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宋元南戲活化石之稱的是莆仙戲。
莆仙戲,是在古代“百戲”的基礎上發展形成的。莆仙戲源於唐、成於宋、盛於明清、閃光於現代,流行於古稱興化的莆田、仙遊二縣及閩中、閩南的興化方言地區,現仍保留不少宋元南戲音樂元素,被譽為“宋元南戲的活化石”。
莆仙戲表演古樸優雅,不少動作深受木偶戲影響,富有獨特的藝術風格;其唱腔豐富,綜合了莆仙的民間歌謠俚曲、十音八樂、佛曲法曲、宋元詞曲和大曲歌舞的藝術特點,用方言演唱,具有濃厚的地方色彩。2006年5月20日,莆仙戲經中華人民***和國國務院批準列入第壹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遺產編號為Ⅳ-3。
莆仙戲的藝術形態
1、唱腔
莆仙戲的聲腔主要是“興化腔”,它綜合溶化莆仙民間歌謠俚曲、十音八樂、佛曲法曲、宋元詞曲和大曲歌舞而形成,用方言演唱,是壹種具有濃厚地方色彩和風味的聲腔。
2、樂器
莆仙戲樂器早期很簡單,也像宋元南戲壹樣只有鑼、鼓、笛。鼓用大鼓,鑼稱沙鑼。鑼鼓是節制舞臺表演的,鑼鼓經有300多種,規矩嚴格。笛稱笛管,有蘆笛和梅花兩種。蘆笛亦稱頭管,傳自古代篳篥,是莆仙戲獨特的吹奏樂器;梅花,壹名嗩吶,也是莆仙戲的主要樂器。
3、表演
在莆仙戲的表演體系中,有壹些具有鮮明地方色彩的程序動作,如牽步蛇、雀鳥跳、掃地裙、摸田螺、七下溜等,還有壹些動作遺留著傀儡戲表演的痕跡。
以上內容參考百度百科-莆仙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