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吉日网官网 - 傳統文化 - 民族與語言的關系

民族與語言的關系

1. 語言與民族的關系

談起語言問題,民族地區的官員大都承認此事已陷入兩難境地。語言不壹致,給統壹大市場造成很多障礙,但是,語言的趨同,特別是大語種的流行又使中小民族的語言逐漸喪失活力。如今不懂漢語,妳就玩不了電腦,上不了網。在未來的數字化世界,不懂漢語更將寸步難行,更不用說壹面要鼓勵年輕人學習大語種,壹面又要盡力保護民族語言所付出的沈重的經濟代價了。

有人說;“語言能統壹嗎?恐怕不能。道理很簡單,哪個民族也不願意放棄自己的語言。”今天我們從中國少數民族的語言發展趨勢看時,這句話是錯誤的。就以藏語來說,四川和甘肅、青海等漢藏邊境的藏族地區,以前說藏語,而如今幾乎所有人都說漢語而聽不懂藏語了。壹個民族倘若沒有了自己的語言,就會失去歸屬感,那感覺就像無家可歸而不得不寄人籬下壹樣。語言是民族文化和民族意識的載體,“皮之不存,毛將焉附”?語言又是思維的工具,不同文化歷史背景的民族可以用同壹種語言交流,卻很難用同壹種語言思維。

眼下,藏族的有識之士對漢語流行的擔心實際上就反映了對文化失傳的恐懼。因為現在的年輕人講起漢語來已全無昔日大不列顛紳士的風度,無論是遣詞用句還是讀音聲調都多多少少帶著點漢族味兒。 回顧藏族歷史,我們看到,藏族文化的豐富多彩原本就離不開豐富的語言。假如薩迦班智達、宗喀巴大師、根登曲排這些大文豪、大智者都不用同壹種語言寫作,藏族文化恐怕也就不會像今天這樣光輝燦爛,也不會獨具特色而名揚海外吧。

在比利時,講法語的瓦隆人與講佛拉芒語的佛拉芒人的民族矛盾集中地表現在語言爭端上。如今,比利時所有的官方文件和出版物都必須印有兩種語言,甚至連地鐵票也不能例外。政府的壹些部門還設有兩名主管,分別由佛拉芒人和瓦隆人擔任,大學也要各分壹半。前不久,佛蘭德大區壹位部長下令布魯塞爾周圍6 個行政區的官員在執行公務時禁止使用法語,又挑起了壹場“語言大戰”。這能說明什麽,說明語言是壹個民族的命根子。說明語言是壹個民族文化的載體,因為他們知道,語言的喪失表明文化的滅亡,民族的滅亡。

語言不同引發的民族意識問題是當今的壹個世界性問題。語言學家指出,2 1 世紀將是民族融合的時代。隨著全球經濟壹體化的不斷加速和數字化時代的來臨,國與國、民族與民族之間的聯系會更加緊密,語言正在成為不可或缺的紐帶。人類面臨的挑戰也就不僅僅是必須憋足勁兒學會壹兩門外語,而是如何在融合的過程中保存民族文化,又如何在保存民族文化的同時不破壞民族的融合。

其實語言沒有優良之分,它只是壹種交際工具,但我個人覺得有先進與落後之分,當壹種語言失去使用價值時,當壹種語言隨著社會的發展而不能更新時,我們就可以說它是落後的。如今,那位藏族人能用完整的藏語說出自己想說的話呢?所以說藏語已經落後了。

藏語的落後導致了藏族文化的落後,藏族文化的落後不是藏民族的落後嗎?所以面對落後我們首先要從語言抓起。

這就是我想說的語言與民族的關系,這就是我想說的語言的重要性。前些日子,我在自己的博客上發表了《失落的藏語》和《語言*教育*同化》兩篇文章,得到了很多同胞的支持,也有人說是在“裝文人”大呼大叫。其實不然,我既然是壹個學語言學的藏族學生,就有必要和義務把語言的深層問題和藏語的處境讓所有的藏族人知道。不管別人怎麽說,我覺得這就是我給自己的民族能做的最有意義的事。

最後希望廣大的藏族同胞把我們的語言重視起來。

紮西得勒!

2.中國歷史上傑出的政治家李世民說過:“以鋼為鏡,可以正衣冠;以古為鏡,可以知興衰。”英國大詩人拜倫也說過:“最好的預言家是過去。”那麽,知其現在,探索未來,讓我們追溯壹下民族文化、語言、文字的歷史吧! 上古時期,在埃及、中國、巴比倫、印度、波斯,農業首先得到發展。冶煉技術,使人類從青銅時代進入鐵器時代。雅典奴隸制的建立,使古希臘創造了光輝的科學文化,古羅馬,以武力征服了希臘,建立了橫跨三大洲的帝國。中國高舉文明的火炬進入封建社會。 人類在地球上產生後,什麽年代開始出現文化與文化維系的人們***同體?從構建文化的生物性前提著眼,生存於晚更新世(距今四萬至壹萬年前)的智人,與現代人在智慧上已無質的差別了,即作為構建文化的思維能力——行為意識能力,在四萬年前已經完全具備了。當代生物學家的研究證明,人類在掌握最復雜的現代科學時,僅僅動用人腦全部智力中的壹小部份,也就是說人類智能具有巨大的潛在可利用範圍。因此我們有理由認為比智人更早的尼安得塔人(生存於二十萬年至四萬年前)和早期智人(生存於七十萬至二十萬年前),他們的智力雖低於現代人,但是在較大程度上動用其有限智能時,創造出文化也是有可能性;加上早期文化適應面小,專用性高,所需智能數量上亦相應較小這壹情況,在早期智人時代已有文化產生,並有文化維系的人們***同體產生,這是十分可能的事情。 我們明白了文化的產生這壹點,讀者在本文將處處碰到文化壹詞,但是卻不能將它與日常生活中所說的文化相混淆。 “文化”這個概念的涵蓋面極為廣泛,內涵極為豐富。對它的解釋和定義有以下幾個方面。 民族學界經過壹個多世紀的探索與修訂,目前傾向於用下述定義去闡明民族學所討論的文化,即文化是人類為維系各個具體的社會集團(這裏指民族)的生存與發展,經由該集團所有成員在其世代延續中以漸次積累和約定俗成的方式建立起來,並由後天習得而加以延續與豐富的壹個相對穩定而又#$%完整的規範總和。 英國人類學家泰勒幹1871年在他的名著《原始文化》第壹章中,以簡明的語言,概括地給文化下了描述性的定義,即文化是壹種復雜的整體,包括知識、信仰、藝術、道德、法律、習慣,以及作為社會壹成員的人所獲得的任何其他能力及習慣的復雜合體。 國內學者肖前、陳誌良把馬克思主義對文化的實質與人的發展作統壹的理解,認為文化的實質即人化。是人類在改造自然、社會和人本身的歷史過程中創造的物質和精神產品的總和以及人的行為方式、生活方式以人化的形式的特殊活動。文化通常在廣義和狹義的兩個意義上被使用。廣義的文化即人化,它映現的是歷史發展過程中人類的物質和精神力量所達到的程度和方式;狹義的文化則是指社會意識形態為主要內容的觀念體系。廣義的文化具有人化形式、社會性和多樣性等特點,它的構建可作多層次的分析。 不難看出,上述這些定義所界定的文化內涵真是太寬廣了,人世間的壹切創造發明都包括在內,它與我們日常談論的“某人文化水平高低”之類的“文化”真是差別甚遠。但文化在日常生活中往往用來指涉人類普通性知識的掌握水平。按照這個理解掌握文化並不是人人必須,也不是人人可以達到的事情。但是文化在民族學中卻用去指涉各民族成員人人必須掌握壹種文化。基於社會上每壹個人,他們由社會習得的文化各不相同,因而人與人之間可以劃出不同的民族來,這是壹個客觀的社會現象。同樣每壹個人必須掌握壹種文化,以便使自已置身於某壹個民族中,也是壹個客觀的社會現象。兩者都不以人的意誌為轉移,因而社會上沒有民族歸宿的人絕對不存在,人人都有自己專屬的民族,有自己的特定族籍,這就是民族的客觀歸宿性。 二 民族文化與民族語言 我們首先對民族語言的起源作壹簡要的探討。自古代以至十九世紀,各派學者參加這個問題的討論不知幾幾,其中包括哲學、經濟學、社會學、生物學、心理學家們,如英國的洛克(Lock),亞當斯密士(Adam smith),德國的菜伯茲(Seib niz)、赫爾德(Herder)、馮德(Wundt)、法國的盧騷(J·J·Rousseu)、勒南(Renan)等,各有各的看法。根據科學家的最新研究考證,從地球冷到地面上能夠生長植物和動物的進候算起,人類的歷史大約也有幾十萬年。在這幾十萬年當中,有歷史記載的不過幾千年。 馬克思主義哲學唯物主義和最新科學認定語言是原始人類在太古時代,在集體勞動中為了適應交際的迫切要求和需要而產生的,並且壹開始就是有聲語言的定論。 每壹個民族的形成和發展都具有四個特征,然而在民族眾多特征中,語言具有多重性的特殊地位。語言與民族的這種壹對壹的對應關系,不僅十分專化,甚至十分頑固,即使延續數百年上千年之久,民族與語言皆發生了嚴重的變化,但對應關系卻依然如故。 語言在民族文化中的這些特殊性,與語言在民族文化中所處的特殊地位有關。文化是壹個整體的系統,從文化結構上看,當然也包括語言在內。則這個總系統中的各個子系統,並非雜亂無章的堆砌,而是按照壹定的規律相互聯系,構成文化的總網羅。就語言而言,它與其子系統的關系就比較特殊,它不僅可以壹個子系統的身份參加文化整體運作,它還必須充當所有子系統多種特征、屬性、內容的有聲符號物化表達形式。也就是說,該民族文化中壹切文化現象,在其母語中都必須有相應的有聲表達符號。從這個意義上說,語言這種文化現象具有概括整理表達說明文化中壹切文化特點的功能。這種功能的發揮又得憑借本民族特有的有聲符號系統,如果用民族學的術語來說,那就是語言的這套符號系統——以聲符為物化形式的符號;事實上使該民族的其他文化現象都在有聲符號之上結成了同根關系。正因為如此,語言實際上是該民族文化各組成部分***同的橋梁作用,因而在文化運作中,它使用的頻率最高,運行的周期最短,因此,從局外人看來,要把握其特征,並通過它去掌握該民族的整個文化將都是最簡捷的途徑。壹個民族的母語既然是該種文化的有聲符號物化表達形式,而且是專用表達形式,因而它對於該民族來說,當然具有專壹的歸宿性。 語言對壹個民族的各個組成部分來說是壹個公用的橋梁。語言在充當這種橋梁作用的同時,將該民族文化中所有的內容經常發生的較為穩定的聯系,作為該民族文化特有的信息體系,存入該民族每壹個成員的大腦。 語言和文化之間的特殊關系,都在各民族語言的寶庫裏反映出的民族文化特征,不僅僅是表現在語言、詞匯上,更重要的是對上述這些因素起到制約作用的內在語言系統,即貯存於每個使用該語言成員大腦中充當建立聯想關系的依據的內貯信息庫。這個內貯存信息庫的習得,不僅是通過幼兒在學習本民族母語中逐步地學到存入大腦。正如結構主義學派追隨者雅可布孫所說的,人類祖先傳遞到後代有兩大基本的信息系統,即由細胞染色體傳遞的生物遺傳密碼,和由神徑——生理及社會——心理機制傳遞的語言能力。索給爾與雅可布明確地告訴人們單分析各民族語言的語音、詞匯和語法,還不足以反映該語言的特點,還必須把這些東西放入具體的民族之中,才能真正反映該民族的語言的主要特征,它證明了“內語言”的存在,而且讓我們註意到“內語言’與民族文化的依存關系。 語言從原始人類創造有聲之後,直到今天,它是不斷發展著的。這種發展,這種隨著時代而發生演變,雖然很少被語民們所覺察。語言這種發展究竟是什麽來做基礎呢?語言本質上是全民的交際工具,包括生產領域,也包括經濟的、政治、文化、社會生活和日常生活領域。人類社會從石器時代最原始的***同勞動的時候起,壹直到當代電腦時代止,都是壹往直前的發展著,作為為社會服務的語言也不可能不向前發展。要是不了解這種語言的發展歷史,也就不能完全了解使用這種語言的語民的社會發展歷史和語言在文化發展進程中的特殊地位。 三 民族文化與民族文學 文字的起源。任何語言都是脫離不了聲音的,但不見得每種語言都有文字。語言起源很早,但文字卻是後來很久才有的。在文字沒有出現之前,曾經有不少的摸索。中國古代有“上古結繩而治”的傳記,所謂“大事作大結,小事作小結”。據說南美洲秘魯古代也曾用過類似的辦法,用紅色代表兵,黃色代替黃金,白色代表白銀,綠色代表谷物,壹個結表示十,兩個結表示二十,壹個雙結表示壹百,兩個雙結表示二百等。所有這些只是壹種符號,還不是文字,因為這些符號不代表人們各種概念,並不能把它念出來。用圖畫表示意義可說是由實物幫助記憶過渡到象形文字的壹座橋梁,也叫表形文字的萌芽。世界上最早的有楔形文字,埃及的神聖書體,中美洲馬雅人圖形文字,中國的漢字。這四種文字體系符號不相同,但是它們的發展卻有壹個***同的傾向,就是由表形趨向於表意,由表意趨向於表音。 楔形文字在古代曾為蘇美利人、巴比倫人、古波斯人、喜地特人取用,現在已消亡。埃及的聖書體曾演變成僧侶書體和平民書體,自紀元三世紀埃及為亞歷山大王所侵服後已日漸衰落,所以三世紀後所用的科泊特文已經改用希臘字母,而埃及的聖書體也就成了歷史的陳跡了。中美州馬雅人所用的圖形文字也久已不復存在於世。 漢字可說是現在世界上歷史最悠久的文字,它的書寫體也曾經過篆、隸、楷、行、草等幾度變化,漢字並且曾傳到日本、朝鮮、越南等地,演化成了他們的假名、許文和字哺。漢文字是從古到今傳統壹貫,使用人數最多的超級文字。藏文創制於17世紀,彜文最早物證為貴州省大方縣大銅鐘(1485)所存文獻內容極廣。傣文成於14世紀。水族占蔔用書寫文字,創制時代不詳,大約不會早於明代。 綜觀漢藏語系的各種文字的創制與發展,可以大致劃為前後兩個時期,分界時期在19世紀末。後期國內民族在外籍族的影響下創制的文字,其中又可以從公元1950年後為界劃出兩段。前段為外籍宗教徒為布道傳教而創,方式取法於這些宗教徒的本族文字體系。後段則出於民族平等和加速少數民族智力開發的需要,則壹律取用拉式拼音文字,如茵文、布依文、壯文、侗文等均屬於這壹類型。 古今中外,眾多民族的社會裏都是有語言的,不曾看到任何壹個民族只有文字沒有民族的有聲語言。 語言是各民族文化中用以荷載意義的口頭有聲符號系統,而文字則是語言的記錄用書面符號系統,以民族文化形態結構的角度,文字是壹組附著於語言的文字因子。由於文字與語言諸因子群之間存在的是附著關系,所以文字與語言的結合較為松散。這就是文字與語言的關系不呈嚴格的對應關系的主要原因。 地球上所有民族的存在,充分表明了文字與民族文化整體聯系的松馳。有文字的民族往往經歷了多次的文字改革,甚至全盤重來,然而語言卻無法簡單地人為左右。蒙古文創於13世紀,原型取法於回鶻文字母,幾經改良後,其中最重要的是“斯巴達文”,尚通用於我國內蒙古地區。 文字生存的物質條件是書寫工具,社會的上層教育制度和社會信息的跨地超時傳遞機構,而語言則依於信息的直接傳遞需要,家庭內的教育和人體發音器官的訓練,致使文字在功能上依存於語言,但在存活條件上不與語言結成同根關系。 文字的社會功能與語言不同,清代學者陳澧在《東熟讀書記》中有言:“聲不能傳於異地,留於異時,於是乎出之為文字。文字者,所以為意聲之跡也。”這名話明確指出文字的功能是信息的貯存,雖然它專用於語言信息的貯存,但是貯存與被貯存者畢意不是同壹回事。“文字不受時空的限制,這是文字的長處,語言沒有這個長處,不得不依靠文字來幫助”,或者說:“語言受時空的限制,這是語言的缺點。”事實上是不能相比的相比事物,無法定其優劣。 文字在語言科學中占有重要的地位。要研究古代的語言和文化,必須有古文字的研究基礎,否則就沒有研究古語和古文化、古文獻的工具;另壹方面,就研究現代語言、文字來說,這種研究工具在發展文化上的作用也更大,它與提高人民文化水平,解決國內外的文化交往等都有直接的關系。 沒有文字的民族,如侗族、苗族、布依族等,本族人民只能用唯壹的方式“日耳相傳”,雖然也能把文化知識繼承下來,但受到時間和空間的限制,往往使之失傳。每個民族的文化遺產都是逐漸積累起來的,而不是壹朝壹夕形成,新的文化是在前人的文化基礎上發展而來,歷史上從來沒有過從天上掉下來的新文化。沒有文字,文化雖然也有可能流傳下來,但是有文字流傳文化,它的效果就要大得多。文字使用對積累文化和發展文化起著繼承發展的巨大作用。它不但是各民族文化的積累和交流的重要工具,而且是各民族文化發展不可缺少的工具。 四、民族文化差異及相互影響 每壹個民族的文化都有各自的獨特風格和內涵。長城是抵禦異邦入侵、眾誌成城的象征;趙州橋、蔡倫造紙、畢升活字印刷是中國文化的積澱;瓦特蒸氣機、愛迪生電燈、牛頓三大定律是西方文化的精華。鼓樓花橋是侗族古代建築藝術的精粹。每壹個民族的文化在其內涵的準則、規範、行為、模式表層下,都有壹套價值系統,本族集團成員對它很容易理解,另壹民族文化集團的人們卻不易察覺。生長在某壹個民族文化中的人移居另外壹個民族文化環境生活,往往區觸,會產生壹種茫然與心理失衡的感覺。這是民族文化的排抗效應特征。壹個民族、社團行為方式的總體以及個人從其總體中得到的文化信息,常常是這壹民族或集團中較為固定的模式。換句話說,同壹民族或社團是以同壹文化模式進行社會活動的。同壹民族的成員互相間可以用這壹模式會預知和理解對方的行為意義,從而不會發生誤解。 跨文化的交際,則情況完全不同。因為存在著兩種不同的價值、文化觀及行為模式,所以不能用本民族的價值行為觀去理解對方。例如毛南族舊歷五月為最大的節日是“廟節”,土家族大年為臘月二十九,小年為臘月二十八。苗族的鼓丈(牯臟)節、彜族的”火把節”、傣族的潑水節、侗族的”穎社”等;如生活方面,酉南雲潰川壹些地區,對燉狗肉津津樂道,日本人有生魚席、美國人如兔子般生吃多種蔬菜,巴黎人則視蝸牛為美味佳淆,印度人有童婚之風氣,凡此種種,無不說明文化習俗,在衣、食、住、行等方面都顯露出各自的特色。不同的民族,有各自固定的行為模式、風俗習慣。這種模式不以個人為代表,而以壹個民族或地區社團為代表。這些特定的模式客觀地構成了文化差異性。 但它受到社會的制約,是人們長期生活能覺察到,在***同意願基礎上建構起來並反復出現;得到該民族成員所默認的壹種契約,壹種受群體制約的特殊模式。它可以說是壹本社會集團全體成員的行為規範手冊,是社會活動的準繩。 由於人類社會具有社會性,世界上任何人群都不可避免地要與其他民族或社團發生交往.尤其是當今社會國與國、民族與民族之間的交際越來越頻繁,電視的普及更加強了全球性的大交流。如今電視衛星的“足跡”幾乎遍及地球每壹個角落。全世界現在擁有十多億臺電視機,其中50%是近五年來增加的;全球已設立有三百多個衛星電視系統,未來五年裏,將有許多通訊衛星發射升空。這種全球性的電視革命對文化、政治和經濟的影響非常巨大。顯而易見,電視對各族觀眾而言,已不僅僅是旁觀歷史的媒介,實際,絕大多數人是通過電視來經歷歷史的。每壹個民族將難以控制外來的信息,這種不可遏制的觀念、意象和文化交融正在漫延和發展。衛星電視影響最大的是沖擊各族文化,以往壹種文化要被另外壹種文化吸收需要幾十年或百年之久,如今的卡拉OK、牛仔褲傳遍全球。正是通過開放往來,尤其是通過電視屏幕,幾秒鐘就可以辦到事情。 但是話又說回來,盡管如此,要想從根本上改變壹個民族固有傳統文化的整體內容,也不是壹朝壹夕短時期所能改變得了的。 文化導入和輸出,不論是物質的還是精神的;高級的還是通俗的,知識的還是交際的文化都可以互相導入。古代兩河流域的宗教文化在西方及世界各地傳播,中國儒家文化對東南亞的影響,現在的西服在中國的出現和流行等都是文化交流的現象。文化差異的導入和相互影響,產生了這樣那樣的潛移默化因素。文化差異是客觀存在的,因而文化交流、導入輸出也是有可能的。中國四大發明、英國的火車、美國的電力學,德國的哲學。意大利的歌劇、日本的企業管理、中國的氣功都互相滲透於世界大文化圈之中。反過來各民族、社團的文化本身也不可避免地相互受到影響。特別是當今社會生活的國際化潮流的文化演變過程中,更促使人們去了解各民族文化的差異,以便互學互補。 民族之間不可能***有壹種文化,壹個民族中也不可能並存兩種以上的文化。這並不是說。不同民族之間存在相似或相近的文化圈子。但畢竟是漢族只有與漢族文化相對應,侗族文化只有與侗族文化相對應,苗族文化亦然。兩個民族之間,當然會有文化交流和接受,借以互相取長補短,然而這種交流僅止於文化因子的接收和借用;而且決不能照搬,必須由該民族經過加工和改造,使之適應該民族傳統文化體系之需要,然後再納入到他們民族固有傳統文化整體中充當壹個組成部分。接收異文化圈子與否?從來不會破壞本民族與其文化的直接對應關系,這就是民族文化的特有性。 民族語言亦然,漢語裏借用外國的詞比較多,如卡車、康拜英……比比皆是。但是借入漢語裏使用,要按漢語的構詞法,按漢語傳統構詞習慣。因此,盡管漢語裏借入外國的詞匯不少,但從不會改變漢語言體系是同樣的道理。 族際文化演變中的整合互動律的完整闡述應該是,每壹個民族總是傾向於保持自己文化傳統固有的內涵、形式,在這個前提下再憑借代償力去影響上下左右,使之向有利於自身的方向演化;同時在接受異文化反作用影響後,仍力圖維護自身的文化完整和對文化闡釋上的完整,這種抗拒外來作用的綜合力,致使本民族文化雖然接受影響,但仍相對完整,並使該文化仍成為壹個持續長期的過程。 綜上所述,筆者試圖從民族文化廣義和狹義的內涵,以及民族文化與民族語言、文字在歷史發展過程中,以及各民族之間文化交往相互發生、發展的特殊關系,作了粗淺的勾畫與探討。但由於筆者理論、專業水平有限,本文管窺壹孔之見,掛壹漏萬的論述和認識。懇請同仁賜教,以便更好地深入研究這個問題.

  • 上一篇:武術色帶方案的由來
  • 下一篇:水庫野釣技巧全攻略
  • copyright 2024吉日网官网