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吉日网官网 - 傳統文化 - 有哪些關於古典音樂鑒賞的好書?

有哪些關於古典音樂鑒賞的好書?

如果想通過閱讀學習古典音樂鑒賞,首先選擇壹本入門指南或概述性書籍,以了解古典音樂的歷史、作曲家和作品。接著選擇壹些作曲家傳記,深入了解他們的生平和音樂風格。此外,也可以讀壹些關於音樂欣賞和古典音樂歷史的書籍。關於古典樂主題進行的文學創作也是不錯的選擇,人物的命運與古典樂互相交織,通過閱讀可以更真切地感受古典樂的魅力!

阿虎推薦幾本書,都是非常適合用來提高古典樂鑒賞能力的!

1.《樂之邊園:格倫·古爾德文集》?

喜歡巴赫的應該都知道古爾德,我第壹次聽《哥德堡變奏曲》就是古爾德演奏的。印象中他很瘦,聳著肩膀彈琴,離遠看像霍金。這本古爾德文集,編選了他最富代表性的文章,按音樂、表演、媒體等主題分輯。本書裝幀也非常酷,黑布精裝,薄荷綠函套,光柵工藝讓妳在不同觀看角度看到不同的古爾德。

閱讀體驗讀了這本書我這才知道,古爾德不僅是音樂天才,還寫了大量文章。他文風古靈精怪,思考不拘壹格,無論是關於貝多芬、莫紮特、理查·施特勞斯的評論,還是對於馬勒、勛伯格創作的理解,他機智幽默的表達中,都充滿了真知灼見。古典樂的理解並不局限於音樂,看看名家的觀點可以跳出音樂更好地感受古典樂的魅力!

2.《不可重復的瞬間:古典音樂聆聽巡禮》,賀秋帆?

作者賀秋帆是樂評人和影評人,本書是他有關西方古典音樂的賞析文章結集。書中談及的音樂家包括裏赫特、巴雷爾、伊古姆諾夫、霍夫曼、梅紐因、富尼埃、馬塔契奇、門格爾貝格等,遍及俄羅斯、波蘭、法國、德國、意大利、捷克、荷蘭等音樂家群體或流派,其中不乏國內鮮有推介的名家。作者結合音樂家生平介紹其風格特色、重要作品,以及其在相關音樂流派傳承中的地位作用。另外,本書也能區分門外漢和深度愛好者,因為作者著重評析比較諸唱片版本,而很多人對唱片版本沒什麽概念。不論如何,這都為喜愛古典音樂的朋友提供了壹份豐富的音樂指南。

閱讀感受這本書是剛入門古典樂時候讀的,剛入門時候海量信息不知道從何開始了解,這本書剛好做了壹個領路人。介紹非常全面,可以對古典樂建立基本的認知,同時也懂得如何欣賞,是非常推薦入門的壹本!

3.《西方文明中的音樂》,保羅·亨利·朗?

以西方文明為舞臺,展示了音樂藝術從古希臘至20世紀初扮演的戲劇性角色。作者將音樂置於廣闊的“大文化”背景中,用獨特的詮釋性批評和富於感召力的文字表述,考察了音樂如何參與、改變和塑造西方文化面貌的歷程。如果覺得上壹本的內容有些零散,想要更系統,可以先啃這本,但部頭過大,要計劃著才能讀完。

閱讀感受四平八穩的編排,仿佛是壹本教材,豆瓣超高的評分也可以體現出這本書非常值得壹讀。古典音樂跟西方文明是伴生關系,就像盛唐的詩歌跟晚唐風格全然不同壹樣,如果把古典樂的發展放在西方文明發展的視野下,可以更好地讀懂每種曲風背後的時代內涵。

4.《復調:巴赫與生命之慟》?

關於巴赫和《哥德堡變奏曲》的壹本虛構文學,壹本有關巴赫母親離世的書。 《復調》的副題是“巴赫與生命之慟”,作者菲利普·肯尼科特(Philip Kennicott)由母親因病離世落筆,溯流而上回憶,談童年,談音樂,談少時與母親相處的糾葛與困惑,也談生命與死亡的終極追問。新書中,這位古典音樂評論家、普立茲獎得主的用筆無意追求華美繽紛,而是盡可能地素樸簡潔卻又每每直指人心,如同我們對巴赫平均律和變奏曲的慣常印象。書名“復調”壹語雙關,既是對著名巴洛克作曲家巴赫音樂風格與特色的摹寫,亦是對書中雙線並行敘事脈絡的絕佳概括:講音樂,更對人生。

閱讀感受古典樂至於中國人總覺得有些遙遠,但是如果換壹個視角來欣賞,古典樂同樣可以與生活緊密貼合。這就是這本書帶給我的最大感受。古典樂篇幅要比流行樂長很多,因此可以容納更多的情緒與情感,在這本書裏就是從壹首曲目聽到主人公的壹生,非常動人的故事。

  • 上一篇:春節聚會的小遊戲
  • 下一篇:來自新疆的非遺技藝,從羊毛變成哈薩克族花氈需要幾步?
  • copyright 2024吉日网官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