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s : 由於『鐵礦的開發』及『治鐵技術的進步』,使冶鐵手工業逐漸發展,到戰國中期以後,鐵制農具如鏟、錘、鋤等已普遍使用。鐵器的廣泛利用,使砍伐樹林、興修水利、開墾荒地和深耕細作更加方便,農業生產力因而提高
2. 農業生產獲得了怎樣的發展?
Ans :
(壹)鐵工具的廣泛使用:
由於鐵礦的開發及治鐵技術的進步,使冶鐵手工業逐漸發展,到戰國中期以後,鐵制農具如鏟、錘、鋤等已普遍使用。鐵器的廣泛利用,使砍伐樹林、興修水利、開墾荒地和深耕細作更加方便,農業生產力因而提高。
(二)水利灌溉事業的發展:
春秋戰國間各國已很註意水利的興修,有的沿河建築堤防,有的開鑿運河,興辦水利工程。在建築堤防方面,黃河、濟水等大阿旁,都築有大規模的堤防,不但可以防止水災,保護農業生產,還可以與水爭田,開辟耕地。在運河與水利工程的興築方面,春秋末年吳國曾在長江、淮河間開鑿了壹條邗溝,這是歷史上最早興建的壹條運河。戰國時代魏國的西門豹則曾「引漳水治鄴 ,而秦國的都江堰與鄭國渠等工程,也發揮了巨大的灌溉效益。魏國在戰國初期、秦國在戰區後期之所以強盛,水利灌溉事業的發達是原因之壹。
(三)牛耕的推廣和耕作技術的進步:
原本中原地區使用耒耜等腳踏耕具,耕作的人必須用手拿著耒耜的柄,腳踏著刃背,把鋒刃利入土中,向外挑撥,才能把壹塊土掘起來。這種墾耕方法用力多而效果差。自從春秋後期,發明了用牛拖犁來墾耕的方法,用力少而效果好,再加上灌溉與施肥技術的進步,使農業產量大大提高。
春秋戰國時期主要的糧食作物有稷、禾、黍、稻、麥等,除了這些農作物的產量普遍提高外,蠶桑業與絲織業亦相當發達,漆林和果樹的栽培也逐漸推廣。另外,此時出現了討論農業生產技術的著作,並將春秋戰國時期的農業科學知識予以系統化和理論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