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吉日网官网 - 傳統文化 - 春節手抄報2022年

春節手抄報2022年

春節是中國民間最隆重盛大的傳統節日,它是集祈福攘災、歡慶娛樂和飲食為壹體的民俗大節。春節歷史悠久,由上古時代歲首祈歲祭祀演變而來,在傳承發展中承載了豐厚的歷史文化底蘊。新春賀歲活動圍繞祭祝祈年為中心,以除舊布新、拜神祭祖、驅邪攘災、祈求豐年等形式展開,內容豐富多彩,熱鬧喜慶,年味濃郁,凝聚著中華文明的傳統文化精華。在春節期間,全國各地均有舉行各種賀歲活動,各地因地域文化不同而又存在著習俗內容或細節上的差異。

春節習俗?

折疊忙年

年兵匪煉末廿三或廿四日,在民間稱為"小年",是從小年起人們便開始"忙年"了。小年並非專指壹個日子,由於各地風俗,被稱為"小年"的日子也不盡相同。小年期間主要的民俗活動有掃塵、祭竈等。在清朝之前,民間傳統的小年祭竈日是臘月二十四。從清朝中後期開始,帝王家就於臘月二十三舉行祭天大典,為了"節省開支",順便把竈王爺也給拜了,因此北方地區民間百姓相效仿,多在臘月二十三過小年。南方大部分地區,仍然保持著臘月二十四過小年的老傳統。

折疊掃塵

年前忙年主要是以除舊布新為活動主題,掃塵是年前除舊布新習俗之壹。民諺稱"臘月二十四,撣塵掃房子"。年末廿三/廿四便正式地開始做迎接過年的準備。掃塵就是年終大掃除,北方稱"掃房",南方稱"掃屋"。每逢春節來臨,家家戶戶都要打掃環境,清洗各種器具,拆洗被褥窗簾,灑掃六閭庭院,撣拂塵垢蛛網,疏浚明渠暗溝。到處洋溢著歡歡喜喜搞衛生、幹幹凈凈迎新春的歡樂氣氛。

按民間的說法:因"塵"與"陳"諧音,新春掃塵有"除陳布新"的涵義。掃塵的用意是要把壹切"窮運"、"晦氣" 統統掃出門,以祈來年清吉;這壹習俗寄托著人們辟邪除災、辭舊迎新、迎祥納福的祈求與願望。

祭竈神

農歷十二月廿三或廿四日祭竈,是日入夜後要把竈臺刷幹凈,把舊的竈君取下燒掉,至除夕日早晨把新像貼上,壹送壹迎,都要擺置酒肉、糖果、甘蔗、米果等,燒香、點燭、放紙炮等。祭竈這壹民俗活動可追溯到先秦時期,但在最開始的時候祭竈的日子並不是在小年日。鄭玄註《禮記·記法》說:"(竈神)居人間,司察小過,作譴告者也。"傳說從臘月二十三,壹直到除夕,這幾天都是竈神回宮的日子。除夕當天,則要重新請竈神下降,百姓都會先貼上竈王爺的神像然後再開始準備除夕的年夜飯。據我國晉代名人周處所蘭精邀作的地方風物誌《風土記》記載:"臘月二十四日夜,祀竈,謂竈神翌日上天,白壹歲事,故先壹日祀之。"

地方習俗:江蘇蘇州鄉賢宋朝詩人範成大有《祭竈詞》傳世,生動描寫了宋時蘇州人家送竈的習俗,其詩曰:"古傳臘捆樂月二十四,竈君朝天欲言事,雲車風馬少留戀,家有杯盤豐典祀。豬頭爛熟雙魚鮮,豆沙甘松粉餌圓。男兒酌獻女兒避,酹酒燒錢竈君喜。婢子爭鬥君莫聞,貓犬觸穢君莫嗔。送君醉飽登天門,勺長勺短勿復雲,乞取利市歸來分。"據老蘇州人回憶,送竈最重要的除了"糖元寶"外,還有另外壹些供品,如竈神紙馬、竈簾、竈錠等。

春節詩詞

[宋]

王安石

《元日》

爆竹聲中壹歲除,春風送暖入屠蘇。

千門萬戶曈曈日,總把新桃換舊符。

2

[宋]

蘇軾

《守歲詩》

欲知垂歲盡,有似赴壑蛇,修鱗半已沒,去意誰能遮?況欲系其尾,雖勤知奈何!兒童強不食,相守應歡嘩。晨雞旦勿鳴,更鼓畏添過。坐久燈燼落,起看北鬥斜。明年豈無年,心事恐蹉跎。努力盡今夕,少年猶可誇。

3

[唐]

崔塗

《除夜有懷》

迢遞三巴路,羈危萬裏身。

亂山殘雪夜,孤燭異鄉春。

展開全文

4

[唐]

劉長卿

《新年作》

鄉心新歲切,天畔獨潸然。

老至居人下,春歸在客先。

展開全文

5

[宋]

秦觀

《阮郎歸·湘天風雨破寒初》

湘天風雨破寒初。深沈庭院虛。麗譙吹罷小單於。迢迢清夜徂。

鄉夢斷,旋魂孤。崢嶸歲又除。衡陽猶有雁傳書。郴陽和雁無。

6

[唐]

孟浩然

《田家元日》

昨夜鬥回北,今朝歲起東。

我年已強仕,無祿尚憂農。

展開全文

7

[唐]

孟浩然

《歲除夜會樂城張少府宅》

疇昔通家好,相知無間然。

續明催畫燭,守歲接長筵。

展開全文

8

[唐]

李世民

《元日》

高軒曖春色,邃閣媚朝光。彤庭飛彩旆,翠幌曜明珰。

恭己臨四極,垂衣馭八荒。霜戟列丹陛,絲竹韻長廊。

展開全文

9

[唐]

趙彥昭

《奉和元日賜群臣柏葉應制》

器乏雕梁器,材非構廈材。但將千歲葉,常奉萬年杯。

10

[唐]

史青

《應詔賦得除夜(壹作王諲詩)》

今歲今宵盡,明年明日催。寒隨壹夜去,春逐五更來。

氣色空中改,容顏暗裏回。風光人不覺,已著後園梅。

  • 上一篇:日照莒縣的結婚習俗
  • 下一篇:暖氣片是老式的不好看,如何裝飾可以既經濟又美觀?
  • copyright 2024吉日网官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