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吉日网官网 - 傳統文化 - 校本課程《嘎拉哈》說課材料

校本課程《嘎拉哈》說課材料

我校位於滿族主要發祥地—烏拉古城,介於地域的優勢,我校自主創造性地開發了壹套具有鮮明地域特色的校本課程資源包--《走進烏拉》。我說課的內容是選自這套教材的《滿鄉藝術》壹書,第二章《現代滿足體育活動》中的第十壹節《嘎拉哈》。

(壹) 說教材

1. 教材分析:本節教學內容是在學生已學了踢行頭、賽威呼、翻繩、打秋千等十種現代滿族體育活動知識基礎上進行的,是進壹步了解和學習滿族體育知識而設計的,《嘎拉哈》這節課從細節上反映了滿族文化豐厚的底蘊,激勵孩子們了解家鄉,熱愛家鄉,為家鄉驕傲自豪的思想感情,在整個知識系統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2. 教材處理:根據課堂教學需要,我並不盲目地依賴教材而循規蹈矩,我將“嘎拉哈”的傳統玩法進行了縮減,只是讓學生了解壹下名稱,而將現代人的玩法作了詳細的介紹,這樣以縱橫知識聯系,降低學生認知難度。把有關知識、技能、思想、方法、觀點等用書畫文字等形式加工整理,轉化為導向式的教學活動。

3. 重點難點:依據學生的實際情況我確立本節課的重難點是了解“嘎拉哈”的由來,各部分名稱和玩法,激發孩子們了解家鄉,熱愛家鄉,為家鄉驕傲自豪的思想感情。

4. 教學目標:⑴了解“嘎拉哈”的由來,各部分名稱和玩法。

⑵激發孩子們了解家鄉,熱愛家鄉,為家鄉驕傲自豪的思想感情。

(二) 說教法

我運用的教學方法有:講授法、談話法、演示法、練習法、多媒體教學法等。主要通過多媒體幻燈片的展示向同學們講授“嘎拉哈”的由來,各部分名稱及玩法,並通過圖片展示使學生了解“嘎拉哈”的民俗活動情景,通過實踐歘嘎拉哈活動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三) 說學法

通過幻燈片展示及教師的講解,在運用傾聽,閱讀、交流、動手操作等學習方法,使學生進入角色充當課堂教學的主體,使學生自覺、生動地進行思維活動。讓學生既學到了知識又掌握了學習方法,既培養了能力又發展了智力。

(四) 說過程

1. 激情引入

幻燈出示(嘎拉哈)圖片:同學們,妳們知道這是什麽嗎?對,妳玩過嗎?那妳知道它的由來嗎?那好,這節課老師就帶著大家壹起來了解“嘎拉哈”的歷史和玩法。板書課題:嘎拉哈

我通過出示(嘎拉哈)圖片讓學生觀察同時提出問題引出課題,這樣引入比較簡潔,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2.講解“嘎拉哈”的由來

教師講解:“嘎拉哈”是錫伯族的語言,早稱“嘎而出哈”的漢意音。漢學名為“髕骨”,多取之於羊、豬、鹿、麅、麋、獐、牛、駱駝甚至貓等動物。

據文獻記載:早在北魏時期鮮卑人(錫伯族祖先)將此用於民間遊戲、軍事戰術模擬演習或作殉葬品。當時,拓跋鮮卑已統治中國黃河以北,“嘎拉哈”已成為北方各民族的壹種遊戲器具。蒙古族、滿族、鄂倫春族、朝鮮族、回族、漢族等都把“嘎拉哈”作為民間遊戲器具,其玩者多為兒童和婦女。(學生欣賞壹些圖片)

滿族人玩“嘎拉哈”:滿族在古代以狩獵遊牧捕魚為主,每當捕到獐、麅、鹿、羊等,先把“嘎拉哈”取出保存。因其小巧玲瓏,具有明顯形狀,又便於攜帶,所以,在軍事、生產空隙間,特別是從春節臘月三十到二月初壹期間,伴隨著秧歌,村內和村落之間,舉行歘“嘎拉哈”邀請賽。歘“嘎拉哈”是錫伯族男女老少皆愛好的壹種比賽遊戲。(學生欣賞壹些圖片)這部分主要是通過教師的講解來完成的,在講解的過程中讓學生欣賞壹些圖片,能更好地了解壹些相關知識。

3.介紹“嘎拉哈”的各部分名稱:圖片展示

l “嘎拉哈”的四面漢語分別稱為“坑”、“背”、“針”、“輪”。

l 正面像人的肚臍眼兒叫“坑兒”;

l 背面像胖人的肚皮叫“背兒”(肚兒);

l 側面像人的耳朵叫“輪兒”;

l 還有壹側什麽都不像就叫“針兒”。

這部分的講解是本課的壹個重點,通過圖片及實物的展示讓學生直觀掌握這部分知識。

4.介紹“嘎拉哈”的玩法;

(1). 歘“嘎拉哈”,也有叫抓嘎拉哈的。有團體賽、個人賽。團體賽,參加人數為每隊壹般2-3人。個人賽的人數不等,壹般3-5人。啟用具有“嘎拉哈”和“碼頭”即石球等,所有歘法都由“碼頭”來引導或吊引,類似“臺球”棍與球的關系。場地為居民住的火炕鋪上氈子。現在都用布縫制的口袋來做“碼頭”。

(2).舊時的壹些玩法

l 壹箭穿心

l 回手加鞭

l 背弓騎射

l 臥鞍闖陣

l 棒打麅子

l 野雞掉在飯鍋裏

l 滿天抓星

l 三陽開泰等

(3).現代玩法

l “嘎拉哈”四個為壹副。正常的玩嘎拉哈,都是要壹副嘎拉哈配壹個口袋的,歘嘎拉哈計數是以阿拉伯數字為單位的。

l 第壹回合:抓到兩個壹樣為1分,抓到三個壹樣的為10分,抓到四個壹樣的為20分,滿100分為第壹個回合。

l 第二回合:將四個“嘎拉哈”都搬成 “針”,然後都抓起來算贏,再進行“驢”、“坑”、“背”的活動。四樣都過關算贏。

l 第三回合:將四個“嘎拉哈”分別都搬成“針”、“驢”、“坑”、“背”,然後都抓起來算贏。

(4).規則

l 用壹只手先將“嘎拉哈”灑落在桌子上或炕上。

l 再將口袋高高扔起,同時用手去歘嘎拉哈。

l 抓到嘎拉哈後必須將口袋接到,有壹樣沒接到算壞了。

l 抓嘎拉哈的時候,不能碰到其他的嘎拉哈,碰到也算壞。

l 搬嘎拉哈的時候,有壹個沒搬成算壞。

l 歘嘎拉哈的輸贏關鍵,壹是口袋要拋得高(留空時間長),二是抓的過程要快,盡量用少的次數完成全過程;再有,壹定要手、腦、眼並用。

介紹歘嘎拉哈的玩法時,我對古老玩法的講述做了簡單的介紹,而對現代人的玩法作了詳細的講述,這樣做既減少了學生對古老的玩法的難以理解,又對現在玩法產生喜愛之情,為學習歘嘎拉哈打下基礎。

5.實踐操作:玩“嘎拉哈”

指導學生玩嘎拉哈,教師桌間巡視。

這個活動的設計為枯燥的教學活動增加生氣,調節了課堂氣氛,也讓學生在活動中喜愛歘嘎拉哈的遊戲,培養學生對傳統滿足體育活動的喜愛之情,已達到教學目的。

6.總結本課

嘎拉哈是老東北時,姑娘們常玩的遊戲,關於歘嘎拉哈始於哪壹時期不得而知,但這遊戲恐怕是要止在我們這壹代了。如此看來,這幾只小小的骨頭竟是幾代人遊戲的壹個縮影,似乎也系上了幾代人揮之不去的情結,這情結,難以言傳。

這個總結有著很深刻的意義,它表達了人們對“嘎拉哈”這個滿族傳統體育活動熱愛和留戀之情。

7.板書設計

拉? 名稱:坑、背、針、輪

哈? 玩法:舊時? 現在

這個板書設計內容簡單,但它具有全面性、準確性、工整性和美感性

  • 上一篇:有哪位知道李渡生老師聲樂教學的業務怎樣,另外對學員態度怎樣
  • 下一篇:比色法測硝態氮的優缺點
  • copyright 2024吉日网官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