柔道誕生於日本,為日本人民所喜愛。它在日本開展得極其廣泛,因此日本素有“柔道之國”的稱號。柔道是日本武術中特有的壹科,是由柔術演變發展而來的。它具有悠久的歷史,從日本戰國時期到德川時代(公元十五世紀壹十六世紀)。壹直把柔道稱為柔術或體術。現在所用的柔道這個壹名詞,是由“日本傳講道館柔道”簡化而來的。
柔道的歷史非常古老要了解它的起源是件復雜的事。在柔道各流派的著作中。有各種各樣的說法。壹種傳說是:在垂仁天皇時期(公元前29年即位,野見宿彌和當麻蹴速二人進行了壹次有名的格鬥。他們的格鬥是用搏擊和角力相結合的方法進行的。此後,壹些人吸取了其中角力的技術,發展成為現在的相撲運動;另壹些人總結了格鬥中搏擊方面的經驗,發展成為柔術,進而演變成為柔道這種體育運動形式。另壹種說法是:柔術起源於我國唐代拳術,是徒手形式的柔法、和法、體術、捕手、小具足、拳法等打、踢、摔、拿競技項目的總稱。到了明朝末年,曾在少林寺學過武術的陳元斌於十七世紀上半葉東渡日本,在江戶城南國正寺,傳授中國武術,致使柔術在日本廣泛開展起來,從此流派也日益繁多。
在柔術的流派中,據記載,最早的流派是天文元年(1532年)六月創始的竹內流派;接著在豐臣末期(約1590年)興起了荒木流派;德川家光時代(1623年)以後,又出現了夢想流派、制剛流派、吉同流派、直心流派、良移心當流派、天神真楊流派、起倒流派、涉川流派等。蘊釀時期(939~1466)
日本國從公元939年平將門的反叛開始。再經1056年阿倍賴的叛亂及1086年清原武士的叛亂,壹直到1192年鐮倉政府成立。在此時期是日本國的封建時期,也是封建武人的政治開始,日本武士道隨著封建武人的政治完成,因而開始孕育發達了起來。日本武士道就是在這種以戰爭為職業的武士社會裏、發展出來的特殊實踐道德,到了鐮倉政府時代,他的實行德目方面,已經有了大體的確定。其德目道德、信仰,都是武士們從實際戰爭中磨練出來的,並不是很高深理論。其主要的精神德目有;忠孝、武勇、信義、名譽、禮儀、質樸、廉潔等七項。這也是後來柔道的創立所依循的精神所在。根據史學上的記述,此期我國儒家思想已介入日本的社會,基於歷史文化的交流作用,不免有或多或少的影響力量,因此這些信條基本上幾乎與我國儒家思想接近。
柔道運動的精神觀念根基,即取自武士道精神優點,所延續過來而加以發展。所以柔道訓練非常講究,修身的生活行為教育,養身重於養術的道德觀念,就像禮節的表現,道場坐位的區分,輩份上下秩序的畫分等,皆充分表現出秩序、規律、法則、倫理道德,以及生活規律之教育,柔道的演化過程,在蘊釀時期屬日本國的封建時期,在封建體度的模式下,其規範、法則較易孕育而生,因此在此期的發展主要是奠定武士道的生活精神。
拓荒時期(1467~1637)
到了公元1467年應仁之亂,日本國從此以後天下大亂,開始進入了所謂“戰國時代”,由於戰爭亂象促使柔術“體”,自然而然隨著混亂形成自衛需求,產生了各自為陣各個不壹的流派。也因在這種戰亂時代,為了要求達到勝利,因此在道德行為是最容易淪喪的環境,此時的武術也就只重於勝利。
此時期的武術稱“體術”,後來改稱為“柔”,或稱“柔術”,這時的柔道雖然尚未定名成立,但已有了柔術之武術,只是尚未較有系統組織代表,從“古事記”的“比力”與“日本書記”中,均記載了野見宿彌以“捔力”殺了當麻蹴速的故事,顯示柔術與相撲存在的實情,證明此時已有柔術的存在,柔道是後來才由柔術提升而定名的,而柔術的更早期則稱為體術。
關於柔術流派的起源,乃有不同的說法;其壹為平安時代受獎勵在宮中舉行節會的相撲,逐漸形成具有儀式,娛樂性的競技比賽,進而由江戶時代的勸進相撲,發展為近代相撲。其二為自平安朝末期至源平戰國時代,各國短兵相接的戰事頻繁,武士上戰場殺敵勢必有必備的技術與體力,於是在平時便展開實戰性,格鬥技術的研究與練習,進而形成有體系的組織,此為柔術流派的形成。
有關各流派最早的記錄,首見於1532年(天文元年)竹內中務大夫久盛創始的竹內派,到了德川初期,又出現荒木派、三浦流、夢想派、磯貝流、制剛派、關口新心派、福野流,到幕府末期更萌生涉川派、起倒流、楊心派、扳心派、天神真楊派,諸多流派中,其中三浦流、磯貝流、福野流三派即為陳元斌之門徒。
柔道的拓荒時期,在此期,屬日本國的戰國時代,因此格鬥技自然而然形成各自為陣的局面,各個區域均各自發展創造,造就各流派的產生,柔道的成長演進,也再此壹時期由“體術”演進為“柔”。
紮根時期(1638~1877)
公元1638年陳氏(陳元赟)在日本江戶(今之東京)麻布“鎮國寺”,公開傳授中國傳統武術(包括中國摔角、擒拿、拳術),日本人稱為“柔術”,當時日本的戰鬥技術受中國武術所影響,因此開始起了全盤的變化,使原本以體術之稱的格鬥武術,改以“柔術”稱之。
陳元赟號既白,浙江杭州人,生於(1587~1672)年,即明萬歷15年~康熙11年間,原在福建少林寺學藝,擅常少林拳術,亦精通擒拿、摔角等武術,是壹位頗有名望的武術家,其人文武雙全、能詩亦善書法、又能自制陶器世稱元赟燒。陳元赟前往日本前後有三次,他是在第二次公元1638年(明崇禎11年)日本寬和15年,到了日本後於日本麻布“鎮國寺”廟中,公開傳授中國武術。第三次至日本是公元1659年(清順治16年、日本萬治二年),這是他最後壹次離開故國,相傳陳氏娶日本少女為妻,其子名為“源太郎”,公元1672年(清康熙11年)六月九日病發,享年八十五歲(體育大辭典)。
陳氏第二次到日本時,他曾授藝給三位日本浪人,即福野七郎右衛門正勝、三浦與次右衛門義正、磯貝次郎左衛門等三人,再由他們三位各自立派,分別傳授門徒,演成“三浦流派”、“福野流派”、“磯貝流派”,發展至德川末期,***有五十壹個流派,也奠定了柔術發展之基礎,柔道的根源即紮根於此時,此亦為中國武術流入日本後紮根之源迄。此期的柔術發展,由於我國陳元赟的介入,促使日本的“體術”,與中國傳統武術(包括中國摔角、擒拿、拳術)起了結合,柔術在日本德川時代,盛行了有二百多年時間。柔道的發展至此時期是武術結合期,也開始有了初步的規範架構,稱為紮根時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