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工藝在技術和藝術上均獲得了顯著的發展,不少工藝品種形成了著名的生產中心。景德鎮是全國的制瓷中心,不同時期有不同的工藝特點和器物品種,例如永樂時期(1403—1424)的壓手杯、宣德時期(1426—1435)的青花、成化時期(1465—1487)的青花加彩和雞缸杯、弘治(1488—1505)和正德(1506—1521)時期的單色釉、嘉靖(1522—1565)和萬歷(1573—1619)時期的外銷瓷等。明代染織工藝的織造和染色技術發展較大,例如蘇杭的絲織、松江的棉織、蕪湖的印染、上海的顧繡等。金屬工藝以宣德爐(為適應祭祀和薰衣的需求,利用南洋的風磨銅鑄造的壹批小銅器)和景泰藍(銅胎掐絲琺瑯)最具特色。園林建築的發展、木材的豐富和木工具水平的提高,造就了明代發達的家具工藝,明代家具造型簡潔質樸、制作精細、風格典雅。明代還湧現了不少工藝家,例如紫砂陶的龔春、時大彬,顧繡的韓希孟,棉布的丁娘子,金漆的楊塤,雕玉的陸子岡,刻竹的三朱等。
明代流行王守仁(1472—1529)提出的“知行合壹”的新理學,並出現了博覽群書的博學明代金冠派和註重實用和科學研究的經史派,明後期的王艮還提出了“百姓日用即道”的主張,促進了有關工藝的專著的產生。例如,安徽新安的漆藝家黃大成和江蘇吳江的園林藝術家計成(1579—?)分別總結著述了《髹飾錄》和《園冶》。宋應星(1587—?)撰寫的《天工開物》,科學地總結了明代各種手工業的生產過程與專業分工,被譽為“中國17世紀的工藝百科全書”。
鄭和(1371—1433)七下西洋,擴大了中外經濟和文化的交流。明代後期,江南地區出現了資本主義生產關系的萌芽。機械、生理等西洋科技,通過傳教士不斷地傳人中國。這些因素促進了明代工藝美術的全面發展,最終形成了精練、端莊、敦厚、裝飾性濃厚的工藝風格。明代的工藝明顯地形成了宮廷工藝和民間工藝兩大體系:前者註重技術,做法嚴謹;後者傾向藝術表現,具有濃郁的生活氣息。總之,明代工藝是中國工藝美術民族風格發展的成熟期,基本具備了近代的主要特征。
清朝初年,隨著農業的恢復,手工業、商業得到發展,康熙(1662—1722)、雍正(1723—1735)、乾隆(1736—1795)時期的陶瓷、染織、漆器和雕刻等均有所發展。陶瓷方面,景德鎮仍是制瓷中心,燒造技術發達,釉色品種增多:康熙時期以古彩為主,剛健有力;雍正時期以粉彩最為突出,雅致清秀;乾隆時期以琺瑯彩最有成就,繁縟精細。染織方面,蘇杭的綢緞,南京的雲錦,四川的織錦,廣東的紡織,上海的印染,新疆、寧夏的地毯聞名全國,刺繡也形成了地方特色和工藝體系,以蘇繡、粵繡、蜀繡、湘繡和京繡最為著名。金屬工藝中景泰藍有所創新,以乾隆時期最為繁榮,綜合應用各種技法,並於清末成為出口商品。漆器逐漸形成制作中心和地方特色,例如北京的雕漆、揚州的螺鈿和福州的脫胎等。清代彩塑以天津“泥人張”和無錫惠山泥人為代表,或與實用結合,或作為玩具,廣泛流行於民間。在裝飾方面,明清流行的吉祥圖案,通過運用象征、寓意、諧音、比擬、表號、文字等手法,達到了“圖必有意,意必吉祥”的效果。
總之,清代工藝在中期以前繼承明代的傳統,在生產技術和藝術創造方面均有發展,後期工藝創作趨向繁瑣精巧,但生產技術獲得了壹定的發展。清代工藝美術的品種十分豐富,工藝技法得到綜合應用,值得借鑒;但是繪畫式的裝飾占據主導,不適合工藝品的用途,與器物器形亦不協調,壹些工藝品種在裝飾上生搬硬套外來文化,更不可取。隨著中國近代社會形態和人們的生活方式的改變,中國工藝美術經歷了從傳統形態向近代形態的轉變,面向大眾生活,采取了以機器生產為主的工藝生產方式,適應了簡潔實用的近代審美趣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