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龍三年(709)初,韋巨源拜左仆射,李顯大喇喇的下榻韋府,韋巨源殫精竭慮置辦了壹席盛筵,並且挺少女心的把這次的菜譜錄入日記,這份《燒尾食單》歷代輾轉,流傳至今,北宋人陶谷將其中代表性的飲食摘錄進《清異錄》,括號內是古註疏:
巨勝奴 (酥蜜寒具):用蜂蜜、酥油和面,加黑芝麻的炸制點心,蜜制饊子或芝麻酥蜜麻花。韋府的面點師傅提前以老面發好面團,備下最純最好的蜂蜜、濃稠的糖漿、新鮮的酥油、芝麻,掐算好皇上駕臨開飯的時間開始工作。據說出色的寒具之松脆爽口,大嚼的聲響“驚動十裏人”。
婆羅門清高面 (籠蒸):印度傳入的面食,壹說是蒸面,壹說千層糕,壹說是某種饅頭。
貴妃紅 (加味紅酥):多種口味的紅色酥性點心。
漢宮棋 (二錢能印花煮):錢幣大小、棋子狀的印花煮制面點。腦補現在的寶寶輔食面片
長生粥 (進料):稀有進貢食材,熬制成符合中國人飲食習慣的粥
甜雪 (蜜爁太例面):加入蜂蜜烙炙成松脆的甜餅,口感如雪,入口即化
單籠金乳酥 (是餅,但用獨隔通籠,欲氣隔):純乳蒸就,每塊占壹只籠屜,色作金黃。元代飲膳太醫忽思慧的《飲膳正要》裏也介紹了乳餅,做法是牛乳煮沸,點醋,像做豆腐壹樣,使牛乳漸漸凝固,瀝幹水分,以帛裹,壓實。今雲南也有乳餅,也是金黃色。
曼陀樣夾餅 (公廳爐):曼陀羅花形狀的夾心烤餅
通花軟牛腸 (胎用羊羔髓):羊羔大骨的鮮嫩骨髓,拌入其他佐料、輔料,塞進牛腸烹熟,筋道而滿口濃香
光明蝦炙 (生蝦可用):烤大蝦,要求品相明亮剔透
白龍臛 (治鱖肉):鱖魚肉羹
羊皮花絲 (長及尺):以極細的刀工將羊肚(百葉)切成尺長細絲
雪嬰兒 (治蛙莢豆貼):青蛙去皮剔骨,粘裹精研細磨的豆粉煎到雪白粉嫩,如同嬰兒
仙人臠 (乳瀹雞):鮮奶燉雞塊,或以為用得是人奶。在那些缺乏佐料的時代,食材更容易保持素面朝天的渾樸本味,這道乳燉雞……好吧,當真不放佐料的話,想想那股味還是想吐。
小天酥 (雞鹿糝拌分裝):雞肉鹿肉末粥,既然叫酥,可能熬粥時也加奶。今天山東南部也有叫“糝”的地方小吃。
箸頭春 (炙活鶉子):筷子頭大小的煎或烤鵪鶉肉丁
過門香 (薄治群物入沸油烹):“薄”字取少、“群”字取多,各種精選食材,每種取少許,入沸油煎炸,其香氣之郁,破門而出
七返膏 (七卷作圓花,恐是糕子):圓形花式糕點,制作時七次折卷。要麽是卷式的,要麽是千層糕式的,陶谷也只能揣測“恐怕是糕點”。
金鈴炙 (酥攪印脂取真):雞蛋和以酥油炸成金鈴形狀的點心
禦皇王母飯 (偏縷印脂蓋飯面,裝雜味):偏縷是肉絲,印脂是雞蛋,類似於今煲仔飯。
生進二十四氣餛飩 (花形餡料各異***二十四種生進):取二十四節氣,花形、餡料各異的二十四種餛飩。二十四色,二十四味,只這壹道菜就要庖廚費盡心思。
鴨花湯餅 (廚典入內下湯):面揉搓到拇指粗細,二寸壹斷,以手法迅速做成薄片下鍋。這門食物的制法利落,別具觀賞性,因此特意使庖廚登堂表演,現做現嘗。
同心生結脯 (先結後風幹):又是考校刀工的花式,生肉片成長索,打同心結,風幹成肉脯。
見風消(油浴餅) :見風消是壹種可以入藥的植物,這裏取的是見風消的形、或形容餅酥脆到風壹吹就化掉實在難說的很。《遵生八鑒》介紹了壹種“風消餅”,原材料是糯米粉、蜂蜜、酒醅和白糖。
金銀夾花 (平截剔蟹細碎卷):蟹黃蟹肉卷。
火焰盞口? (上言花,下言體):“?”,就是現在的煎堆/麻球。
冷蟾兒羹 (冷蛤蜊):蛤蜊羹。唐文宗吃蛤蜊時,碰到壹只緊緊閉合、死活打不開。平時皇帝們吃蛤蜊,禦廚精挑細選,哪敢把打不開的盛上。於是唐文宗極為震驚,以九五之尊,居然拿壹只死了的貝類沒辦法,覺得必定是天兆,於是焚香祝禱(神經病吧)。蛤蜊乃開,蚌肉赫然似觀音貌,文宗以鑲金檀香盒盛著,恭謹送往興善寺供奉,並令天下寺廟佇立觀音大士像(《能改齋漫錄》)。寺廟裏何時開始塑觀音像沒考證過,應當是戲說,不過可知蛤蜊是當時禦饌常見食材。
唐安餤 (關花):唐安縣特產的小吃。
水晶龍鳳糕 (棗米蒸破見花,乃進):糯米粉棗糕。用當年新產的糯米,經過浸泡、研磨、搡搗,分子重新組合,口感也得到改善。這道水晶龍鳳糕,要上屜蒸到糕體破裂成花才夠火候。
雙拌方破餅 (餅料花角):兩種原料摻混制成的花形餅食。
玉露團 (雕酥):奶酥雕花的點心。
天花饆饠 (九煉香):野生天花蕈向來被奉為珍饈,味道原已奇鮮,加上九制九煉,恍若不似人間煙火。饆饠是唐代流行的食品,或說類似披薩。甘露之變中,負責誘捕仇士良的左金吾大將韓約就做得壹手清新甜美的櫻桃饆饠,能保櫻桃色澤如新。只是這廝下得廚房,卻上不得戰場,仇士良積威之下,韓約在仲冬時節嚇得臉色蒼白滿頭大汗,被仇士良識破伏兵,唐文宗中興除閹之策夭折,韓約也被宦官斬首。仇士良府上也有壹道美味,喚作「赤明香」,不知是果脯還是肉脯,言「輕薄、甘香、殷紅、浮脆,後世莫及」。
八方寒食 (用木範):用模子印制的多邊形糕點。
素蒸音聲部 (面蒸象蓬萊仙人,凡七十字):音聲部就是樂師,素蒸,將果蔬雕成樂師傭,上鍋蒸熟——能吃的手辦。
賜緋含香 (粽子蜜淋):裹著特殊香料餡兒的紅色粽子,吃時以蜂蜜澆淋。後蜀孟昶宮裏有壹味「賜緋羊」,又叫「酒骨糟」,紅曲煮熟的羊肉緊緊卷起,用重物鎮壓,放入酒裏腌到羊骨頭都滲飽了濃濃酒香,切成如紙薄片。中國人用酒糟加工食物,最早可以追溯到先秦,在酒糟作用下,腥氣轉換成醉人的異香,所有食材都酩酊了。水產、禽類、畜類,無不可為,“入口之物,皆可糟之”,從醉蟹醉蝦,到糟雞糟肉,今天的糟味仍然保持著迷人風韻,在傳承中進化。
金栗 (平槌魚子):魚子打成泥,做成栗子大小,烹調成品色澤金黃,估計又是烤或者煎出來的,魚子入油煎熟時的那股濃香……已經把持不住了啊
鳳凰胎 (雜治魚白):魚白是魚的精巢,既然叫“雜治”,這道菜就不止魚白。如今客家菜有壹味“鳳凰投胎”,是雞包進豬肚,塞入各種調料煲兩小時,撈出斬塊再煮片刻。
逡巡醬魚 (羊體):塗抹醬的魚放進烤羊裏。還有壹種斷句,逡巡醬(魚羊體),那就是魚肉羊肉打成泥,調和成的壹道肉醬。
乳釀魚 (完進):乳酪塞進整魚。“釀”是將材料塞進主料的烹法,比如釀豆腐、釀茄子。
丁子香淋膾 (臘別):臘別,壹說“醋別”。臘講成腌肉,醋解釋成蘸醋吃。魚幹或肉脯淋丁香油,腦補壹下蘸醋吃仿佛也挺好吃的。
蔥醋雞 (入籠):《朝野僉載》有武則天面首張易之用鐵籠烤活鴨活鵝吃的記載,如今多見於各類古代飲食獵奇篇中:「易之為大鐵籠,置鵝鴨於其內,當中取起炭火,銅盆貯五味汁,鵝鴨繞火走,渴即飲汁,火炙痛即回,表裏皆熟,毛落盡,肉赤烘烘乃死。」李顯好不好這口不清楚,“入籠”二字註解,讓人想起李顯後爹的殘忍創意。
吳興連帶鲊 (不發缸):吳興,今浙江湖州,當地做得鲊名噪數百年,王羲之就有《吳興鲊帖》傳世,紹承至唐,依舊作為貢品進獻。鲊在日本演化為壽司,今天仍然能看出二者的聯系:中國的鲊原指鹽或曲腌制的魚類肉類,拌米粉、面粉,切碎而食——「以鹽米釀之加葅,熟而食之也」(《釋名·卷二》漢·劉熙)。受民族飲食習慣差異影響,壽司以米粒取代了鲊的米粉。中國古代做鲊,強調的是腌制和發酵,賣相大概不會有今天壽司漂亮。腌漬和發酵延長了食物貯存期,同時賦予了食物特殊風味。《漢書》說漢昭帝釣到過壹條三丈長的蛟,就讓禦廚做成鲊。宋代吃鲊之風盛行,宰相蔡京被抄家,有三間大屋屯滿瓦罐,裏面裝的全是黃雀鲊,嗜吃這種東西簡直到了變態地步。相比起來,本朝官員屯紙幣、屯煙屯酒,貪都貪的毫無創見。今四川、貴州仍有吃鲊習慣,“侗不離酸,瑤不離鲊”。少數民族文化更替較緩,得以更有效完整保留著傳統文化遺產。瑤族鲊種類齊備,肉、蛙、魚、鳥皆能做鲊,方法是:炒熟的糯稻米研磨成粉,將肉、魚等與米粉混合,加入鹽、米酒保鮮提味,裝壇密封,壇口朝下,醞釀壹年後,美味端上餐桌。方法頗類古人,即使當年漢唐做法有異,大體也不會出入太大。此處“不發缸”,當是不開啟封缸,上菜時直接連缸呈上。
西江料 (蒸彘肩屑):西江,是我國第三大水系珠江的幹流。在西江流域,棲息著壹種美味食材——豬,將這種豬逮住殺了,取其蹄髈肉剁泥,制成肉丸,蒸。
分裝蒸臘熊 (存白):冬眠中的熊會在背部囤積脂肪,稱熊白,夏天捕殺的熊就得不到這層厚脂。為長期貯存,將熊白腌制熏烤,取食時蒸熟。
紅羊枝杖 (蹄上載壹羊,得四事):烤全羊。
升平炙 (治羊鹿舌拌三百數):烤羊舌和烤鹿舌三百條。農耕時代,有幾朝律例明文規定殺牛違法,宋以前的史料記載中,吃鹿比吃牛似乎更普遍些。
八仙盤 (剔鵝作八副):全鵝剔骨後分裝八份的拼盤。
卯羹 (純兔):卯就是兔,兔肉湯。
清涼臛 (碎封貍肉夾脂):果子貍肉的肉羹,放冷凝成的肉凍。今天果子貍常常被用來紅燒。
暖寒花釀驢 (蒸耿爛):紹興花雕酒蒸驢肉,要求時辰長,將肉蒸爛。韋巨源遷左仆射是當年春季,李顯下榻韋府時大概正值乍暖還寒時候,這道菜有驅寒暖身之功。
水煉犢 (炙盡火力):清燉小牛犢,講究火候使足。
五生盤 (羊、豕、牛、熊、鹿並細治):取羊、豬、牛、熊、鹿生肉切片的花色拼盤。
格食 (羊肉腸臟纏豆莢):全羊切碎糊豆粉煎烤。格,或引《呂氏春秋·過理》的“肉圃為格”,就是炮烙之刑。
纏花雲夢肉 (卷鎮):卷鎮,是壹門傳承千年的肉食制作技法。香濡筋道的肉皮,包卷著各色葷素食材。重物壓制成型,切薄片上桌,以雲夢形容肉紋理盤曲狀。肘花是今天最常見的卷鎮菜代表,前文後蜀宮廷秘制「賜緋羊」也屬於卷鎮菜。
紅羅饤 (膋liao血):脂塊和血塊的拼盤,吃法不明。
遍地錦裝 (鱉,羊脂鴨卵副脂):羊油、鴨蛋黃燒甲魚。
湯浴繡丸 (肉糜治隱卵花):肉糜打入雞蛋,做成丸子,澆汁。
以上凡五十七例菜式,只是《燒尾食單》壹部分。
大多名稱古僻,全無說明,後人註解也就未必準確,今天鬥膽考略,或許訛誤更多。比如“冷蟾兒羹”,只能得知主要食材是蛤蜊,輔料有什麽,以及制作工藝完全不述。現代人也做蛤蜊湯,而且做法非止壹種,與前人做法有什麽不同,那就難說的很。
很多赫然出彩的食物名字,壹旦解釋過,有不過爾爾之感,食材也未必獵奇。有些如今已是常見餐桌家常飲食。也或者後人的還原謬以千裏、管窺蠡測,根本不足以重現真正燒尾食單背後繁復的工藝和考究的用料。加上改朝換代,烹飪技藝失傳和翻新,後人只能依照當前的廚藝和食物推想,因此郢書燕說,恐怕緣木求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