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統上,壹般按訓練方式把武術分為內家拳和外家拳。說的通俗點,外家拳主練筋骨皮,由外向內練,;內家拳主練精氣神,由內向外練。按傳承來分,拳種上百。另外按地域和文化形式分,有少林武當峨眉崆峒之類。
以上這些傳統分類法自有其道理,但對那些不了解武術的外行、愛好者或初學者來說,並不能使之清楚了解什麽是武術。因此,我從廣義上把武術分為六大類型,希望能講明白大家現在練的武術究竟是什麽。
壹藝術體操型武術。主要練習者為專業武術運動員和準備向專業化發展的青少年,目標是參加正式武術比賽獲得佳績。這類型的武術是在傳統武術拳械套路基礎上改編,經由體操專家指導後形成的有高難度系數的標準美觀的武術套路,分為規定拳、自選拳和改編後的傳統拳,特別是前兩種。官方重點倡導的主要是長拳、南拳和太極拳三大類。就拿太極拳來說,要是讓裁判評分,估計楊露禪、楊班侯在世,也比不過現在的太極拳冠軍。
二廣播體操型武術。主要練習者為業余武術練習者,目標是養生健身和參加業余武術比賽,豐富業余生活。這類型的武術主要是國家在社區中老年和大中院校青少年中推廣的規定太極拳套路以及民間武術愛好者演練的壹些傳統拳套路。特點是,技術上模擬藝術體操型武術,但難度系數低,易於普及推廣。說白了,與前壹類型相比,壹為專業壹為業余,就是藝術體操和廣播體操的區別。
三舞蹈戲劇型武術。主要練習者為戲曲、影視等武打演員和業余表演者。這類型武術是壹些武打動作與舞蹈京戲武打技巧相結合的產物。如港臺等武打片風靡全球就靠的是這類型武術。
四內外功夫型武術。主要練習者為壹些民間武術傳承者、拳師和壹些職業軍警、保鏢。功夫大致分為內家功夫和外家功夫。外家功夫如硬功(鐵掌功、鐵頭功、鐵臂功、鐵襠功等)、軟功(童子功、縮骨功、柔骨功等)、壯功(對掌、指、腕、臂、腰、腿等部位的力量型訓練)、輕功(極少見)等;內家功夫如氣功(對呼吸的訓練)、樁功(站樁訓練)、發勁的練習(整勁、內勁等)。功夫,特別是內家功夫是中華武術之精髓,是中華武術真正厲害之所在,也是最讓人覺得神秘、不可思議或會使很多人覺得不太可信的地方。因為功夫的練習,發掘了人的潛能,或可說開發出人類肉體上的某些特異功能。可以說,功夫是我們老祖宗留給子孫們的極寶貴財富,而子孫們大多又不太自信,將信將疑。倒是壹些外國武術愛好者越來越認識到中國功夫的厲害。
五實戰技擊型武術。主要練習者為散打運動員、職業軍警、保鏢和民間傳統技擊傳承者。現代中國散打運動說起來是武術專家將中國傳統武術中的技擊術參考國外拳術形成的壹門實戰性運動,具有很強的技擊性,但是其無論從訓練方式還是從實戰技術來看,明顯不能表現和發揮真正優秀的中國功夫。打個比方,中醫和西醫有不同的治病思路,妳非得以西醫的治療原理用中藥來治病,並美之名曰中西結合,那麽其效果肯定大打折扣。而民間傳統武術技擊傳承者能較完整地繼承先輩的優秀技擊術,但由於傳承上的保守、教學模式上的僵化、訓練條件和實戰機會上的限制以及大多中國人對自身傳統文化缺乏自信,很難產生大量的人才。壹句話,現代散打和傳統散打的主要區別就是後者是以內外功夫型武術作為基礎而前者不是。可以這麽說,即使是練傳統武術,若出不了功夫,實戰時也不能算是真正的傳統散打;若能練出功夫,即使在拳術上融入了外國拳法,也應該算傳統散打。
六修道悟真型武術。內外功夫型武術用於搏擊就成了實戰技擊型武術,若用於提升自己的身心境界,開發自己的身心功能就是修道型武術。以前有種說法,功夫分為武功、氣功、內功、道功和禪功。修道悟真型武術就包括道功和禪功。發掘自身潛能得神通的為道功,進而以定力悟道的為禪功。
這六大類型武術只是從理論上來分析的,實際上有的練習者往往是練習某壹種類型為主兼及其他類型。
以上是本人近來對武術的壹些不太成熟的見解,以博眾壹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