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偶覽靈山縣煙墩鎮茅針田氏古宅
2018年4月25日
? 在廣西靈山縣煙墩鎮茅針村委社山自然村有壹處古宅——田氏古宅,據說是修建於乾隆27年(公元1762年),至今已有250多年歷史(壹說300多年)。4月20日和朋友到茅針玩,聽當地朋友說起,於是前往察看,離茅針街口不遠,開車幾分鐘就到。
傳說宅主田豐山原藉福建福州人,早年在廣東經營小雜貨、化妝品等生意,經商來到煙墩茅針村,生意更為順暢,也許是覺得這裏風水好,就在正屋地基上堆了個土堆做記號,然後舉家從福州遷移至此安家落戶,先建正屋居住,後來又經過幾代人的努力建成規模龐大的建築群。建築群由太公祠、正屋、旁座構成,旁座是田豐山的兒孫逐步續建,依然沿續正屋的建築風格。建築群在戰火以及時代變遷過程中損毀較大,有些建築已被拆除,有的只剩下殘垣斷壁,保存下來的正屋、太公祠、旁座連成壹片,還算較完整的壹個整體。太公祠主建築是上個世紀九十年代田氏族人集資在原址重建的,還保留有許多原物。據說,目前田氏家族已繁衍17代,但大多數已不在古宅群居住,只有幾位中老年人不離不棄還在守護著。
站在古宅前荒草萋萋的地坪環視整個古宅群,依然可以清晰地感受到古宅昔日的傲然氣勢。房屋雖不算高,但建在厚重的花崗巖石條磊起的髙大基座上就顯得很宏偉了。所有房屋都傳統三角形的屋頂,用的仍然是秦磚漢瓦,白灰磚逢讓青磚墻呈現出整齊美觀的花紋,長長的黑白點狀花崗巖(俗稱芝麻石)臺階氣勢磅礴,厚重穩固,幾乎可以承載萬年踩踏。拾級而上仿佛是在時光遂道中穿行,堅硬的石階上曾有過多少前人後人走過,卻未能留下任何腳印。
無論是正屋、太公祠還是旁座宅院的大門都是開在側面,正面都是壹幅兩米多高的防護青磚墻,墻上開有三個槍眼。宅院大門其實就是在圍墻合攏處建壹間小屋,屋中間砌壹面墻,中間留出大門口,形成門口裏外都被屋檐遮蓋,出入時可以遮風擋雨。兩層花崗巖石門框,內層門框除了安裝兩扇門,在門外還加裝粗壯的方木拖龍,在那個年代,壹般情況下很難撬得開,安防甚是嚴密。其實再嚴的安防設置也不如和睦的鄉鄰環境平安!
宅院裏面是三進式結構布局的房屋,每進之間隔著壹個天井,每進都是三間並排相連的瓦房,頭兩進中間是用作大門及通道,盡頭的第三進中房為廳底,是祭祀祖先之地,香火不斷,兩邊才是住房。天井兩側是廚房及其它用途的房子,較為低矮,伸手可觸到屋檐。從宅院大門口往裏看,正房與大門約呈60度夾角,屋前的臺階以及石柱石梁盡收眼底,與大門口構成壹幅美妙的構圖。
房屋雕梁畫棟,花格窗戶,還有浮雕壁畫。所有房間門均使用芝麻石條門框、門楣、門檻搭建,豪華穩重。其中最引人註目的是前屋的兩根方型芝麻石柱,美觀大氣,工藝細致。還有青磚地板鋪砌得非常平整,圖案優美,歷經了幾百年的滄桑還依然平整如初。所有建築從選材用料到施工過程都壹絲不茍,非常嚴苛。無論用當年的市值還是用現代造價估算,建造如此龐大、奢華的宅院耗資都相當巨大,是宅主做生意經營有方還是商官勾結巧取豪奪積聚成巨富?我不得而知,只感受到昔日宅主生活之奢華。
我們先後 從旁座到太公祠再到正屋察看了壹遍,並與留守人員進行了簡短的交談,不過了解到的情況並不多。是啊,已經相隔了十七代,早已塵封的歷史還有誰能說得清楚?我們久久地仰望著正屋大門上方的大牌匾,仔細分辨著上面的題字,想從中獲悉壹些歷史信息。只見牌匾中央寫著“蘭玉盈階”四個行書大字。右邊題款書:“欽命刑部右侍郎正紅旗漢軍副都統廣東督學部院全慶題”,左邊題款書:“**六品安人五代同堂豐田勞氏**,道光二十八年歲次戊申季夏月上浣吉日立”。清道光二十八年是公元1848年,距今已有170年歷史。雖有幾個字看不清楚,但依然可以看得出,這是清道光二十八年朝廷褒獎六品官員田家的老太太福壽五世同堂的祝壽牌匾。看來當年的田家確實是有權有勢,官商壹體暴富也就不足為奇了。
前人的是非功過早已塵埃落定,湮滅在歲月長河的煙波之中,而留下來的老宅作為歷史的見證已不僅僅是田氏後人的祖宅,也是全社會***有的歷史文物,承載著許多不可再生的歷史信息供專家學者去研究利用並造福時代,因此理應受到後人的愛護和各級政府的保護。傳承優秀的歷史文化能教育和激勵後人奮進,不好的歷史陳跡也可以用作反面教材警示後來者。壹代明君唐太宗曾這樣告戒過大臣:“以銅為鑒,可以正衣冠;以人為鑒,可以明得失;以史為鑒,可以知興亡”,更何況歷史古跡還可以用來促進地方旅遊業的發展,甚至還可以用作影視拍攝基地,給今人帶來實實在在的經濟收益。
在此,作為靈山人的壹員,我建議縣政府組織專家學者對全縣的人文古跡、革命遺跡進行全面普查,登記造冊,撥出專款進行修繕利用,同時制訂地方法規加以保護,並以嚴謹的歷史觀考證編寫介紹文章,不誇大不縮小,不拔高美化,也不貶低醜化,客觀真實地還原歷史本來面目,讓後人從中得到教育、警示和啟迪,也豐富靈山文化內容,讓人們更好地了解靈山的歷史。有觀賞價值的可以納入縣裏的旅遊景點。我認為這是壹項功在當代,利在千秋的大好事,希望縣政府重視,也希望社會各界以及全縣人民大力支持,振興靈山全民受益!
昔人已隨青煙去,
留下豪宅今已老。
雕梁畫棟仍然在,
只是朱顏光澤少。
繁華壹去不復返,
老宅人稀空幽幽。
晴村歷歷荔枝樹,
荒草萋萋沒墻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