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地時間1月13日下午,駐南蘇丹大使館經商處參贊蔡森明到駐地舉行行前動員會。蔡參指出,醫療隊遠赴南蘇丹邊遠地區義診意義重大,是踐行“不畏艱苦,甘於奉獻,救死扶傷,大愛無疆”精神的最好詮釋,是履行醫療隊社會責任和國際義務的重要重要承諾,是彰顯大國擔當的具體表現。全體隊員要在思想上統壹認識,行程上周密安排,安全上高度重視,物資上精心準備,要克服各種困難,圓滿完成這次義診任務。
14日早上七點,全體隊員登車出發直奔朱巴機場,滿車的醫療物資,滿車的人聲鼎沸,空氣中彌漫著興奮、期待、焦慮、不安,當然還有無處不在的灰塵……
朱巴機場不大,只有壹條跑道,壹架聯合國螺旋槳小飛機靜靜的趴在角落裏等待我們的到來。
簡單的安檢後,我們將醫療物資打包托運,隨之陸續登上這架通勤飛機。
9:20分,飛機顫巍巍起飛,似人們惴惴的心。轉眼間,朱巴城就在腳下,從高空看朱巴,有壹種別樣的感覺。
從空中俯瞰南蘇丹,尼羅河蜿蜒曲折,靜靜的流淌;廣袤的荒地裏,雜草叢生;野火伴隨著煙霧裊裊升起;低矮的草棚房錯落期間;光禿禿的泥土路阡陌交通。
10:30分,飛機抵達Paloch機場。CPECC領導早早的就在停機坪旁等待我們,在如此遙遠貧瘠的地方,有祖國親人在,感覺真心的好。
在CPECC的協助下,我們住進了四周布滿鐵絲網由集裝箱改裝的板房裏,公用食堂,公用洗手間,沒有網絡,手機幾乎沒有信號,幸好有電,在這般貧瘠的地方,還能有如此好的宿營地,我們知足了。
簡短的休整後,還來不及適應當地的環境,14:30分,我們就出發來到此次義診第壹站CPECC公司醫院,為當地群眾進行診治。
該醫院由CPECC投資運行,主要為當地缺醫少藥的人們服務,診療全部免費。在診療過程中,感受最深的是當地群眾的純樸和安天樂命的心態,還有面對疾病的無奈。
陪同的CPECC公司相關領導說,他們在此投資采油,間接的帶動了當地經濟的發展,但由於南蘇丹政局不穩,經濟形勢日趨惡化,當地群眾生活困苦,本著中非壹家親和人道主義精神,CPECC每年投入幾百萬美元用於免費醫療,回饋當地人民。
當天下午的義診,***診治群眾100余人次,主要是瘧疾、肺炎、外傷、熱帶皮膚病等。當地群眾和醫務人員對醫療隊的到來歡心不已。
17:30分,義診結束,隊員們回到駐地,草草的用過晚餐,大家都已精疲力盡。此時,太陽西斜,芭蕉樹和三角梅在落日的余暉裏有壹種異域的美。
本想趁著余興在院子裏走壹走,當地告訴我們,這裏不比其他地方,晚上有蟒蛇和腹蛇出沒,尤其是蚊子、牛虻、蠍子的天下,還是躲在屋裏安全。聽得人膽戰心驚,還是蜷縮在板房裏為妙。就這樣靜靜的熬過了沒有網絡,沒有電話的第壹個夜晚。
窗外,皓月當空,蒼穹似鼎,偶爾有幾只蝙蝠從月影下滑過……
15日早上8:10分,義診第二站Paloch友誼醫院。
在前往醫院的途中,短暫的欣賞下非洲原生態的人文地貌。第壹次如此短距離的接觸,不免令人驚心。顛簸的土路,漫天的荒草,成片的金合歡樹,低矮的茅草屋,赤腳的孩子,頭頂塑料桶的婦女,小毛驢拉著的水車,遊蕩的野狗,啃草的牛羊……
Paloch醫院距離駐地二十公裏左右,車程近壹個小時。該醫院也是由CPECC援建,並全款資助運行。全院職工十余人,擔負周邊部落族人的基本醫療需求。由於缺乏維護,醫院裏醫療設備和基礎設施基本都處於癱瘓狀態。
我們的到來,吸引了眾多的民眾,黑壓壓的擠滿了本就不寬敞的場地。有坐著的,有躺在地上的,有在旁邊生火做飯的,這場景,像趕集,像野炊,像流浪……
繁忙的義診開始了,看似雜亂無章的場面,就診時卻出奇的安靜,就診前當地醫生兼牧師開始布道,都是仁慈的上帝無處不在雲雲。當地病人很有規矩和秩序,不似國內的蜂蛹而上。
內科義診現場
兒科義診現場
皮膚科義診現場
中醫科義診現場
外科手術義診現場
骨科義診現場
婦產科義診現場
忙碌中,時間總是過的飛快。為了能更多的看病人,在有限的時間裏為他們解除病痛的折磨,全體隊員根本顧不上喝水,更沒有時間回去吃飯,因陋就簡讓駐地把飯菜送過來,沒有桌椅,只能坐在地上,或站在屋角,草草的填飽肚子。
中午沒有休息,病人也越來越多,驕陽似火,酷熱難耐。人也是口幹舌燥,不敢喝水,不是不渴,是不敢喝,因為,因為這裏沒廁所……
五點收工回營地,破舊的中巴車沒有空調,在土路上哼哼唧唧的忸怩跳躍著,外面塵土飛揚,車內隊員灰頭土臉,滿臉疲憊,但是大家的內心是歡愉的,這壹天約義診了300多人次,感覺付出得到了回報。或許這就是“初心不忘,使命在肩”吧!
16日,義診第三天。場面雷同,風景各異。唯壹差別的就是天更熱,人更多,我們更累,收獲感更強……
放張非洲民居圖片緩解壹下視疲勞。
17日,是個大日子。義診進行到快結束的時候,中國駐南蘇丹大使和當地部落酋長來看望我們。感動之余,榮譽感倍增。
下午四點,我們義診結束,打點行囊返回朱巴。返程途中,我們的內科徐少軍主任,卻不幸染上了瘧疾,高熱、寒戰,精疲力竭。原本生龍活虎的他,壹下子蔫了。
四個日日夜夜,我們親力親為,總想為當地民眾多做點什麽,多留點什麽。然而杯水車薪,不能從根本上解決南蘇丹人民缺醫少藥的局面。期待南蘇丹慢慢的有轉變,希望南蘇丹人民能有基本的生存保障。而我們,中國援南蘇丹醫療隊,在這裏短短的壹年,做總比不做好,多做總比少做好。
願南蘇丹明天會美好!就像這無處不在的三角梅,在這貧瘠的土地上也能開出絢麗的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