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吉日网官网 - 傳統文化 - 有哪些與月亮有關的民間風俗

有哪些與月亮有關的民間風俗

1、中秋節

農歷八月十五日是我國傳統的中秋節,也是我國僅次於春節的第二大傳統節日。八月十五恰在秋季的中間,故謂之中秋節。我國古歷法把處在秋季中間的八月,稱謂“仲秋”,所以中秋節又叫“仲秋節”。

中秋之夜,月色皎潔,古人把圓月視為團圓的象征,因此,又稱八月十五為“團圓節”。古往今來,人們常用“月圓、月缺”來形容“悲歡離合”,客居他鄉的遊子,更是以月來寄托深情。

唐代詩人李白的“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杜甫的“露從今夜白,月是故鄉明”,宋代王安石的“春風又綠江南岸,明月何時照我還”等詩句,都是千古絕唱。

2、祭月賞月

中秋節是個古老的節日,祭月賞月是節日的重要習俗。古代帝王有春天祭日,秋天祭月的社制,民家也有中秋祭月之風,到了後來賞月重於祭月,嚴肅的祭祀變成了輕松的歡娛。中秋賞月的風俗在唐代極盛,許多詩人的名篇中都有詠月的詩句,宋代、明代、清代宮廷和民間的拜月賞月活動更具規模。

我國各地至今遺存著許多“拜月壇”、“拜月亭”、“望月樓”的古跡。北京的“月壇”就是明嘉靖年間為皇家祭月修造的。每當中秋月亮升起,於露天設案,將月餅、石榴、棗子等瓜果供於桌案上,拜月後,全家人圍桌而坐,邊吃邊談,***賞明月。

現今,祭月拜月活動已被規模盛大、多彩多姿的群眾賞月遊樂活動所替代。

擴展資料

踩月亮。

在威寧彜族回族自治縣的苗族男女青年中,流傳著壹種傳統的戀愛方式——踩月亮。這裏的踩月亮與黔東南的“遊方”大同小異。?

踩月亮就是每當清風明月時,小夥子們拿著蘆笙或木葉便走出家門,三三兩兩地來到山坡或高地上,趁著皎潔的月光,吹起動聽的蘆笙、木葉。優美動聽的樂曲呼喚著寨內的姑娘出來賞月,頗有點“月上柳梢頭,人約黃昏後”的味道。

小夥子的蘆笙或木葉吹過三遍之後,仍不見姑娘的面,就說明姑娘已有對象或不喜歡這位小夥子,小夥子也不必再吹,若在吹則被認為不禮貌。樂曲如呼喚來的姑娘,二人可通過對歌交談。

百度百科——月文化

百度百科——踩月亮

?

  • 上一篇:新手小白如何做自媒體
  • 下一篇:歐洲音樂的概述
  • copyright 2024吉日网官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