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吉日网官网 - 傳統文化 - 梅菜質量安全自查情況報告

梅菜質量安全自查情況報告

您現在的位置 : 首頁 >> 《惠州政協》

關於我市食品安全監管情況的視察報告

市政協委員第壹視察團

“民以食為天,食以安為先”,食品安全近幾年來已經成為炙手可熱的民生問題,備受各級黨委、政府、人大、政協、新聞媒體、人民群眾的重視和關註。為進壹步推進食品安全監管工作,確保全市群眾飲食安全,5月23日至24日,市政協委員第壹視察團在市政協副主席劉冠賢、科教文衛體委主任鐘旺興的率領下,對我市食品安全監管情況進行了專題視察。視察團聽取了市食品安全委員會、惠城區政府、龍門縣政府負責人以及市直有關職能部門負責人的情況介紹,現場視察了惠城區橋東市場、豆腐加工企業(作坊)和龍門縣南昆山乳業公司、瑤鄉米餅加工戶等食品生產經營單位,並就有關情況與職能部門負責人和食品生產經營者進行了交流。現將視察情況報告如下:

壹、我市食品安全監管工作基本情況

近幾年來,我市各級政府、各職能部門認真實施食品放心工程,深入開展食品安全專項整治,不斷加大執法力度,逐步完善監管機制,全面加強宣傳信息工作,食品安全的形勢總體趨好,重大食品安全事故的發生率有較大幅度下降,各項工作取得了明顯的成績。

(壹)政府對食品安全監管工作的領導進壹步加強

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視食品安全工作,成立了由分管副市長為主任的市食品安全委員會。黃業斌、李汝求、許光、李選民等市領導多次就食品安全問題批示,並親自率隊開展食品安全大檢查,在經費上逐年加大了對食品安全工作的投入,為食品安全監管工作奠定了很好的基礎。

(二)食品安全綜合監管工作步入了正軌

1、市、縣、鎮三級綜合監管架構全面建立。在各級政府的重視和市、縣兩級食品藥品監管部門的積極推動下,市壹級和6個縣、區於2004年分別成立了食品安全委員會。全市79個鎮(鄉、辦事處、管委會)去年全部建立了鎮級食品安全領導小組或協調小組,大部分村、居委會設立了食品安全信息聯絡員,構建了統壹的食品安全綜合監督網絡。同時,大力加強食品安全技術咨詢機構建設,成立了由17名專家組成的惠州市食品安全專家委員會。

2、食品安全綜合監管機制逐步完善。壹是建立了經常性溝通協調機制。制定了聯席會議制度,加強了部門之間的溝通協調,理順了農業、質監、工商、衛生等部門的食品安全監管職責,進壹步整合了監管資源,形成了監管合力。二是出臺了壹系列工作制度。從2004年至今,***制定出臺《惠州市食品安全委員會工作制度》、《惠州市食品安全工作督查巡查制度》、《惠州市食品安全聯合執法制度》等9項制度,進壹步規範了食品安全監管工作。三是初步建立了食品安全應急機制。出臺了重大食品安全事故報告制度、重大食品安全事故應急預案及操作手冊等系列規範性文件,有效地應對和處置了“鹹菜事件”、“皮蛋事件”、“梅菜事件”等食品安全突發事件。

3、食品安全責任制全面落實。市、縣(區)、鎮各級食品安全責任書的簽訂率達到了100%,大部分鄉鎮還將食品安全責任制落實到村、居委會壹級。這壹做法受到了省有關部門的充分肯定。開展對縣(區)政府的食品安全綜合評價,從多個方面對壹個地區的食品安全工作進行綜合考評,較好地促進了各級政府對食品安全工作的重視及食品安全各項工作的開展。

(三)食品安全分段監管工作得到了加強

1、農(水)產品種植(養殖)環節監管成績喜人。壹是加大農產品檢測力度。農業部門去年檢測蔬菜樣品227191個,其中殘毒超標占5.8%,搗毀毒菜134噸;檢測生豬尿樣5992份,“瘦肉精”檢出率為2.45%。二是加大農(水)產品(基地)認證(認定)力度。去年***有13家單位18個農(水)產品通過國家無公害農產品認證,3家單位13個農產品通過綠色食品認證,2家單位55個農產品通過有機農產品認證。三是加大農(漁)業投入品執法檢查力度。市海洋與漁業部門對大中型養殖場多次進行專項執法檢查,並重點對氯黴素、孔雀石綠等藥物進行監控,有效地規範了水產品養殖行為。

2、食品生產加工環節監管措施有力。壹是通過建立食品生產加工企業電子數據庫,質監部門對1300多家生產加工企業實行了動態管理。二是強化食品質量監督檢驗工作,去年抽查的品種達30種以上,產品達2000多批次。三是推進實施食品質量安全市場準入制度,全市符合生產許可條件的28類食品生產企業基本完成審查發證工作。四是實施巡查監管制度,將生產加工企業分為A、B、C、D四個類別,有重點、有針對性地開展巡查。五是實施轄區政府回訪制度。六是對飲用水行業、梅菜加工行業和濫用食品添加劑行為等進行專項檢查,查處違法行為56起。

3、食品流通環節監管重點突出。按照“突出重點、分步實施、關口前移、依法監管”的思路,工商部門全力推進市場食品準入管理工作,鎮以上市場、超市全面實施了市場食品準入管理。加大食品市場監管力度,重點檢查鄉鎮、城鄉結合部、外來人員集中居住地等場所的小食品店、小食品攤點、市場內小作坊以及各類食品批發經營戶、超市等,嚴厲查處無照經營、銷售假冒偽劣食品行為,***檢查經營戶12500多家,發出整改意見書6640份,查處違法行為3270起,取締無照食品經營戶80戶。

4、食品消費環節監管防控到位。衛生部門嚴把食品生產經營衛生許可準入關,***發證監督食品生產經營單位16852戶。推行食品衛生監督量化分級管理,全市***有567戶學校食堂實施了食品衛生量化分級管理,覆蓋率達100%;其它餐飲業有2957戶實施了這壹制度,覆蓋率為51.35%。加強對集體食物中毒事件的預防控制,去年全市沒有發生壹起50人以上集體中毒或1人以上死亡病例的重大食品安全事故。開展衛生許可證、企業和建築工地食堂、無證飲食攤檔、餐飲業餐具消毒等專項整治行動,吊銷許可證12戶,銷毀各類不合格食品180多噸。

(四)食品安全專項整治工作紮實推進

壹是開展梅菜加工行業的專項整頓工作。分期分批對惠城區矮陂、惠東梁化、博羅等梅菜加工企業(戶)進行規範管理,徹底解決了用工業鹽腌制梅菜的問題,並使15家無任何證照的零散加工戶辦理了衛生許可證和營業執照,其中有3家企業通過了“QS”認證。二是肉食品安全專項整治。成立了由分管副市長擔任組長的整治工作領導小組,由經貿部門牽頭,采取整治壹片、移交壹片的方法,對市區範圍內的肉菜市場、屠宰點進行嚴格清查。三是皮(鹹)蛋加工作坊專項整治。市食品藥品監管局會同質監、農業、經貿、衛生、工商等部門和惠城區政府,對惠城區瀝林鎮22家無證照皮(鹹)蛋加工作坊予以了規範和取締。現在6家皮(鹹)蛋加工廠得到了規範,並且通過了“QS”認證。四是連續多年對群眾反映強烈的校園周邊食品安全問題開展專項整治,有效地保障了廣大中小學生飲食安全。

(五)食品安全宣傳工作有聲有色

制定出臺了《惠州市建立健全食品安全宣傳教育體系實施方案(2006-2010年)》。連續三年舉辦了食品安全宣傳月(周)系列活動:如舉行宣傳月(周)啟動儀式和現場咨詢活動,舉行消費者倡議和企業誠信簽名活動,開展電視臺、報刊系列宣傳報道,開展“我與食品安全”征文活動,舉辦食品安全知識進鄉村等活動。除此之外,各職能部門每年都會開展系列宣傳活動:如衛生部門的“《食品衛生法》宣傳周”、質監部門的“質量月”、工商部門的“消費者權益保護日”、農業部門的“《農產品質量安全法》宣傳月”等,較好地營造了廣大消費者關註食品安全的氛圍。

二、我市食品安全監管工作主要存在問題

(壹)體制和機制不夠完善。當前我國采取的是以分段監管為主、以品種監管為輔的食品安全監管模式。在我市,涉及食品安全監管的有農業局、海洋與漁業局、質監局、工商局、衛生局、經貿局、食品藥品監管局、檢驗檢疫局等部門。農業、海洋與漁業部門負責初級農產品的監管,質監部門負責生產加工環節的監管,工商部門負責流通環節的監管,衛生部門負責消費環節的監管,食品藥品監管部門負責綜合監管和保健食品監管,檢驗檢疫部門負責進出口食品監管,經貿等部門在職責範圍內開展食品安全監管。這樣的監管體制雖然進壹步明確了各監管部門的職責,但仍然存在多頭負責、互相扯皮、既有交叉、又有空檔的現象。例如,對於食品生產企業,既要獲得衛生部門的許可,而日常監管則由質監部門負責,這就存在交叉監管的問題。

(二)食品生產經營者食品安全意識淡薄。由於食品安全宣傳的廣度和深度不夠,欠缺經常性、公益性的宣傳教育,對食品安全法規、常識宣傳不夠到位,食品生產經營者的食品安全意識十分淡薄。視察團在視察壹家豆腐加工作坊時看到,該作坊周邊環境十分惡劣,加工場所臟亂不堪,防護設施形同虛設;問及其為何不把生產條件搞好時,其竟然回答說在市場上賣了幾年豆腐都從來沒有出現問題。可見,食品生產經營者食品安全意識淡薄,給食品安全埋下了較大隱患。

(三)各級政府對食品安全的投入相對較少。特別在食品安全檢測設備設施,日常檢測、監測,執法裝備、編制,食品安全宣傳,引導扶持食品加工企業發展壯大,農貿市場升級改造等涉及民生工程項目的投入還相對不足。

(四)對壹些傳統食品的整治和規範引導力度仍不夠大。傳統食品,特別是對於涉及“三農”問題的食品如東江豆腐、食用油、白酒、河粉等等,作坊式經營、生產條件簡單、生產環境差的情況比較普遍,食品安全難於保障。

三、加強我市食品安全工作的對策、建議

食品安全監管工作是壹項系統工程,有其長期性、復雜性和艱巨性。搞好食品安全工作,既要政府高度重視,部門加強監管,也要企業誠信自律,消費者熱情參與,社會各方積極支持。建議抓好以下幾項工作:

(壹)加強鄉鎮食品安全工作,確保農村地區群眾飲食安全

各縣(區)政府要進壹步深入貫徹國務院關於進壹步加強食品安全工作的決定,落實“地方政府負總責”的屬地管理職責,強化對食品安全工作的領導,結合推進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要求,進壹步落實市食品安全委員會印發的《關於加強鎮級食品安全工作的指導意見》(惠食委?2007?1號)和《關於進壹步推進鎮級食品安全工作的總體方案》(惠食委?2007?5號)的文件要求,落實鄉鎮政府食品安全責任,不斷加強鄉鎮食品安全工作,完善鎮級食品安全工作的組織機構和運行機制,大力實施農村食品放心工程,積極開展農村食品安全專項整治,努力解決農民群眾反映的熱點、難點問題,力爭通過不懈努力,使鎮級食品安全工作步入正軌,鄉鎮、農村和城鄉結合部食品安全形勢有較大改觀,確保農村地區群眾的飲食安全。

(二)加強豆制品專項整治,促進傳統食品行業長足發展

豆腐是廣受群眾歡迎的食品;東江釀豆腐、豆腐煲更是東江流域壹道地方特色菜,深受群眾喜愛。但是,目前在我市近100家豆制品加工戶當中,尚沒有壹家上規模、較規範的豆制品企業,絕大多數以家庭作坊的形式存在,相當壹部分沒有獲得任何證照,生產環境和條件差,造出的豆腐難以讓人放心。而由於豆制品行業屬於微利行業,投資成本較大,回收期長,具有壹定的投資風險,很多企業在沒有政策支持下不願意投資辦廠。因此,為了讓市民吃上放心安全的豆制品,市政府必須引導、規範和扶持豆制品行業的發展,建議采取如下措施:

1、建設豆制品加工基地。在城區建立2至3個豆制品加工基地,可選擇在惠城區江南、江北、水口、馬安、陳江等鎮。采取引進外地實力企業投資或小企業聯營聯產的形式,建設現代化豆制品生產工廠。涉及用地地價,建議按照工業項目基準地價的50%給予優惠。

2、稅收和其他方面給予優惠。為鼓勵企業擴大生產規模,提高符合食品安全標準的豆制品市場占有率,對日投豆量達10噸以上的企業,由市財政或城區財政給予壹定補貼。在稅收方面,建議頭兩年給予適當的優惠。企業在用電、用水上給予適當的優惠。

3、實施市場準入制度。在豆制品加工基地建成並投產後,實施豆制品市場準入制度。在流通和消費環節,要求銷售的豆制品必須是證照齊全廠家生產的產品,並實行“證照復印件加蓋企業紅印”制度,“單”隨貨行。零售市場內豆制品憑“證照復印件加蓋企業紅印”上櫃銷售,實行經營戶“每日壹戶壹單壹賬”、“攤(店)前懸掛亮化”制度。

4、取締無證無照的豆腐小作坊。加強整治,有關職能部門要逐步取締生產條件和衛生條件不符合要求的小作坊,嚴厲打擊生產條件和衛生條件惡劣、濫用添加劑的無證無照生產行為。

(三)加強食品安全宣傳,提高食品安全意識

要提高食品生產經營者的食品安全意識和消費者的自我保護意識,宣傳教育工作是關鍵。首先,要加大公益宣傳力度,惠州本地媒體:電視臺、電臺、日報、市政府公眾網等要開辟食品安全專欄,每周定期開展壹次食品安全專題宣傳,經常性的將食品安全知識傳到千家萬戶。第二,開展食品安全“進農村、進校園、進社區”活動,通過與團委、大中專院校***同建立食品安全宣傳義工隊,將食品安全知識全方位地傳輸到社會的每個角落。第三,相關部門要加強對食品生產經營者的培訓教育,讓食品生產經營者熟悉維護食品安全的措施規程,提高食品生產經營水平。

(四)加大各級財政投入,確保食品安全各項工作開展

對食品安全的投入,雖然各級財政逐年有所加大,但與周邊城市和我市食品安全工作的實際需要相比仍有較大的差距。如東莞市僅生豬養殖源頭治理壹項就投入了3200萬元,廣州市僅農貿市場升級改造壹項就投入了2億元。因此,建議各級政將食品安全監管列入財政預算,市級財政以每年不低於500萬元的標準,逐年加大投入。食品安全監管專項經費建議由市食品安全委員會統籌安排,重點落實到食品安全基礎設施建設、食品安全風險監測和評估、食品安全檢驗和日常監測、食品安全宣傳等方面。

  • 上一篇:柳州山歌的基本內容
  • 下一篇:歐式花紋有哪些特點
  • copyright 2024吉日网官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