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為什麽把孝叫作道,把孝叫做教,把孝叫做智?
他們是不是都是相通的?
道
中國人壹直保持著陰陽具足的中道思想,既要有先天道的思想,也要有後天人的思想,這就是中道,是人道。三界裏六道眾生,上有天道,下有地道,人居中道。所以,人若能守中道,便是遵守了天道、順應了地道。孝,上連無形之天,下接有形之地,故為中道之首。故有“百善孝為先”之訓。
教
所以說孝道行好了,人道才能圓滿,所謂“忠孝立人倫”。聖人傳教,就是傳孝,傳中道思想。離孝無教,教育的教,字義就是孝,孝以文承就是教。
智
而孝為什麽是智呢?有了孝,處理問題才能找到事物的根源,知白守黑,因此又叫智。
從理論上來講,孝道符合大道規律:1壹個是陰陽互根規律2第二個是因果規律3第三個是位序規律孝道符合大道規律?
陰陽互根規律:
什麽是陰陽互根規律?陰和陽互為根源,互為因果?,壹方的存在以另壹方的存在為前提、為條件。陰陽同時產生同時消亡。
《陰陽互根》(大樹)這棵樹的根與苗就是陰陽互根,根如果粗壯的話,樹葉是不是也壹定繁茂呀?反之,苗好根就好!陰陽互根,就是要求我們在處理問題時,要找到另壹面的根源,老子叫“知白守黑”。
對我們人來講:三維空間是可知可見的,叫白;那麽三維空間以外的我們不知、不可見,叫黑。如果這樣的話,我們就想:三維時空裏很多棘手的問題,對多維空間的生命來說都不是事。比方說汽車要撞妳了,在三維空間根本就無能為力,但多維空間裏的祖先卻能輕而易舉地解決,是不是?所以,知白守黑就得“祭祀不輟”,與多維空間的先祖保持壹個整體,永不分開。孝道的這種作用,按照老百姓的迷信說法,就是得到神或者祖宗的保佑了。對多維空間無形的先祖:他們的根卻在我們三維空間,陽也是陰的根。妳們記得《封神演義》裏的哪咤吧,哪咤因為跟龍王太子打架,殺了太子,龍王不饒他,逼他自殺了,之後他的魂就飄到他師父那裏去了,他師父在蓮花上給他重塑金身,是不是有這回事啊?他師父為了提高他的功能功力,反而讓他到陽間,到三維空間獲取能量。對不對?因為陰陽互根,多維空間不能做到的,三維空間卻很容易,三維空間的人稍微抽時間祭拜壹下,他們就會獲得能量。所以,哪咤托夢給他媽,給他造行宮:他幫世間人治病,世間人祭拜他,香火供養他,他才能夠獲得能量,圓滿重生。
所以妳們要明白,這個時空,為什麽會有這麽多的“仙家”來附體,目的還不是為了接受世人香火?這是它們快速修行成就的方法。那我們陽間有沒有快速修行的方法呀?明白了陰陽互根,我們就明白了能量的通道。對先祖的祭祀,對仙師的供養,他們在另壹個空間稍微對妳關照壹下,妳是不是就會受益無窮呀?
所以我們說,行孝可以溝通陰陽。香火,可以溝通神靈,可以溝通天地。我們可以大膽地說,從古至今,沒有壹個不孝的人能夠修成仙、佛。奉勸那些所謂“修行人”,在這個離根背祖的時空,如果不恢復孝道,卻妄想超脫,鬼神都討厭他!那還修什麽?人道不圓,難修天道,這是陰陽互根的原理。孝符合此道,因此我們叫孝道。
孝道符合大道規律?
因果規律:
因果關系不是佛學獨有的內容,馬克思哲學也講因果關系,老子《道德經》也講到了因果規律。萬事萬物有因就有果,孝道也符合因果規律,老是因,子是果;根是因,苗是果。所謂“吃水不忘打井人”,對祖根的恭敬和感恩就是孝。
行孝道就是感恩
祭祀先祖必須心懷感恩的心態、敬畏的心態,否則都是形式,沒有意義,不起任何作用。
為什麽要感恩?
先祖,父母,天地,生養了我們,沒有他們哪有我們。是不是啊?沒有聖賢,沒有恩師,沒有師長,哪有我們的學業?嚴重的,甚至就沒有我們的慧命。
所以,感恩是道,是行因果之道。比方說,父母生我們、養我們,我們孝敬父母是不是報恩啊,這就是因果之道。天地之間壹切都是公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