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記
“少小離鄉老大回,鄉音難改鬢毛衰。兒童相見不相識,笑問客從何處來。”“離別家鄉歲月多,近來人事半消磨。惟有門前鏡湖水,春風不改舊時波。”每當讀起唐代詩人賀知章的組詩《回鄉偶書二首》,那充滿生活情趣的抒發,久客他鄉的傷感,久別回鄉的親切,自然、逼真的感情,以及對生活變遷、歲月滄桑、物是人非的感慨與無奈之情,還有發於心底的“村感鄉愁”,宛如壹杯老酒,甜中帶酸,不由得勾起我對家鄉揮之不去的無盡思念。
在這個喧囂的早春,帶著深情和牽掛,迎著溫暖和煦的春風,回到了久別的老家,追尋精神依托,排解那抹濃濃的鄉愁。
老家迎風壩,深藏在巴山腹地陜南安康漢濱區縣河鎮壹個叫紅霞的傳統村落。她雖沒有關中平原八百裏秦川的肥沃和寬廣,也沒有陜北黃土高坡的雄渾和壯觀,有的只是“八山半水分半田”沖擊中形成少有的桑梓交蔭河谷盆地,但她這方不太豐腴的水土,卻以母親般特有的胸懷和博愛養育了壹方父老鄉親。
出安康城南,沿308省道安(康)平(利)段前行約10公裏,蜿蜒流淌的黃洋河水玉帶般飄然穿村而過,壹河兩岸青山疊翠,植被茂密,河水清澈,魚翔淺底,水質達到國家二類標準,為南水北調中線工程水源——漢江壹級支流,小江南神韻範兒十足,素有安康城“後花園”之稱。在她溫暖的懷抱裏,不僅讓我愉快地度過了童年和少年歲月,還欣然接納並培育剛參加工作後的我整整十個春夏秋冬。
老家文化底蘊豐厚。據漢濱區縣級文物保護名錄載,老家有漢——南北朝時代的黃洋鋪古遺址;黃洋河沿岸遺存的眾多崖墓群——“老人洞”,有學者考證為遠古巴人安葬習俗的巖墓懸棺;村子南頭的“闖王渡”遺址,流傳著李自成兵困車廂峽的經典故事;在陸路不發達時期,黃洋河的航運曾經是運往古都西安和西北地區食鹽等山貨特產之咽喉要道;作為安康城東門戶要地,自古至現代,老家歷代兵家必爭……
據載,從遠古時期壹直到近代,陜南這壹帶始終在人口的遷徙運動中起伏跌宕。尤其是明、清兩代的“移懇”政策,老家成為以湖廣為主體的全國性大移民焦點之壹。記得兒時聽曾祖父講,祖輩人多來自湖北麻城孝感等地。移民的大量遷入定居,不僅促進了經濟繁榮和社會發展,也促進了南北文化的大交融,使老家民間文化和民俗文化得到不斷升華和完善,同樣使這裏的地域文化,充滿了復雜性和多樣化。
慢慢老去的昔日輝煌。昔日村子裏,基本上是江南風格民居。現存最古老的宅子當屬“袁家大院”。它始建於清鹹豐初年,為袁世佐賜進士出身,誥封四品武官後擴建。曾經由兩個完整的四合院、三座偏院***五院組成,可惜的是現僅存兩座老院。主院大門外上方鑲裝華麗牌坊,中嵌“燕翼詒謀”四字石額。整幢房屋除青磚灰瓦外,幾乎是全木結構,造型古雅、做工絕倫。主院內現僅留壹對袁姓退休教師夫婦居住。老人們堅守的不僅僅是壹座舊宅院,更是他們家族的精神家園。目前,該院落已被列入省級文保單位。它雖已慢慢老去,但昔日的輝煌,作為壹項古建築藝術,希望有關部門能夠盡快進行搶救性挖掘和整修,並開發和打造成為壹處陜南特色民居旅遊景點,讓它所具有的歷史價值和文物價值永遠留在子孫後代的心中。
遠去的魚米之鄉。記憶中,盛產大米的老家,壹直是方圓百裏遠近聞名的魚米之鄉。昔日主要采用在黃洋河流域安裝筒車提水方式灌溉農田,既經濟又方便省力。當地曾有民謠:家有夜夜轉,不靠天吃飯。即是真實寫照。六十年代初,鄉親們奮戰多年,終於在“闖王渡口”攔河築壩,建起了水輪泵站。農田水利的興起,千余畝旱澇保收稻田的豐產,老家鄉村由自給自足而逐步發展成為自給有余,魚米之鄉自然也就名副其實。
大約自上個世紀八十年代起,隨著村子裏大多數年輕人外出打工,在春秋兩季耕種收割小麥、水稻時,青壯年勞動力開始明顯缺乏。後因種植油菜、玉米相對簡單和節省勞力,且二者間產值相差不大,鄉親們便除了栽種少量小麥、水稻留作自己食用外,大部分稻田耕種已由水改旱了。難怪我所到之處皆發現,過去曾經視為命根子的水氹、渠等水利設施,早已被棄用而荒廢。這種現象讓人看了不免心痛,甚至有點擔憂!不過,如今經營方式,卻又造就出千畝金燦燦的油菜花海醉人美景。每逢陽春三月,鶯飛草長季,迎風壩裏姹紫嫣紅,蝶飛燕舞,田園牧歌式的生存環境,讓老家成為了遠近聞名的旅遊地。濃郁純樸的鄉情和秀美的山村景色,也滋養出我筆下多篇關於老家的美文。
重教興學風氣正。農業文明深厚之地,定是興文重教之域。老家得此古風,便有精彩的古韻。村裏尊師重教興學的傳統源遠流長,不斷滋養著子子孫孫奮發向上,成長成才。坐落在袁家臺子的迎風九年制學校,是由原來的“袁家祠堂”和私塾改造而成。當年我們讀書時,僅有十余間簡陋教室,老師們辦公全都擠在祠堂四合院裏。如今的校園,早已是高樓聳立、明窗凈幾。孩子們也不像我們那時候,不少同學因家裏孩子多、負擔重、交不起學費而輟學。現在鄉親們都會認真地把孩子送到學校。少數人家,甚至還把孩子送進城裏學校,租房子陪讀。村裏學生們也比那時候翻了好多倍,誰家孩子考上大學早已不是新鮮事。佇立村頭,陣陣朗朗讀書聲不時隨風傳來,令人為之欣慰。也許妳不會想到,就是這麽個不起眼之地,不僅在清時走出過賜進士、舉人等,而且在現代也養育出好幾名博士和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的專家和教授呢……
安居樂業今勝昔。老家人依然沿習“攢了錢先蓋房”的傳統思想。我清楚記得自家住房變遷史,曾祖父時代壹大家人擠在幾間破草房裏;祖父那輩節衣縮食好不容易建起幾間土木結構瓦屋面平房;到了父親手上,才省吃儉用傾其所有地蓋起了四間磚混樓房。這壹系列變化,也基本上代表了老家村子裏民居的發展走勢。如今,環顧村子四周,多為三間兩層磚混小樓,接通了自來水,部分戶還安裝了太陽能熱水器和空調。大屏幕液晶電視、電冰箱、洗衣機等家用電器基本普及。許多戶室內還進行了裝修,有了室內衛生間。小庭院周圍還種植有花卉盆景。硬件條件已經可以和城裏人相媲美了。但由於缺乏統壹規劃布局,大家都以戶為單位自主建房,顯得有些淩亂不整齊。
老家人素來古道熱腸。不論妳是哪裏人來到誰家,不管認識不認識,都會把妳當客待,都會熱情地招呼妳喝茶倒水吃飯。值得慶幸的.是,在老家鄉村間轉悠的我,除了小孩子們不認識我這位“客人”外,絕大多數年長、輩分高者都和我相識,並熱情地招呼我這個晚輩去家裏做客。
道通路平百業興。俗話說:要想富,先修路。老家地處河谷盆地,自然條件相對高山鄉村要好。近年來,四通八達的村村通水泥路已延伸到了組,有的甚至到了戶。雖然不是太寬闊,但是單車單向行駛麽麻噠。會車時只要彼此註意選擇寬敞地方避讓即可。摩托車基本普及,少數戶還添置了小轎車。去年底,村道沿途還裝上了太陽能路燈,鄉親們出行非常方便。不論行走還是幹農活和以往的肩挑背扛相比,簡直幸福了好多倍。不少人家還購置了小客車、大貨車,跑起了運輸業,搞活了經濟。
鄉村生態旅遊蓬勃興起。大約自十五年前開始,隨著黃洋河流域鄉村原生態休閑旅遊業的興起,精明的老家人充分利用自家院落以及依傍的壹河兩岸優美田園風光、自然山水和人文景觀,紛紛開辦起了農家樂,精挑細選地用當地土雞土菜和家常傳統工藝,做出了地道的“辣子雞”和“柴火鍋巴飯”等,吸引得城裏人紛至沓來、流連忘返。但願老家的執政者們,能夠依托黃洋河流域豐富的自然和人文景觀,進行旅遊的長遠景區規劃,通過持續對鄉村原生態休閑、旅遊觀光的延伸挖掘,以此為支柱產業,帶動家鄉由傳統農業轉型第三產業的繁榮發展,使之成為鄉親們脫貧致富的壹條重要渠道。
消失的風景令人懷念。童年,讓我時常夢牽魂繞的不僅有陪伴媽媽去村口黃洋河裏洗衣服的美好時光,還有在河邊與小夥伴們壹起砍柴、拔豬草、放牧牛羊、下河摸魚的場景……記得那時候,媽媽她們雖然很辛苦,但當壹大群女人聚在壹起有說有笑幹活時卻是非常的開心。夏天時,我們常常偷偷溜到清澈透底的河水裏遊泳,身邊圍繞的是成群結隊的小魚兒,既舒服又涼爽。河岸邊翠竹楊柳掩映中,那壹架架吱吱呀呀轉動的水車,像壹位老人永不歇息地給我們講述著壹個個美麗的古老傳說。此刻,坐在河畔的我思忖:老家目前不正在積極發展鄉村生態旅遊嗎?如果能在黃洋河流域,適當修復重建壹批水車,那定會成為壹道漂亮的風景線!
鄉村的孩子早當家。小時候,老家基本上是兩戶人家合養壹頭牛,輪流著放牧。我每天放學回家必幹兩件事:壹是拔豬草。那時候家裏餵豬不用飼料,全靠自己拔草餵養。由於我是家裏老大,這個任務自然而然必擔負。有時因貪玩未拔滿壹簍子豬草,害怕回家挨嚷,便在簍子地下用幾根棍棍棚起來,再將上面的草抖虛,這樣看起來滿滿的。二是上山砍柴。由於我家自留山柴少不夠燒,便經常去幾公裏外山上偷砍別人家的,沒少挨絕受罵遭追趕。有時候逢周末,還緊跟大人們壹起去十幾公裏外高山上撿柴。壹天長途下來,常常是腰酸腿痛、肩膀頭紅腫好幾天。後來直到家裏經濟條件好轉燒起了石碳,才總算把我解放出來。不過,小時候滿坡架嶺的艱辛付出,反倒磨練了自己的堅強意誌,還把身體鍛煉的非常“皮實”,不像現在的孩子們那般脆弱。如今,隨著農業機械化的普及,我們小組裏只剩下了壹頭耕牛。現在鄉親們做飯燒水基本用上了電和煤氣竈,老家的孩子們自然也不會像我們兒時那樣吃苦受罪了。
聚少離多鄉愁濃。坐在早春的河柳下,回想今年春節期間,與幾位打工回家團聚親友聊天時談到:“如果在老家,也可以有份收入不錯的工作,可以更好的生活,誰願意拋家舍子外出打工?”……這些話,不僅讓我看到了村子裏,諸多替孩子看家、照顧莊稼的空巢老人和留守孩子們內心的孤獨和無奈,也讓人明白了這些年輕人的無奈和悲楚。好希望鄉親們的心願能夠早日如意得嘗!
記得兒時,老家春節期間,父親他們會召集壹大撥人聚到壹塊兒,從臘月間開始籌備,正月初幾開始出燈,興高采烈地舞獅子、燒火龍、玩龍燈、采蓮船、扭秧歌、唱花鼓子……從村頭鬧到村尾,家家戶戶挨著跑,直玩到元宵節後才算把年過完。如今,過年歸來與家人團聚僅有短短的七、八天時間,大家就要急著回去上班和外出打工,哪有時間聚在壹起搞這些活動?正是那些獨具特色的原生態年俗所透出的濃濃文化味,鄉愁愈發顯得迷人並令我們這些遊子們回味無窮。
老家過去文化生活比較貧乏,平日間,村子裏誰家要是有了紅白喜事,壹大幫人會在頭壹天就聚到壹起,鑼鼓鎵鍶敲起來,嗩吶竿子吹起來,花鼓子、八岔和二黃唱起來,純粹的自編自導自演,開開心心通宵達旦地玩。如今哪家要是有了大番小事,已由全套西洋鑼鼓樂隊替代,完全沒有那時候的原汁原味。大家聚在壹起的人也少了,心裏話、投機話也少了,壹個個都是匆匆忙忙,坐在壹起談論的多是找工作掙錢的話題,人情味生冷淡薄了許多。同學情,朋友情,顯然沒有先前那般親熱。
今天,當我再次走在這條熟悉並曾經多次走過的鄉間小路上,放眼田野裏那壹壟壟開得正旺的金燦燦油菜花,心情固然有幾多復雜,它雖然不乏酸楚和傷感,但轉念細想,歷史總是不斷變化發展。回眸老家今天的壹系列喜人變化,更多的則是像這些花兒壹樣燦爛。極力追尋曾經的壹切,想找回些兒時的記憶,只可惜早已往事如煙、物是人非,時光亦早已與我擦肩而過。舉目遠眺,河對岸草地上壹群嬉戲、打鬧、玩耍的孩童,那份天真與浪漫的情景,不由得在我心頭蕩漾起來,這也許算做是對我的壹絲補償和安慰吧。
葉落歸根還鄉路。今年3月10日,全國人大代表、安徽省社科院研究院錢念孫提出,繼承中國傳統的鄉賢文化,讓官員、知識分子和工商界人士“告老還鄉”,對農村發展有積極意義。對此,我亦深有此感,表示贊同。作為壹個從山村裏走出來的鄉裏娃,我雖然算不上什麽官員,也談不上是知識分子,但“退職還鄉”“葉落歸根”的理念卻是壹直深藏在心裏。因為我那年近古稀的父母還留守在老家,父母在哪裏,我的家和根就在哪裏;因為老家現在生活條件早已今非昔比;因為老家的環境,更適宜讓我們這些勞碌奔波了壹輩子,身心疲憊的遊子們,可以回到母親的懷抱裏,安心得到更好的休憩;更希望在老家美麗鄉村建設中,力所能及地發揮點晚霞的余熱。
回家的晚餐,是母親素來拿手的家常飯菜,雖不甚豐富,但味道卻很香。因為它不僅飽含著慈母的愛、還有永遠都割舍不斷、血濃於水的親情,更有排解鄉愁的濃濃厚意。
俗話說:兒不嫌母醜。老家,壹個生我養我的地方,離開她而又令我思念的地方。老家,壹個可以給予我們鄉愁和魂牽夢繞的地方。不論妳是過去的貧窮,還是今天的富有,我都會壹如既往地永遠牽掛著妳。老家,不論妳的容貌如何變化,但在我的心目中永遠都是最美麗的,我依然會深深地眷戀著妳。今生今世,永不改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