內城城墻上新開和平門,1937年開辟啟明門(建國門)和長安門(復興門)(這兩個其實是豁口)。
1949年之後,對北京城池進行了大規模的拆除工作。朝鮮戰爭期間,為便於疏散民眾,在內城城墻上增開了東四十條、小街、新街口等豁口。外城城墻、城門和角樓於1951年至1958年拆除。皇城的中華門、長安左門、長安右門、地安門於1950年代拆除。
內城城門和城墻先後於1965年至1969年拆除。內城護城河的東西南三面也加蓋改為暗溝,成為城市下水道系統的壹部分。
百度百科-北京城
百度百科-明清北京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