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時候看《梁祝》的時候,電視劇的最後梁山伯和祝英臺雙雙化蝶,那時候年齡小感覺特別的神奇,但心裏有疑問,為什麽單單就變蝴蝶,不變點其它什麽動物,像孫悟空和二郎神壹會變鳥壹會變蛇的。最近被這新版《梁祝》電視劇勾起了往事,就認真去查了下,蝴蝶在古代對於古人代表著什麽?
話說這蝴蝶,我們中國的古人喜歡同音字,如蝙蝠的蝠字通福,還有寶象的象通祥代表著吉祥的意思,魚通余下年年有余,照這樣推斷下去,蝴蝶的蝴不是通福嗎,也代表著壹對新人婚後幸福美滿的意思。在現如今的生物學角度上來解釋:蝴蝶這種昆蟲壹生只有壹個伴侶,代表著愛情的唯壹性,也代表著有情人壹生壹世至死不渝。
蝴蝶象征著二人的靈魂。
明代小說《二刻拍案驚奇》中寫過秀才劉四九的妻子鄭氏去世後發生的故事:“既掩壙,劉秀才邀請送葬來的親朋在墳庵飲酒。忽然壹個大蝶飛來,可有三寸多長,在劉秀才左右盤旋飛舞,趕逐不去。劉秀才道是怪異,戲言道:‘莫非我妻之靈乎?倘陰間有知,當集我掌上。’剛說得罷,那蝶應聲而下,竟飛在劉秀才右手內。”
是說劉秀才新亡妻子的魂靈,化為蝴蝶來與他相見。可見在我國民間,蝴蝶是亡靈的象征,而且是新死之人的靈魂。在中國,還有壹個與梁祝齊名的“化蝶”故事——莊周夢蝶。據《莊子·齊物論》,“昔者莊周夢為蝴蝶,栩栩然蝴蝶也”。這裏的“夢蝶”實際上是在夢中靈魂出竅,反過來看到自身的體驗。從莊子夢蝶開始,蝴蝶也代表著壹種夢幻、虛無,以及靈魂與軀殼的分離。在中國傳統中,化蝶也是生命與復活的象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