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餃子
北京俗諺:“好吃不過餃子”,廣受普通百姓的歡迎。餃子,又稱“水餃”,因為形態微扁,在有些地方又被叫作“扁食”。多用皮包餡,通過水煮或煎、炸、蒸等方法加工成熟。餃子起源於南北朝時期,是壹種歷史悠久的民間吃食。每逢新春佳節,餃子就更是不可缺少的美味佳肴。
2春餅
古代立春日所食之面餅,烙得很薄,又稱薄餅。與數種生菜同食,則號為春盤。每年立春日,北京人都要吃春餅,名曰“咬春”。江南也有春餅,但做法不同於北方。
3元宵
正月十五北方吃元宵,南方吃湯圓。元宵在宋代時就很流行,最早叫“ 浮元子”,後稱“元宵”,生意人還美其名曰“元寶”。通常是以白糖、玫瑰、芝麻、豆沙、黃桂、核桃仁、果仁、棗泥等原料為餡,用糯米粉包裹成圓形。可葷可素,風味各異。可湯煮、油炸、蒸食,有團團圓圓、生活美滿之意。
4年糕
年糕多是以糯米(江米)或糯米粉為原料,添加不同的輔料制成的節令食品。過年吃年糕的傳統習俗,從周代就開始了。年糕有黃、白兩色,象征金銀。既寄寓了五谷豐登、生活富足的美好願望,又取“年高”的長壽之意。如今的年糕已經發展成色彩豐富、形狀各異的新年美食。
5元寶湯
元寶湯即餛飩,因其形似元寶,故稱“元寶湯”。吃餛飩寓意招財進寶,象征財源如湯水滾滾而來。壹般或以豬肉、菠菜、青韭為餡,或以羊肉、白菜為餡。北方在正月初二祭財神,這天中午要喝元寶湯。
6糖瓜
糖瓜是壹種用黃米和麥芽熬制成的粘性很大的糖。冬天把它放在屋外,因為天氣嚴寒,糖瓜凝固得十分堅實,且糖內形成了壹些微小的氣泡,吃起來脆甜香酥,別有風味。民間每年臘月二十三講究吃糖瓜。
7屠蘇酒
據說是我國漢末名醫華佗創制。由大黃、白術、桂枝、防風、花椒、烏頭、苃等中藥入酒中浸制而成,具有益氣溫陽、祛風散寒、避除疫癧之邪的功效。後由唐代名醫孫思邈將其流傳開來。屠蘇,意為屠絕鬼氣,蘇醒人魂。飲屠蘇酒也是過年的壹種風俗。據說於正月初壹早上喝此酒,可保壹年不生病。
8二米子飯
在中國北方,有的人家要供壹盆飯,年前燒好,要供過年,叫做“隔年飯”,意思是年年有剩飯,壹年到頭吃不完。這盆飯通常用大米、小米混合做成,俗話叫“二米子飯”,又叫“金銀飯”。
9七寶羹
舊俗,農歷正月初七日要采七種菜蔬拌和米粉作羹,稱“七寶羹”。由於各地物產不同,“七寶羹”所用的果菜不同,取意也有差別。壹般常見果菜包括芥菜、芥藍、韭菜、春菜、芹菜、蒜、厚瓣菜等。
10五果湯
五果湯是在廣東省潮汕地區尤其陸豐市東海鎮人們最愛的傳統宵夜之壹。春節時常用來招待客人。由薏米、芡實、桂圓肉、蓮子和小豆煮成,有的不用蓮子,加柿餅煮時加入白糖,清潤可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